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 - Windows Live

富士!

  山!日本{dy}高峰,海拔3776米,山底周长125公里,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中南部,跨静冈、山梨两县,东距东京约80公里,现在是富士箱根伊豆公园的一部分。
  想登富士山很久了。其实作为旅游目的地,东京有太多吸引年轻人的地方了,新宿、涉谷、原宿、横滨、
台场,还有迪士尼主题公园。而富士山,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箱根温泉可以观望的一个景观,或者是河口湖壮丽的背景而已。但对我来说,登上富士山是我确定要来东京以后闪现在我脑海里最初的,也最强烈的愿望。幸运的是,在离开东京以前,我最终获得了一次登顶富士山的机会。
  富士山的{jd1}海拔高度并不算高,火山喷发的成因使富士山形成规律的圆锥体堆积状,因此富士山的攀登
基本不用考虑高山缺氧和陡峭的山势带来的麻烦。相对于高海拔雪山攀登来说,富士山的攀登主要特点是较大的相对提升高度,以及火山岩、灰覆盖的攀登路线。
  富士山的攀登路线是固定的,分别是:河口湖线、吉田线、富士宫/三岛线、御殿场线和须走口线。每条线
路,根据海拔高度,大致划分了从“一合目”到“九合目”到“顶上”的不同阶段。来东京之前,我只知道所有官方攀登富士山的路线都是从五合目开始的,而我则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海平面开始登上海拔3776米的顶峰
  日本的登山事业发展的非常成熟,在东京的日子里,日本人的户外运动能力,识图用图能力都高的足以让
我们尊敬。而且,这样的能力其实已经不能算“能力”了,而是xx融在每个日本人的骨子里的,就好象……用筷子一样的方便和随意。日本的书店里可以买到非常精细的,带等高线的地形地貌地图,这样的地图在国内算保密材料,不能随便得到的。日本的户外店里,户外用品的齐全和专业,也是国内户外用品专卖店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准备工作非常容易。日本的书店里,可以买到比较详细的登山地图,和山地说明书,装订成一个小册子的那种。登山装备是从国内带过去的,只有高山气罐不能带上飞机,所以在当地户外店补充了。同时,在日本的超市和药妆店,还可以买到高热量的运动食品,作为登山必须的能量补充。这样,富士山攀登的硬件准备工作就绪。
  从山地说明书中,我获得了关于富士山的更进一步资料。
  富士山每年只有七、八两个月对外开放可以攀登,其余时间只有五合目向下的位置是开放的。难怪从六月
底开始,东京户外店的顾客明显增加了。
  富士山五合目往上的部分,由于火山灰覆盖,基本没有植被,五合目向下的位置,则分布有不同海拔高度
典型的植被,包括从地衣植物到灌木到乔木的整个系列。
  富士山的攀登线路中,河口湖线五合目攀登起点,海拔2305米,从东京方面来的人,绝大多数选择该线路
,是{zd0}众化的线路;富士宫/三岛线五合目攀登起点,海拔2400米,是攀登距离最短的路线,走富士山南麓;御殿场线五合目攀登起点,海拔1440米,是所有其他上山路线的下山路线;须走口五合目攀登起点,海拔1980米,比较冷门的上山线路,多数时候也是用来下山的。很遗憾的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海平面开始攀登的线路。其实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富士山并不是在海边的山,因此真正属于富士山的地理范畴,并不在海平面的高度上。换句话说,富士山不是从海平面开始的。他的真正“山根儿”,是富士吉田市。吉田口登山线,攀登起点在北口本宫富士浅问神社,海拔860米。这,就是我选择的登山线路了。
