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编辑语言在新闻网站中的应用3_边瑞不得不说_新浪博客

报纸版面编辑语言在新闻网站中的应用

◎边 瑞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Web2.0时代,未来新闻网站版面设计的面临前所有的挑战和机遇期。但从总体上看,这些趋势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版面宽屏化。改版后的这些新闻网站,页面更宽了,视野更广了,承载的内容也更多了,适应了网民浏览需求的变化5。例如:2009年年底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网上线{dy}次开辟了我国网站页面普遍比较窄小的现状,此后央视网等国内外的多家媒体纷纷效仿。将版面宽屏化以后,上网者不用拖动网页上的滚动条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容。而且由于网页采用了组合方式,即右边增加了一栏,就像报纸增加了中缝一样。增加的部分一般是专题和服务类内容。在高分辨率模式下可以全屏显示,在80 X 600的分辨率下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内容,并不影响整体浏览效果。

二是传统媒体的优秀素质在互联网上延续。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内容主要来自传统媒体,以人民网为例,网站内容包括人民日报报系116刊的全部内容,并设立中国、国际、财经、观点等9个频道,近50种分类新闻,800多个新闻专题,日更新量超过3000条。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信息数量上与大型商业新闻网站不相上下,同时因为可以采写部分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更胜一筹。以前,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更新次数较少,例如:人民网的新闻整点更新为{yt}九次,对于突发事件缺乏灵活应变。传统媒体网站编辑大多来自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对新闻的把握和处理经验要比商业网站编辑丰富得多。在网上发布信息,信息的简单收集和传递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信息含量,即信息中所包含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这一点是商业网站难以具备的[13]

三是页面信息动态互动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其页面设计也必须向信息的动态和互动性发展。如2000年,人民日报网络版更新后改为24小时滚动播出,每条新闻标有上网时间,使得其在新闻发布的时效上可以与国际传媒比齐。在更新速度上,“一般能多出新浪网50%以上甚至60%左右”人民网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中文读者了解世界、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信息通道[14]。与此同时,一些广播电视台的网站也实现了实时的播报,如银河网、央视网等。

四是色彩多样化,图片更大化。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新闻图片越来越xx,报纸也逐渐迎合读者的兴趣,在版面设计上将图片作为中心,加大了图片运用力度,其中不乏占主角位置的图片新闻;也有衬托文字、说明文字的新闻图片。此外,各大综合门户和新闻网站在网页的颜色的选取上也更加注重颜色的鲜亮和更重要的更加多样化的色彩参与到了版面的编排之中。例如:榆林都市生活网等新闻网站的页面可以根据读者的需要可以改变页面整体颜色。

五是页面设计更加xx受众阅读习惯。一般而言,网络页面设计不同于传统纸媒的版式设计,新闻网页的版式一般会保持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变。这种现象的存在,除了技术、制作成本与速度等方面的原因,也受制于受众的阅读习惯。由于网络阅读可移动性差,显示设备对人眼的刺激较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加之在线阅读还要考虑上网费用,网民浏览网页一般会保持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以减少上网成本和减轻眼睛的疲劳。正因为如此,网络页面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抓住受众的眼球。

传媒人黄克俭说:“面对新媒体,报纸的精髓不能丢。”那么,对于传统媒体的好的经验和精髓,新媒体是否也该有所继承呢?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虽然从新闻网站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版面设计的理念无不与报纸版面设计理念和编辑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设计理念和编辑思想必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越来越多的新闻网站所认可和效仿。实践证明,无论是报纸的版面设计还是新闻网站版面的设计,都是以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为前提的,即各种稿件、标题、照片、图画、线条、色彩整体结构的组合,这就同时也要求版面编辑除了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之外,还必须精通业务。

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来讲,不能不重视对版面的设计,尤其在当前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延升报纸版面编辑的优势是新闻网站在错综复杂的媒体竞争中脱奕而出的重要捷径之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报纸版面编辑语言在新闻网站中的应用3_边瑞不得不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