健康系列第4篇
(请博友注意:2010年5月27日我对本文又进行了修改补充,篇幅增加1300多字,蓝色字体是新修改补充部分)
夏氏健康新定义:健康就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生命系统,具有旺盛的活力,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本篇文章是我的健康系列文章中最重要一篇,是我对健康研究探索的{zx1}成果。
当今人们在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健康的正确认识。不知道什么是健康,追求健康就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对健康认识错误,追求健康就会走上歧途。
建立健康学,最重要的是对健康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是健康学的基础。
近几年,我对健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我综合了一些健康专家的观点,利用自己有限的健康知识,再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生活体验,一点一点地完善对健康的认识,努力使自己对健康的认识更加准确全面更加符合实际。经过数年的努力,我终于有了一个对健康全新的认识。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我对健康的{zx1}认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很不完善,但是我坚信我的思路是正确的,我的主要观点也是正确的。现在让我的观点展现在大众面前,在实践中去检验吧!
对健康总的认识
解决健康问题,最重要是从根本上解决对健康的正确全面的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了,健康的思想观念、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方法等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下面介绍我对健康的{zx1}认识。
健康新定义:健康就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生命系统,具有旺盛的活力,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正确的认识健康,首先要把具有生命的人体看做生命系统。这个生命系统,是在地球这个适合人类生存(当然也包括其它众多生物种类的生存)的环境下,经过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而来的。也可以说,是地球经过亿万年精心加工生产出来的{zh0}的“产品”。这个生命系统的精密性复杂性,到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制造的任何工程系统都无法相比的。
人的生命系统包括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两大运行系统。
人的身体指的是人的血肉之躯,是有形的物质形态,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知道人体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人体细胞首先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人体组织器官(如人的大脑、肝脏、心脏、肺、肾等等),为了共同的任务而运行工作的人体组织器官构成人体功能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就是由众多的人体功能系统构成的。人体中的每一个组织器官,每一个功能系统,都是人体组成部分,都不是独立存在,他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处于人体生命系统这个大环境的整体之内。人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系统的运行状况决定了生命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人体生命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对人体每一个器官组织、功能系统的运行状况也有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对待我们的身体,不管是从健康上讲,还是从疾病上讲,我们都应有整体的观念,系统的观念。
人的精神是依附于人的身体,受大脑支配,以人的高智商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包括人的学识、能力、心理、性格、欲望、追求、信仰、思想道德等等,是无形的意识形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可以从人的语言和行为中感受到的。
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人是最聪明的。人的高智商,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还有后天的教育培养,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印度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虽然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xx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阿玛拉不幸死亡,卡玛拉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婴儿的智力水平。
从印度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人的高智商,除了取决于大脑的生理状态外,更多地是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就是人的大脑要不断地接受人类复杂的信息的刺激,并进行复杂的思维锻炼。俗话说大脑越用越灵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人的高智商以外,人的学识、能力、心理、情绪、性格、欲望、追求、信仰、思想道德等等,基本上都是后天形成的。
我们人类社会,既要建设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也都是精神文明的成果。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是建立在书本上、规章上,而是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中。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果。精神文明,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继承和发扬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人的精神不可能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的身体中也不可能没有精神。当生命系统运行结束时,也就是人死亡时,人的精神也同时消亡。