  富士山顶气温较同时间的东京气温,低20摄氏度。7月下旬,东京白天{zg}气温达到了30摄氏度,以此推算
,富士山顶的气温应该在10摄氏度左右,我的衣服看来是够的。
  吉田口登山线路,从相当于零合目的浅问神社开始,经过“马返”,一至五合目,在六合目与河口湖线汇
合,并共同达到顶上。从地图上看,线路全程分布有茶社和神社,其中只有“大石茶屋”下,用红色字体标注了“荒废”的字样。相信其他设施应该都运转正常,并且按照我在日本游览神社的经验,几乎所有的神社都提供泉水净手和饮用,因此我只需要带盛水的瓶子,就可以了。而这个决定几乎让我在富士山上送了命。
  一切准备就绪,7月19日清晨,我向富士吉田市出发了。
  到了富士吉田火车站,刚走出车厢,站在站台上,就已经可以看到远处富士山的全貌了。比起上周的雷雨
交加来,我今天xx的幸运,宝蓝色的天空,金黄色的日光,我的精神头一下就上来了。富士吉田也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可是在这个巴掌大的城市街道上,却只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登山者孤独的身影,这和我之前了解到的,每年七八月份富士山游人如麻的景象差别很大。带着疑惑,我在站前的便利店又补充了一点登山的食品,主要是不能隔夜的寿司和饭团。另外又“鬼使神差”的拎了一瓶1.5升的依云矿泉水。坐上出租车,几乎就是一拐弯,就到富士浅问神社前了。矿泉水装了750毫升放在包里,剩下的部分本想扔掉的,不过还是鬼使神差的别在背囊外面了。一个大妈带着孙子在神社前晒太阳,我走过去问了路。大妈听说我要从这儿登山,恐怖的摇了摇头。呵呵,早有准备,上路了。
  从富士浅问神社向山里走不远,就是正式的吉田口登山线路入口了,海拔860米。这里其实就是条山路的路口,旁边有
一个小屋子,蛮漂亮的。屋子门口的木桶里放了十几根“金刚杖”。“金刚杖”,早有耳闻,几乎所有游客都会买一根。在富士山登山线路上,每个“合目”都会有人往你的杖上烙一个印记,当然,是花钱的。但想想最终拿着这根金刚杖,上面印满了自己登山的记录,还是很吸引人的。因此,买金刚杖也是我登山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偶卡桑很慈祥,帮我挑选了金刚杖,并且夸奖我很有勇气,还送了一个大个骑士橙给我。我那叫一个高兴啊,决定把它留着,登顶时奖励自己一下。临走的时候,偶卡桑非常认真的问我,是否带够了水,因为山上水少,而且,有水的地方也很贵。我说没问题,包里有,实在不行可以买么。在路口做了二十分钟热身运动以后,登山正式开始。
  在这个高度,富士山的植被还是非常丰富的。登山道xx是在森林里穿行。{dy}站是“中之茶屋”,海拔1100米。这是
中午休息的地方,包括午饭,都要在这里解决。茶屋也卖食品,但是贵。我的习惯是从来不在这种地方消费的。讨了些水,烧开了,泡了方便面吃。日本的方便面还是不错的,跟拉面差不多。但这两个小时的路程,我已经隐约感觉到,山里恐怕会很缺水了。因此,我保留了尽量多的依云,并且又讨了些水,烧开了,灌在我的瓶子里,继续出发了。
  又在森林里穿行了2个多小时后,我到了“马返”,海拔1450米 。从浅问神社到马返,相对于以后的路线来讲,坡度更加
缓和些,而且不是台阶路,又有大树荫翳避日,因此我采用的是行军步伐。经过将近4个小时行军“热身”,登山第二站,马返就在眼前了。“马返”,顾名思义,马都要返回去了,说明下面的路更加难走了。马返之前,实际上是有一条车道可以到达的。日本一些登山协会的人,会先开车到马返,然后从这里开始登山训练,到五合目,再返回。当我到达马返时,过去4个小时的路程中,我已经基本确定沿途不会有水源了,因为地图上凡是标注有茶屋和神社的地方,其实已经都荒废了。缺水,从马返已经开始显现。
  在马返的小屋旁,聚集了一些人。从装束上可以看出,是做登山训练的登协会员。一个偶多桑在路中间拦
