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高姓中不乏践行“孝”道的仪范,散见于史传、方志及家谱等文献记载。为了表彰各种恪守孝道的行为,并为后世子孙垂示典范,许多高姓家谱一般都辟有“忠孝录”、“孝子传”等之类的专门性篇目,详细介绍本族历代孝子孝孙的情况,教育后代以彼为楷模。由此,在修纂《中华高姓大通谱》的过程中,我萌生了编撰《高氏二十四孝》的念头,在网上发了《征编高氏二十四孝故事》的文稿,得到了山水、荣清、福兴、家协、有德、云禄、诺敏、仁寿等宗亲的热情响应和支持。特别是高山水宗亲积极翻阅史书古籍,同我一起反复筛选、修改,编撰了这本《高氏二十四孝》。
高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孔门弟子,名列“七十二贤”。春秋末年卫国人,一说齐国人。他性格仁和,且多孝心,遵守礼制,孝敬父母。他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孔子称他为“难能”。母亲体虚多病,他经常上山采摘木耳和香菇,为母亲熬汤。母亲去世后,他“泣血三年,未尝见齿”。也就是说,在为母亲守丧的三年中,不断哭泣,从没有露过一絲笑容。高柴是历史上xx的孝子,是仁爱的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事见《史记》(卷第六十七)据《梁安高氏宗谱》(清光绪三年修)记载,孝子高永昌仿效高柴“泣血三年不见齿”的例子,“居丧,毁情逾制,不知时日。已大祥,世人葬祭做佛事,孝子独能尊先主,泣血三年不见齿。”
高式,东汉人,史书有传。高式极为孝顺,精心尽力侍奉父母。孝心感动了上苍。永初年中,蝗虫为害,却独独不吃高式家地里的麦子,圉县令周强曾向州郡府秉报这一奇事,太守杨舜举荐高式为孝廉。当要给高式委任官职时,他却再三辞让,{zh1}不得已才以孝廉的资历担任“郎”这一官职。在高式的倡导和影响下,子孙们形成了仁厚孝悌的家风。他的儿子高弘同样极为孝顺,也被举为孝廉;他的孙子高靖在蜀郡任都尉时去世,当时战乱不已,高柔仍然历尽千辛万苦入蜀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历时三年;他的重孙即是曹魏时位列三公的名儒高柔。事见《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高悝,晋朝广陵人,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闻名。他13岁那年遇到了饥荒,自己连糠菜也吃不上,但把{zh0}吃的都留给母亲。他抚育自己年幼的弟弟也是以友爱著称。高悝的孝道为江州刺史华轶所赏识,即擢为州剌史佐史。高悝为人亦讲义气,华轶事败,祸及家族,高悝藏匿华轶儿子多年,直至大赦。晋元帝赞赏高悝的品德,任令他为参军,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的儿子高崧,字茂琰,少好学,善史书。司空何充称其明慧,引崧为主薄,任太学博士。高悝以纳妾事被诉讼罢官至死,高崧认为父亲冤枉,于是停尸五年不葬,上几十封奏章为父伸冤。皇帝同情他,下诏仍由他继承父亲爵位。因此高崧名闻天下,官至侍中(相当于宰相)。事见《晋书》(卷第七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高谦之,字道让,晋时渤海蓨人,附马都尉高崇长子。年少时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又生弟。高谦之对后母李氏以孝闻名,李氏亦尽心抚育谦之,如同己生,人不能辨其兄弟异母所生。高崇37岁时病逝,高谦之对待后母如同亲母,待弟弟亦甚友爱。弟高恭之事兄恭敬。谦之好读书,善思考,专意经史,明天文算历,博学多才,被北魏孝文帝称为不可多得的儒雅之臣,升加宣威将军,转、廷尉丞、国子博士等,以善断案著称于世,著有《凉书》10卷。后上表铸三铢钱被李神轨陷害赐死,朝士莫不哀之。弟恭之,字道穆,有才干,学涉经史,为御史中尉,外秉直绳,内参机密,纠弹不避权贵,官至加卫将军、大都督、兼尚书右仆射。世人称赞其“父子兄弟并著当官”。事见《魏书·高崇传》及《北史·高恭之传》)。