一个xx健康的人,既要身体健康,还要精神健康。通俗的讲,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灵魂。
正确的认识健康,第二是要认识到健康本质——旺盛的活力。
“活力”这个词是个新词,我在新版的《新华词典》中看到“活力”这个词的意思是:①充满生机的力量。②精力。
我认为,从健康角度讲,活力一是要“活”,二是要有“力”。
要“活”就要动,只有动起来才能“活”。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这个道理。“活”应当是向好的方面的“活”,是那种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的“活”。“活”表面上看是人的肢体活动和思维活动,从实质上看,是人的生命系统(包括身体和精神)内部强有力的运行和人体内的循环系统的畅通无阻。
有“力”,不仅仅是指人的体力或加上智力,有“力”是指人的整个生命系统中,各种机能的强而有力。
“活”是以“力”为基础的,没有“力”,就谈不上“活”;“活”又反过来促进“力”的增长,也就是使人的生命系统中的各种机能更强。“活”是表现,“力”是基础。越“活”则越有“力”,越有“力”则越“活”。如果有“力”却不“活”,则“力”会衰减甚至消亡。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会被侵蚀,可以经久不坏。人其实也是一样的,人只要“活”起来,就会有健康,就会不生病少生病,特别是不会生大病重病要命的病。
“活”在人们的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活”是健康之魂。
人的活力有强弱多少之分,活力的强弱多少是一个相对概念。活力是对人的健康状况的反映,活力越强越旺,说明人的健康水平越高,活力越弱越少,说明健康水平越低。
活力这个词汇有些抽象,然而我们可以从人们的行为上感受到活力的存在。
我们看到有的xx在舞台上边唱边舞,动作强健有力,我们形容这是活力四射;我们看到孩子们玩起来浑身是汗,不知疲倦,我们说孩子们很有活力。
活力并不是孩子和年轻人的专利,年龄大的人甚至百岁老人同样可以有活力。南京百岁老人郭彩如是位名人,他是出现在张艺谋申奥短片中的“武林高手”、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过《小崔说事》,他在2005年3月23日出了一场车祸,身受重伤,断了五根肋骨。当医生给郭老做检查时,惊奇地发现他的内脏与心肺功能好得惊人,104岁的他身体相当于70多岁的老人。在医院,专门有一个小护士陪着郭老,楼上楼下来回做各种检查,小护士累得气喘吁吁,郭老却心平气定。经过xx,郭老恢复的很快。医生说郭老恢复的比一般小伙子都快。我们是不是从中感受到郭老身上旺盛的活力呢?
有好的,还有不好的:有的人萎靡不振,提不起精神,我们说他缺少活力;有的人体弱多病,有气无力,我们说他缺少活力;有的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缺少创新精神,我们也说他缺少活力。
正确的认识健康,第三是要认识到:生命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人的生命系统从诞生之时起(卵细胞与精子结合之时),便一刻不停地处于运行状态,当这种运行状态停止之时,也就是人的生命结束之时。
当人的生命系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时,人基本处于健康状态,当人的生命系统某个或某些部位出现问题,处于非正常的运行状态时,人就处于非健康状态。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健康定义中我用的是“良好”,而不是“正常”。“良好”和“正常”表面上看差别不大,仔细追究起来,两者是有区别的:“良好”的必定“正常”,“正常”的不一定“良好”。
我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次去相距约二百公里的一个县城出差,去的时候坐的是长途客车,前一百多公里,汽车一直处于正常的行驶状态。在到达目的地还有二三十公里时,汽车突然抛锚了,司机下车查看,原来是传动轴掉下来了。在汽车抛锚以前,表面上看汽车一直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但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良隐患。不良隐患就像定时xx一样,随时都可能爆炸。如果汽车是处于良好的行驶状态,是不应该存在不良隐患的。这就是“正常”与“良好”的区别。
人的生命系统的运行和汽车的行驶,在道理上是一样的。
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上面我对健康定义作了总的说明,下面我对身体健康作重点说明。
身体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就是身体内部各个系统中的器官组织,都具有较强的功能和旺盛的活力,并且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较好的体能去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物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一般病毒病菌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对自身的伤病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
正确的认识身体健康,重点是认识人的各个系统中的器官组织。各个系统中的器官组织功能的强弱和活力的强弱,决定了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各个系统中的器官组织的功能强了活力强了,人的身体就强了,健康水平就高了;各个系统中的器官组织的功能弱了活力弱了,人的身体就差了,健康水平就低了。
人体的器官组织在功能上有两个特点(也可称为定律):
一、人的器官组织是用则兴不用则衰则废。