住我,热情的邀请我在小屋旁休息,还递给我一个纸杯,指指旁边地上的水桶,让我喝水,而且还告诉我是免费的。我那叫一个感激啊,放下包袱,坐在条凳上,喝水,休息,备战下面更加艰巨的挑战。偶多桑不停的招呼我,让我随便喝,不限制,还跟我聊天,还给我拿了两颗糖。他得知我是从北京来的,非常高兴,立刻提到奥运会,但很快又忧心忡忡的问起四川地震。他听说我是从“浅问”走上来的,而且要登顶,很高兴,鼓励我
让我加油。休息了一会儿,偶多桑拿来一个小本子,让我写点什么。我一看,上面已经收集了很多登山者的留言,从很早就开始有记载,而且哪个国家都有。我想了想,在本子上写道:“一杯茶,两颗糖,解了乏,暖了心。”休息了十几分钟,我又要上路了。偶多桑主动拿了我的相机要给我拍照留纪念,还又给了我两颗糖,让我带着路上补充能量。我非常感激,但此时,其实我最眼馋的,是他们地上那两桶茶水。因为从来路上看,我很清楚,受地图老旧的影响,我的水带少了。但是,水是他们辛苦运上来的,是分给所有登山者解渴的,我不
能为了自己的需要,占用别人的资源。登山的人都知道,人需要尊重山,这也包括山里的一切,只有你尊重他们,才有可能得到山的回报,否则必然遭到山的报复。因此,我不得不带着对水的担忧,告别马返,继续上路了。
  从马返开始,我开始陆续到达一合目、二合目、三合目还有四合目。沿途同样都是茂密的森林,和崎岖不
平的山路。富士山虽然在五合目以下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在顶上又终年积雪,但也许是火山灰堆积成山的原因吧,整个富士山上,竟没有一点液态的地表水。老远看见一个小桥,走过去,桥下竟是干涸的山涧。吉田口登山线沿途应该有不少神社和茶屋,可实际上,这些设施早就“倒壁”了。几乎所有的小木屋都是把一面墙拉倒,让房顶塌下来,就人去屋空了。不仅如此,xx出乎我意料的是,吉田口登山线上,登山者寥寥无几。我沿
途碰到的,加在一起不超过10人,而后来我得知,当天攀登富士山的人数达到了1万人,看来99%以上的登山者都是从五合目开始攀登的。难怪我在之前的工作中,向一个身形健硕的日本工程师请教富士山环境时,原本以为他会是个登山爱好者,却没想到,当他听说我要从零合目开始攀登时,耸了耸肩,说我疯了。同样的,由于攀登者寥寥,因此所有的服务设施都运转不下去了。包括每个“合目”,也没有人负责烙印了。这点非常遗憾。从马返向上,登山线上很难见到人。一开始,半小时左右还能遇到一个下山的训练员,后来五十分钟才有可能遇到一个人了。每个人都会对我说一声加油,然后从我旁边嗖的一下消失。而我,为了尽量保存带来的水,已经开始消耗液态高能食品了。但即使是这样,我仍然消耗了700毫升饮水,仅仅保留了{zh1}的50毫升救命。长时间的大量出汗和缺水,已经开始引起虚脱,身体有明显脱水症状出现。这样的状态坚持了将近2个小时,我的脱水症状越来越严重了。我几乎每前进100米,就要坐下来休息好一阵子。我开始幻想,坐在桃太郎的高凳上,喝着冰冻的“哇纳”……
  走走停停 ,由于脱水,我的登山进度被严重耽误了下来。原计划下午五点左右应该可以到达五合目的,而
当时我还只到了三合目。后来老白说,其实我还没到要渴死的地步,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只要见到身边跑过去一个人,就会用棍子把他打蒙,然后抢他的水喝。这点我是同意的。但事实是,一方面,在我脱水的那段时间里,两种幻觉不断出现,一种是躺在桃太郎喝“哇纳”,而另一个,就是按住一个过路人,暴打一顿,然后抢了水就跑。当然,山上其实已经很久见不到一个人了。另一方面,作为“知书达礼”的我,自然轻易不能选择暴力的,但当时,我一直憋着一泡尿,没有解决,因为我相信,如果我真的因为脱水彻底倒下了,那这泡尿是一定用的上的。我想,作为一个“知书达礼”的人能作好这样的准备,应该是渴极将死了。