北齐孝昭帝高演虽贵为{zz1},但在恪尽孝道上也算得上是天下楷模。史称高演“性至孝”。其母娄太后病重居于南宫时,高演衣不解带40天。金殿距南宫五百余步远,每天鸡叫就起去守护,来回都步行,且亲自为太后煎药熬汤,侍奉饮食。太后病情稍有加重,高演就干脆在南宫过夜,寝食不安。太后常因心绞痛,显得痛苦不堪,高演在床边侍候,急得团团转,以至指甲掐进掌心,血顺着衣袖流下来都没有觉察到。高演对母尽孝道,对诸弟也极为友爱,毫无君臣隔阂。他临终前,遗嘱由九弟高湛继承皇位。事见《北齐史·孝昭纪》(卷七)。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北齐高祖高欢之弟。因犯乱,受高祖责罚,因杖而死,时年23岁,遗孤儿高叡,刚满月。高叡聪慧早熟,特别为高祖所爱,养于宫中,令游娘为母,如同诸子。魏兴和年间,高叡袭爵南赵郡公。到4岁,不识其母华阳公主。有郑氏,是华阳公主外甥女,向高叡戏说:你是我姨的儿子,因何倒认游氏。高叡因为要问实情,于是精神不愉快。高祖以为他生病,命医来诊。叡说:儿无病苦,听说我有生母,求见一面。高祖令他母子相见。高叡上前跪拜,然后抱头大哭。高祖极度悲伤,说:此儿天生至孝,我的儿子全不及他。高叡初读《孝经》,读到“至资于事父”,便痛哭流涕。高叡10岁时母亲去世,高祖亲自护送到领軍府,为其母发丧。叡放声尽哀,昏厥在地,三日水浆不入口,其哀情催人泪下。居丧尽礼,置佛像,吃斋念佛。17岁时,高叡出任定州刺史,加抚軍将軍,六州大都督,18岁加仪同三司。武定年未,进封爵为赵郡王,迁散骑常侍。事见《北齐·高叡传》。
高冯,字季辅,唐代德州蓨县人。少年爱好文学而又武艺高强,对母亲非常孝敬,母亲去世,丁忧期间,尽礼三年,以孝闻名。他的哥哥高元道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县令,汲县人造反,高元道被杀。高季辅带领哥哥的部下,活捉杀兄的凶手,斩首以祭其兄之墓。高季辅后投唐朝。唐太宗继位后,授高季辅为监察御史,弹劾有错误的大臣,不畏权贵。又上疏切谏时政得失,唐太宗特赐钟乳一剂,说:“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后官迁侍中(宰相),兼太子少保。高季辅58岁去世,唐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曰宪。事见《旧唐书》(卷七十八,传二十八)。
唐名臣高郢,字公楚,祖籍渤海。九岁通春秋,能文善赋。天宝年末,盗贼占据京城,父伯祥当时任都尉,抵抗叛贼,保卫京城,被捕后将处死刑。高郢当时15岁,披发解衣,到贼营请求以代其父,释放父亲。贼党以为受他人指使,问高郢,你不怕死吗,为何要自投罗网?高郢说:各为其主,忠也;代父受刑,孝也;家有三代老少,释之仁也。贼首受感动,释放伯祥父子。高郢后举进士第,官至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宰相)致仕。享年72岁,赠太子太保,谥曰贞。事见《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笫九十七)。
高愍女,原名叫妹妹。父亲高彦昭,宗党逆贼纳劝其归顺被拒,于是逆贼留下他的妻子儿女为人质,派他去驻守濮阳。唐朝建中二年,高彦昭带着城池归属河南都统刘玄佐,因而人质全被逆贼屠杀。当时他的女儿才7岁,母亲李氏可怜她还年幼,请求免她一死去做婢女,逆贼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女儿不肯,坚定地说:“母亲哥哥都不免死,还依靠谁活着?”当母亲和哥哥将要被刑,向四方咸拜时,女儿问为何要拜,母亲说:“这是向神祷告乞求。”女儿说:“我家为忠,宗党诛夷,四方神祗怎么不知道而还要去拜它?”随问过父亲所在方向,便面向西方痛哭,再拜而后赴死。德宗皇帝对此女很惊叹,下诏由太常博士为此女立谥号为“愍”,许多儒士都争相为她写悼念文章。唐李翱撰有《高愍女传》。高愍女孝智仁义,闻名天下,谁人不为之感动!后来高彦昭随刘玄佐援救宁陵,收复汴州,被授予颖州刺史,朝廷记载了他的忠君事迹。他在颖州任职20年而未迁调,死后追赠为隘州都督。事见《》(卷二百五,列传{dy}百三十)。