二、人的器官组织的功能,总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与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相适应相匹配,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人的器官组织在功能上的两个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找出实证。如:大部分人都是右手握笔右手拿筷子,右手用的比左手用的多,右手在力量上、灵活性上及动作的精细程度上都比左手强;人的耳朵现在除极个别人外,大都不会动,那是因为动耳朵的功能,由于长期不用,退化了,极个别人会动,我们称为返祖现象;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平时如果缺乏运动,偶尔体力活动强度大了,就会感到上气不接下气,心跳得厉害,这是因为人的心肺功能已与长期的轻体力活动相适应相匹配,已不能适应大强度的体力活动。如果强行进行大强度体力活动,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甚至会因心力衰竭危及人的生命。这样的事我曾经多次听到过。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犯了罪被判刑十几年,在监狱里,他不思悔改总想出去,看到有人保外就医,他也想利用保外就医出去,于是他没病装病,说自己腿疼走不了路。狱方多次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都说他没病,但他依然说他腿疼,赖在床上不下地,狱方只好由他去。就这样,他在床上赖了十几年,直到刑满释放。而这时,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站都站不起来——他真的走不了路。
人的器官组织与机器设备不一样,机器设备是用的越多,磨损越厉害,寿命越短;人的器官组织是越用越好用,越用功能越强。当然了,前提是对人的器官组织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也是有损害的。许多运动员身上有伤病,就是对运动器官不当使用过度使用的结果。
现在再讲讲活力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前面讲的活力,“活”表示活动,“力”表示的是人的各项机能的强而有力。人体的各项机能是通过人的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来实现的,上面已对人的器官组织的功能做了说明。下面主要讲“活”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
我很欣赏一句广告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则“活”,生命系统便运行正常,身体则健康;不通则不“活”,生命系统的运行便有问题,身体则不健康。中医说的通经活络xx化瘀,就是说的“活”,西医说的循环系统包括微循环没有障碍,说的也是“活”。人绝大多数疾病,从根子上讲就是身体的某个或某些部位不“活”引起的,是不“活”的表现。
如何使我们的身体“活”起来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身体健康中“活”的六大要素
{dy}是水
水是生命之源。我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其中一个问题是:世界上什么最珍贵?答案不是什么宝物,而是最最普通的阳光、空气和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上帝对我们的恩赐,太阳每天升起落下,不用我们操心;空气充满在我们周围,可以随意呼吸,我们要注意的是多呼吸新鲜空气,远离污染环境;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却是需要我们找干净的水,一口一口喝到肚子里。
我们分析分析这个“活”字。汉字中的偏旁,有“三点水”和“两点水”,“三点水”表示水相对多些,“两点水”表示水相对少些,“活”字是“三点水”加“舌”,意思就是要使舌头感到有足够多的水,如果把“三点水”换成“两点水”,那就不是“活”字了。老祖宗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已经知道,人活着离不开水,而且要有足够多的水。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体重量的一多半。人体生命系统的运行,包括血液循环,物质的交换,营养的输送和废物的排出,以及体温的调节等都离不开水,人体内有充足的水是生命系统健康运行的保证。人体内水少了,就会影响生命系统的健康运行,人体内水多了,可以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将水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喝一点水,当然,不能过多,要有限度。
第二是体温
人是恒温动物,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度至37度。在这个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体温越高,身体越“活”。我们知道,人受凉后容易感冒,腹部受凉容易拉肚子,其原因就是体温下降造成人体“活”的程度下降,继而xxx下降所引起的。有些慢性病,如气管炎,关节炎,xx等,天热时症状轻,天冷时症状重,原因就是气温影响体温,体温影响人体“活”的程度,继而影响病情。人生病时发烧,就是人体通过提高体温来提高人的“活”的程度,从而提高人的抗病能力。从生理上讲,人的血管是热胀冷缩,体温提高,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人体“活”的程度自然提高;体温降低,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人体“活”的程度自然下降。
第三是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
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维持人体生命系统的运行需要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保持人体具有较高的“活”的程度,应该有足够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供给。人在饥饿情况下,身上发冷,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就是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人体活力下降的结果。但是,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供给要有一个限度,不能太多,要达到供需平衡。如果太多,一是增加身体负担,二是会对身体的“活”起阻碍作用。肥胖症和常与肥胖症共生的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就是能量过剩的表现。
第四是要有一颗强健的心脏和畅通无阻的循环系统
在人体所有器官中,心脏的重要性是仅次于大脑的,心脏是人体中的发动机,为生命系统的运行提供动力,心脏的跳动伴随人的一生,心脏的强弱直接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运行状况。人体中的循环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系统的运行,包括血液循环,物质的交换,营养的输送和废物的排出,以及体温的调节等等,都需要循环系统提供流通通道。保证通道的畅通无阻,是生命系统健康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一旦通道不畅或堵塞,将直接影响到相关器官组织的运行和功能,从而影响到整个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要使整个人体“活”起来,要保持健康,必须要有一颗强健的心脏和畅通无阻的循环系统。