  下午六点左右,天渐渐暗下来了,我还在四合目附近挣扎。在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没有一个人出现。我必须坚持下去,挺到五合目,就是{zd0}的胜利。当然,隐隐的,另一个担心出现了——五合目,就有商铺了么?终于,一个也许是掉队的训练员下来了。我照例问候一句:“晚上好”,又向他打听了后面的状况,他告诉我距离五合目还有一个半小时路程。五合目“也许”有水卖。这个消息让我振奋,也让我更加担忧。振奋的是,“也许”有水卖已经是个希望了,值得拼一下!担忧的是,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对严重脱水的我,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能坚持到五合目么?没有别的办法,继续上路吧。
  又走了一段距离,我非常幸运的遇见了其实是{zh1}一位下山的女士。照例,我还是跟她打了招呼。她给我
让了路,我继续前进。她回头让我加油,然后继续向下跑。可是跑了几步,她突然叫住我,说:“噢米滋!”我当时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啊!也许她回头看见了我背囊上的空水瓶。她自己带的水多,还有几瓶没有喝过,她把其中的一个500ml“康师傅”那么大的瓶子递给我,满满的一瓶水啊。不夸张的说,这瓶水救了我的命!这个时候,我甚至顿悟出了日本人为什么要在“米滋”(水)的前面加上“噢”(圣,尊贵的)!我只能鞠躬,说谢谢。但有了这瓶水,坚持到补给站xx没有问题了。
  五合目,“佐藤小屋”,海拔2300多米,是从“中之茶屋”往上六小时路程中,{dy}个,也是{wy}的一个
补给站。从“浅问神社”到“佐藤小屋”,原本计划在5个小时完成的路线,由于缺水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我不得不花了将近8个小时才完成。晚上7点左右,我到了佐藤小屋,{dy}件事就是补充给养。还是“康师傅”那么大的瓶子,一瓶水,比下面贵了一倍,当然后来到八合目以上,就贵三倍了。不过我再也不敢懈怠了,一口气买了5瓶。老板那叫一个高兴啊,还以为我要请客呢。灌满了我的瓶子,终于塌实下来了。
???? 在佐藤小屋,我结识了一个当地人。他陪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登山,而他则是第三次登吉田线了。我没有
问他的名字,但是聊了很多。他的英语也非常好。我们聊了工作,聊了登山,还聊了环境保护。我去上厕所,出来以后他拦住我,原来厕所旁边立了个小盒子,上面写着一次100,大的200。我没看见啊,赶紧自觉补交了。他其实也是善意的,知道我没注意,但是由此扩展开来,还要教育我,告诉我水很宝贵,要买的,不能自己接;垃圾不好清理,要自己带下山的,不能留在小屋。我有些不高兴了。我知道啊,我的背囊里就带着全程产生的垃圾啊。于是我嘲讽的,掰着指头总结:“I see, buy the water,pay for toilet, and take the garbage away.”大家都笑了。可我不干啊。接着跟他说,我们中国人也很注意环保的,这些我们都很了解。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不管多高的山上,只要是商铺,都免费帮游人收集垃圾,我们有专人负责处理!说的那叫一个自豪啊。而且,还告诉他,我们有句话,叫:“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合折压韵,比他们的好听多了。聊着聊着,我们开始沉默,开始欣赏远山的美景了。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跟我说:也许我们一会儿会走散,无法再见面,请你登上山顶,问候你妻子的时候,也带去我的祝福。我很感谢他的热情和细致。
  我们在佐藤小屋一起用的晚餐。我还是那套,方便面、饭团加两片厚火腿肠。旁边桌上,新结识的日本朋