宋代名臣高若讷,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考中进士后,任官多有政绩,步步高升,官至工部侍郎,枢密使,参知政事(副宰相)。高若讷强学善记,秦汉以来各史传记无不精熟,尤喜申、韩、管子之书,还懂得历法。由于他母亲长期患病,高若讷遍请各地名医为其母治病,病情反而加重。于是,他深入钻研张仲景《伤寒论》,孙思邈《方书》、《外台秘要》等经典名著。终于xx母亲的顽疾,连皇宫御医都十分钦佩。因医术高明,当时的名医多承袭其学。事见《宋史·高若讷传》(卷第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南宋福建名儒高登,字彦先,号东溪,以忠孝著称。他是当时抗金名将岳飞的儿女亲家,在政治上与岳飞志同道合,积极主张抗金复土,反对奸相秦桧的卖国行径,{zh1}被迫害致死。他又是一个名留史册的高姓孝子。传说有两则故事:一是老虎送鹿。在古县,高母生病想吃鹿肉。东溪事母至孝,終日为买鹿肉而奔波。孝心动天地,夜有老虎含鹿放在门前。高母发现门前有受伤的小鹿,非常漂亮,痛爱它。高母说;我见小鹿后,病好了。把它养起来,给它治伤。在高母精心护理下,—月后小鹿伤势全愈。有门生问高母,小鹿何故流泪?高母说;思念母亲。于是将它放归大自然,让它回到母亲身边。放生时疾跑如飞,突又回到高母身边,連续三次才离去,成为千古奇谈。这就是获鹿的典故。二是孝心感魚。高登自小奉待母亲极其孝顺,曾经乘船回漳浦老家,被狂风阻栏在封康一带,正挂念母亲没有早餐菜肴,忽然有魚跳入船舱。高母是住海边的人,没有见到过这种美丽的鱼,就把它回养起来,放生在古鎮港。这条母魚在此繁殖后代,从此,漳浦海域又增加一种魚,叫鲈魚。鲈魚味美可口,是人们的美食佳肴。这就是朱熹为高东溪祠堂撰写祠联:“获鹿感魚千秋称孝子”的典故。事见《宋史·高登传》(卷第二百九十九,列传{dy}百五十八)。
高定子,字瞻叔,蒲江人。南宋嘉泰二年中进土,任郪县主簿,后调任中江县丞。他是个忠孝兼顾的典型代表人物。母亲病时,他请求解除官职,回家事奉母亲;父亲患病后,他衣不解带达60天,终日为父亲寻医服药,在旁侍候。父去世守丧三年后,任丹棱令、太府少卿、太常少卿兼国史编修、礼部侍郎等职。高定子因孝得福,不仅官运亨通,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代理副宰相),而且热心办学,勤于著述。先后办起了夹江同人书院、长宁书院等,曾参与《孝宗宁宗日历》及国史的编修工作,著有《存著斋文集》、《经说》、《奏议》、《行世》等多部。卒后,追赠少保。事见《宋史》(卷第四百九,列传{dy}百八十六)。
高必达,元代建昌(治今江西南城)人。5岁时,其父高明大突然离家出走,不知去向。高必达长大后,日夜思念,娶妻在家侍奉母亲,自己四处寻父。10余年后,终于打听到黄州全真道院一位道士叫虚明子,已学道三十年,本姓高,建昌人。高必达马上赶去拜見,述说自己的家世和生年月日,以及祖父母的丧葬过程,痛哭叩头不止。虚明却闭目端坐,不仅不理会,还假作xx地说;“我不是你的父亲,你为什还不走?”高必达还是硬留在他身旁殷勤伺候,死活不肯离去。必达孝行至诚感人,虚明的徒弟也受到感动,说:“师父有这样的儿子,还忍心不回去吗?”虚明不得已,终于认子回家了。此后,高必达孝事父母,一家和睦完满。高必达极尽孝心,邻里们都啧啧称赞。事见《元史》(卷{dy}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五)。
明天顺年间,庐州府(今合肥)高姓创业始祖——唐宰相高士廉、宋重臣高若纳后裔高文病逝,其次子高兴,在父墓旁搭建茅庐守孝三年,哭泣得眼鼻流血,感天动地,誉满乡里,传至京城朝廷,圣旨旌表,封兴公为孝义公,许建牌坊,御笔亲题“孝义传家”匾额,封其居为“孝义巷”(在合肥小东门);封其祠为“孝义祠”(现保留在合肥小东门,残留的祠屋,1985年7月12日被合肥市人民政府命为“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封其堂为“孝义堂”(后为合肥高家祠堂的堂号)。孝义堂的楹联为:孝道齐天地,义声播千古。合肥高氏族谱把孝义列为祖训族规。(高荣清根据家谱与先辈传说编撰)