第五是要动
人是动物,是高级动物,是动物就必须动。
生命在于运动,人活着就要动,不动那就不叫活。要想好好活,不能轻轻地动,要使劲动,{zh0}是动的气喘吁吁、心跳加快、浑身冒汗。许多人之所以体质下降,体弱多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缺少体力活动——缺少具有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前面说的要有一颗强健的心脏和畅通无阻的循环系统,强健的心脏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是从长期的具有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中锻炼来的。判断心脏功能的强弱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一看在体力活动时最快心跳的速度,二看安静时心跳的速度。高水平的划船运动员比赛训练时,心跳{zg}可以达到每分钟二百次以上,安静时每分钟不到五十次,而一般人安静时心跳是七八十次,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是六十多次,六十以内的很少,五十以内的更少。再说循环系统,人在高强度体力活动时不仅心跳速度加快,而且心跳时泵出的血量和力度也增加了,这对血管壁起一个很好的xx作用,增加了血管壁的弹性,减缓了血管的老化速度,同时,由于血液的快速流动,对血管壁起到冲刷作用,减少了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避免或减轻动脉硬化,保证了循环系统的通畅。进行具有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能提高人的体温和人的活力。长期进行具有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还有减轻精神压力,排解不良情绪等好处。对于长期缺少强度较大的体力活动的人,在开始进行强度较大的体力活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勿冒进。
第六是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凡是动物,都要有睡眠。睡眠是和水、食物一起,列为人生不可缺少的要素。人活着,要为生计奔忙;为了健康,人需要进行运动;有的人,为了事业理想而努力奋斗。所有这些,不管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都应当有一个限度,如果人过于劳累,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会下降,免疫能力降低,加快衰老速度,减少寿命。也就是说,人的健康水平会大幅度的下降。所以,人活着要劳逸结合,要有足够休息和睡眠。
在“活”的六大要素中,水和动是最重要的,就目前来讲,动是人们最缺乏的。如果人们每天能保证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最少半小时,{zh0}一小时以上,),一定的运动强度(使心跳速度比安静时提高30%以上,{zg}可提高到一倍以上),那么我们患各种慢性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特别是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那沾边可能性就更小了。
如果我们身体内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的功能和活力都强了,那么我们的体能,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一般病毒病菌的免疫能力,对自身的伤病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都会增强的。
对精神健康的认识
与人的身体相比,人的精神世界更为复杂,以我现在的能力,很难给精神健康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根据我的感觉,我认为,精神健康的人,首先应当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通俗的的讲,必须是一个好人。如果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甚至道德败坏,即使他其他方面都很好,都很优秀,我们也不能说他健康。
第二、现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精神健康的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学识和能力,并为社会有所贡献。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精神健康的人,起码应当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人、为自己所处的社会负起责任,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
第三、精神健康的人,还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心理素质较高的人,能以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中各种事物,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四、精神健康的人,应当对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家人、同事、朋友及上下级的关系,在思想观念上、日常行为上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精神健康的人,在精神上,同样要具有活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包括对书本的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和自身的调整,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去追求精神上的xx,还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探索大自然和人生的奥秘。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就是在创新、突破和探索中不断发展进步的。
以上是我对精神健康一些粗浅认识,还很不完善,希望
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