友也聚在一起用餐。他们看了我的食物,然后很慷慨的递给我一个土豆泥饼,告诉我很好吃,很顶饿。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还是接受了。也很感谢他们。之所以不好意思,是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准备什么可以分享的食物,而且还有另一个原因。老白曾经有一次看我吃方便面,特别无奈,说:“我就不明白,你怎么喜欢吃这个东西,在日本这个都是给街边儿睡纸壳子的那些人吃的啊。”我相信老白有点夸张了,因为日本的方便面确实蛮
好吃的,而且也不算很便宜。但是此时此刻,我想吃方便面至少说明我很节衣缩食吧,他们很同情我。嗨,百口莫辩了,受着吧。
  但是,佐藤小屋的休息,让我开始面对另一个严峻的考验了。从佐藤小屋向上,商铺增多,水已经不成问
题了。但是,在日本生活的这两个多月,让我严重错误的估计了我实际的饭量,再加上之前由于缺水,消耗了大量的液体高能食品,因此,佐藤小屋用餐之后,我基本已经没有正餐可以食用了。身边只剩下一盒巧克力豆、几根高能花生淀粉棒、一个橙子和一小瓶梅酒了。在佐藤小屋休息了一个小时以后,我继续出发了。
  从五合目往上,已经可以看到六合目的灯火和人潮了。我原计划是晚上8点左右到达八合目休息,然后凌晨2点左右向顶上冲刺的。但有很多游客都是连夜从河口湖五合目开始爬,然后早上在顶上看日出。因此虽然天已经xx黑下来了,但是六合目向上的山道上,游客的头灯和手电组成了一条蜿蜒的光龙,十分壮观。渐渐的,越靠近六合目,我甚至可以听到游人的喧闹声了,这和我之前8个小时孤独的攀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快到六合目的位置,我停了下来,靠着路边的碎石,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享受着这份宁静。我给父母和妻子打了电话,描述了我看到的迷人的夜色。在享受了{zh1}的孤独之后,我再次起程,很快就和六合目的人潮汇合了,接下来的攀登便在滚滚人潮中推进了。
  六合目,海拔2390米,往上,xx没有植被,有的只是沙砾和落石。来日本以前,我想象中的富士山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
彩的一幅油画:翠绿的山林、蜿蜒的小径,山顶白雪覆盖,中间一个火山口大的惊人,山顶上,我和三两个登山者散坐在撒满金色阳光的山坡上,喝着热咖啡,在空旷的天与山之间放纵我们的思绪……可实际上,在准备登山的过程中,根据各户外店播放的视频录象,我已经了解到,富士山实际是被火山灰所覆盖的。而从六合目往上的攀登线路更是保留了富士山的原始风貌,基本没有人工修葺的地方。凡是砂石的路面,每隔十几米就用木板拦住,象一层层的水坝,把滑落的碎石拦截、压平成巨大的台阶;很多地方是大块的落石,堆挤在一起,拦住了去路,就用铁链子在旁边做帮手,然后手脚并用爬上去;休息站——六合目往上,休息站比之前多了很多——多数也都是在现有的山势上,搭了脚手架,就有了一个很窄的平台,既要过人,又要开店,留宿。原本计划晚9点左右在八合目的路边上露天睡觉的,可是看看这伸不开腿的条件,再看看不停流动的人潮,当然,还得看看已经晚了3个小时的手表,不睡也就不睡了。
  连夜,随着人流,继续前进了6个多小时。六合目以后,大量的人潮中,中国人的比例非常多。几乎随时都
可以听到中国人的对话。至于我么,因为是一个人独自攀登,而且在别人刚开始登山的时候,我就已经爬了8个小时了,因此一个字也懒得说,就这样坚持的走着。
  海拔2500米左右是我的一个难点。也许是因为这个高度的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原因,每次到这个高度,我的呼吸都会有障碍。不能深呼吸,否则气管会象着火一样的灼热,随着胸腔的打开,紧跟其后的便是剧烈的咳嗽。忍气吞声,最适合这个高度的我了。
  凌晨4点以前,我已经到了八合目,海拔3020米,干燥的空气让我恢复了畅快的呼吸。可是按照之前