高尚学,明代山东省荷泽县人。据山东《曹县志》记载,高尚学的父亲去世后,他在墓边盖了一所简易的房屋,守墓3年,自己背土为父亲堆起了坟。当时黄河水泛滥,他担心父亲的坟墓被河水淹没,就伏在墓上号哭,结果河水绕西折而北行,使他父亲的墓得以完好无损,当地人都说河水也被他的孝行所感动。他的母亲去世后,高尚学也是守墓3年,在他守墓期间,白鹊、雉鸡都在他的房屋旁筑巢陪伴他。公元1567年(隆庆初年),明穆宗授以他鸿胪寺(掌外朝大朝会之事)。5年后又出为内乡典史,年82卒。
高孝子,明代宣化里人。父高配阳早逝,留下年幼的孝子和高腾兄弟两人,由母刘氏抚育成人。孝子对母亲真爱至孝,精心侍奉。万历十三年五月,母亲病重,数日不咽饮食。年幼的孝子,求医祈神无效,想到古有割股愈亲后说:“用母生我的骨肉,还治母体,可能有疗效吧?如果不敢割股,我作为人子等于死了,还谈什么孝呢?”遂素洁身心告天,躲在暗室,操刀割左臂肉不下,用口咬断,却不痛,不出血,俨然有神助。孝子亲自烹调敬母说:“煮的鹿肉,母亲尝尝。”母食后,随饮汤粥,渐渐康愈。太守杨公闻之,念其幼而知孝,孝且称难,上书台省,举荐高孝子为孝廉,挂匾表彰。(选自保德州志—艺文)
明朝高氏女,武邑(河北济州)人,嫁当地学生陈和为妻。陈和早逝,高氏主持家务,对待公婆极为孝敬。到宣德年间,公婆相继去世,高氏以礼殡葬,她当时已年过半百。丧毕,她哭着对刚儿说:我的父亲,洪武年间举家客居河南虞城。不久父亲去世,权葬城北,我母亲用枣木做成小车轮框陪葬,来日好辨认。到我及家,母亲回老家后也已去世,我弟软弱不能,没能迁回父亲的灵柩与母亲合葬。你母三十年来不敢说起此事,因为你祖父母健在,要朝夕侍养她们。今大事已完结,我要去带我父的遗骸回老家与母一起合葬。刚儿恭敬应答,随母亲到虞城。找到葬地,冢墓众多不能辨认。高氏以发系马鞍逆行,从早到晚,当走到一小冢时,突然鞍重不能前行,即开其冢,所见小车轮框,真像旧日情景。远近观看的人都觉的奇怪,动手帮助迁墓,运回老家,然后开母穴与父同葬。事见《明史》(卷三百一列传{dy}百八十九)。
无锡贞孝高氏女有两个姐姐,均早己出嫁,她与弟弟一起在父亲任教的私塾里读书。高氏女生性聪颖,xxxx,而其弟弟因贪玩常受到父亲的责罚。每当父亲责罚弟弟,她都代受其过,然后私下耐心劝导弟弟用心读书,因此弟弟痛改前非,学习努力。后来发生战乱,家舍被烧,弟弟也不知踪影。父母过度悲伤而投井xx。高氏女悲愤欲绝,一度产生投入溪水,随父母而去的念头,但想到父母尸骨未殓,弟弟又不知生死,便独力安葬父母,修筑草房,日日祈神,望弟弟平安回家。但弟弟终究没有回来。为了延续父亲的后嗣,她与伯伯商量,以堂弟过继本家香火。高氏女含辛茹苦,对(堂)弟悉心培养。但她自己终因心力交瘁,劳力过度,几年后病故。《晋陵高氏大通谱》(1926年修)载录,澄江人沈宝相于光绪三十年撰有《贞孝女高小姐传》,事见《中华姓氏谱·高姓卷》。
高丕祺,字寿庵,号春山,清末甘肃条城人。性情憨直,为人耿介,善长易学。适逢广西贼盗四起,兵祸连天,百姓苦不堪言。其父签分礼部主政高鸿儒进士,临危受命,部铨广西荔浦县、天河县县令。兰州到广西,关山重隔,为照顾父亲,丕祺跟送赴任。高鸿儒到任后,不畏艰险,即投入平匪治乱、训练团丁、兴建工事、领兵作战的大任之中,政绩卓著,受清政褒奖。因殚精竭虑,他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丕祺侍奉左右,毫无懈怠,极尽人子之道。咸丰十年,十月恪尽臣节,殁于任上。丕祺问关万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历时十一载,奔波于两广,将父亲高鸿儒灵柩从广西天河县运回家乡——兰州府一条城的孝举,成为清时超今迈古、轰动一时的“忠孝列传”,成为人们教育子孙“重纲常,祭祖宗,孝父母,敬长上”的典范。事见高通海撰《高丕祺万里运父灵归乡记》。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