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字,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由于在今年3月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在新的5年规划期内单位能耗要下降20%,分解到今年应该是下降4%,并且把节能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即政府必须在规划期内实现的指标,因此能耗上升的情况一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为什么能耗指标不降反升?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化工业阶段,而重化工业内部也分成不同的产业部门,按照目前的分类标准,主要分成能源矿产、原材料和重加工业这三大门类。能源矿产和原材料部门是重工业的基础部门,在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按照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首先是充实这些基础部门,然后才能进入到以重加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因为重加工业是以工业能源为动力,对各类原材料进行加工,所以如果没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重加工业就成了“无源之水”。世界xx数理统计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钱纳里与他人合著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对战后一百多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说明,在人均560~2100美元的工业化阶段,在国内总需求与总产出中上升最快的就是矿产和原材料部门。(见下表)
能源与原材料工业都是高耗能产业,而重加工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就少得多。加工越精细,附加值就越高。而深加工过程中,能耗占产值的比重会大大下降,所以,只有进入重加工产业发展阶段,单位产值能耗才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因为推动产值增长的因素,已经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转变为技术与知识的附加值。
在起始自2003年的本轮经济增长新周期中,中国出现了显著的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增长势头,但是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工业化仍在重复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即首先进入到“重基础”工业发展阶段,大量投资流入到石油、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石化、有色金属等重基础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能。今年上半年,GDP增长了10.9%,但原煤和发电量分别增长12.8%和12%;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20.8%、18.3%和25.8%;水泥增长20.8%,都明显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如此,怎么能不导致单位GDP能耗的上升呢?
但是,由于在本轮投资周期中已经有大量投资涌入重基础产业部门,2003~2004年一度成为经济增长“瓶颈”的能源、原材料等重基础部门已经获得了高速扩张,重基础工业目前不仅已经没有瓶颈部门,还是产能过剩最集中的部门,所以可以认为,中国在未来两年将很快跨越过重化工业中的“重基础”产业发展阶段,在“十一五”后期将可以进入以重加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了。
所以,今年以来所出现的单位产值能耗上升的情况,是由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并非有什么不正常,也不必有什么担心,当中国经济顺利进入下一个工业化阶段后,我们将可以看到一个单位GDP能耗迅速下降的新格局。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