的登山计划,这个时候我是应该在顶上看日出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的心情。我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登顶。至于在哪里看日出,并无所谓。我坐在火山岩石堆积的道边,欣赏着灼热的火球从我刚才穿过的云海里跳出来。突然觉得,这种短暂的休息中欣赏日出,比正襟危坐在山顶某个选了很久的位置,等待日出,还配着饮料和水果,似乎更加的值得回味。
  就这样且行且休息,我继续向顶上攀登。正如我在佐藤小屋所预料的,食品短缺,成为了新的困难。在东京
呆了xx个月,每顿饭吃的都很少,这使我严重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饭量,尤其是在大运动量时的食品需求。在接下来的攀登里,我只能靠几根高能营养棒做支撑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有点“一根筋”了。我从来不在这样的“旅游景点”花钱充饥的。但其实这个原则当时应该变通一下。不过,从感觉上讲,饥饿的压力远不如缺水那样致命。当然,实际上,饥饿也给我带来了麻烦。
  在八合五勺(八点五合目)前的不远处,由于饥饿,整夜未眠,体力透支,加上低压缺氧,我的注意力开
始分散。从一个休息站出发时,我竟然走错了路线。在艰难的花了40分钟走上一个大坡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上了下山道。好在我迅速的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立即在道边休息,掏出地图,重新定位。富士山的下山道和上山道路面质量xx不同,下山道非常松软,坡度大,易于下滑,但很难攀登。我望着花了40分钟才走过来的下山道,还是决定退回去,重新开始。当然,这短短的下坡路程却让我信心重拾,因为我只花了5分钟,就回到休息站了。
  重新回到路线以后,我遇到了本次富士山攀登的{zh1}一个难关。不能说它和缺水、断粮相比哪个更严重,
但是它却同样很可能使我的登顶计划功亏一篑——我的节奏乱了。
  登山和所有运动一样,都是有自己的节奏的。而独自登山的{zd0}问题就是掌握不好节奏。尤其在我需要非
常努力才能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我更加无法控制我的节奏。我上山的时候继续沿用行军步伐,但是走不了多远就必须坐在路边休息。虽然我走的时候比旁人都快,但是我休息的时间也比别人都长。很快,我就发现,我的进度再次被拉下来了。凌晨4点左右我就到了八合目,但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停留在八合五勺附近。我看着高高在上的富士山顶,甚至一度开始质疑我是否能够完成攀登。我必须承认,放弃的念头也曾经在脑子里出现过。但是很快就被我消灭了。我来就是登顶来的!一个日本的工程师和两个日本女孩子听说我的“从{zd1}到{zg}”的计划后,虽然很客气的表示敬佩,但是我知道他们都在等着看这个中国小子是否真的能够办到。那个日本工程师甚至还在之前两天给我打电话,拐弯抹角的打探我是否真去登山了!在我登山的沿途,各国热情的朋友都会互相问:“where are you from?”我从来都说“中国”。就冲这个,我也不能放弃啊。当时我偷偷的想,要是沿途我一直说自己是台湾人,也许现在就放弃了。嘿嘿,给自己找个乐子放松一下罢了。
  节奏的问题,是非常影响我的攀登的。老实说,如果继续保持现在这个状态,{zh0}的估计,我也要再花8个
小时,才能登上山顶,但这是{jd1}不允许的,虽然那样也叫登顶,但对于富士山来说,我失败了。好在我的大脑非常清醒。我能够清楚的看到我现在的问题,下面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方法去解决它。考虑到现在由于大脑缺氧导致的注意力涣散,我所找的办法,必须极为简单,易行。很快,我的目标出现了!
  在我前面,一双男性的脚,以非常稳定,但平缓的节奏交替前进着,大概每行走4到5步,这双脚会停下,既不行走,也不需要坐卧,就这样原地休息。我悄悄的跟在后面,xx跟随这个步伐,甚至保持左右脚的一致。他靠左,我就跟到左,他左手扶铁链,我就左手扶铁链,他右手扶山石,我就右手扶山石。他站住,我也站住,顺便抬头打量一下,这是一个年约45岁左右的日本男人,一个女人陪在他的身边一起攀登。大概在离紧急救护站二十米左右的距离时,他们做了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息。而我,则静静的站在旁边,休息,欣赏风景,等待他们出发。我想时间有点长了,我的“跟踪”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我主动走上前去,向他们打招呼,并且试图解释。他们显然不懂英语,但明白了我要尾随他们的意思,欣然同意了。在xx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情况下,我连续行走了至少一百米,我们一起到达了紧急救护站平台。
  我向他们表示非常的感谢,然后照例坐在小卖部门口,拿出我的水瓶,做短暂休息。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进了小卖部,我只知道,过了没多久,那个女人出来,邀请我进小卖部去,要请我喝一杯咖啡。盛情难却,我跟他们进去了。原来他们不止两个人,一共是五个人。另外还有两男,一女。其中之前那个女人,非常小心的,试探性的问我会不会说中文,我说会呀,结果那女人如释重负的说:“嗨,早说啊!”嘿嘿,同胞!原来,这五个人中,这个女的,和另外两个男的,都是中国员工,而我一直跟随的那位先生和另一个女人是日方公司的老板。今天他们是公司活动。而那位先生,也比我猜想的要再大十岁。能说中文了,我向他们解释了我尾随他们,寻找节奏的原因,并且再次感谢那位先生。我拿出地图,给他们看我的路线,其实我也是这个时候才惊讶的发现,原来他们从河口湖上来的路线,只够我全程的三分之一。我告诉他们,我已经连续登了十八个小时了。他们的惊讶和佩服让我很有成就感。甚至,我还得到了象明星一样的待遇——那个中国女人非要我和他合影留个纪念。嘿嘿,受宠若惊了。不过,这确实对我是很大的鼓励。
  我并不介意跟在日本人的后面登山,因为就象我之前了解到的,日本人的登山事业是非常发达和成熟的。
我面前的这位日本先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不能象年轻人一样生龙活虎,但是他的经验和他的体能,能够保证他xx按照他的计划最终登顶,而这种经验其实才是所有登山活动的最核心价值。从这点上讲,我有很多东西需要向他学习。当然,他们也非常尊重我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并且表示佩服我的勇气。那位日本先生甚至邀请我在接下来的攀登中,加入他们的团队。其实这是我很需要的,结组登山能够解决很多独自登山带来的弊端。
但是我还是必须说明白,由于已经攀登了十八个小时,而且“弹尽粮绝”,我的体力受到很大影响,我不希望我的加入会拖了他们的后腿。这时,那两个中国员工的话让我很感动:“既然和你组成了新的团队,我们一定要一起登顶!”
  接下来的攀登,正如我之前所期望的,我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我的,极其简单而且易行的方式来控制我的
节奏,就是看脚。我几乎是在xx模仿的跟随着他的节奏,就这样我的前进速度大大提高了,而我也并没有任何拖累他们进度的表现。走的长了,我们会坐下来休息休息,我喝水,他们吸氧。富士山上,从六合目往上,便携式氧气罐和矿泉水一样的遍地都是,价钱不知道,但几乎人手一个。他们也请我吸,不过无氧是我上高原的原则,况且我也不需要。他们带的东西挺多的,还有袋装葡萄糖粉、酸素(就是酸的糖,日本人说可以补充
  解决掉{zh1}一个困难,剩下的事就只剩登顶了。登富士山的人非常多,而且也许是为了保持富士山原貌吧,山上的线路设施也简陋到聊胜于无的地步。在登顶的{zh1}一公里路线上,所有的登山者、游客都排着队,慢慢的往上挪。
  最终,在连续攀登了21个小时之后,20日早晨9点,我成功登顶富士山!受五合目之前地图老旧导致的严重缺水
影响,我比计划延后了4个小时,但最终还是完成了“从{zd1}到{zg}”的富士山攀登目标。我非常开心!
  日本“国威宣扬”“踏破纪念”!
郑重声明:资讯 【富士! - Windows Liv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