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荷兰历史的1941年版20荷兰盾



正面:荷兰女摄政王艾玛 Emma 1858-1934,荷兰女王威廉明娜 Wilhelmina 1880-1962的母亲。左边是17世纪时期的海上霸主——Men-O-War 号战舰

背面: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圣·尼古拉斯教堂 Nicolaas church,左边是哭塔——斯埃尔斯塔 Schreiers Tower。

年版号:1941.3.19                 水印:珍珠项链串与文字

            荷兰纸钞一直是本人非常喜欢的收藏之一,但收藏计划中并未涉及66年以前的老版本,以至于当这张41年的老版荷兰盾出现在我面前时,忙不迭的去查世界纸钞网的图片资料才得知它的存在。这张20盾印制年代虽久,但其设计印制的质量丝毫也没有让我失望,感觉这张20盾的设计、印制水平是荷兰整个四十年代中水平{zg}的一张之一,这种现象直到53年以后的“伦勃朗”版才被超越,这也许和二战的摧残,经济的衰退相辅相成吧。看来印钞质量与国家经济是有必然联系的。

    整张纸钞显得很朴实无华,纸张与油墨也没有60年代后荷兰盾的那般光鲜油量,淡黄的纸张反倒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其票面的信息倒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一、精雕细琢的票面。

                                    

       瓦尔德克-皮尔蒙特的阿德尔海德·艾玛·威廉明娜·特雷莎公主殿下(Princess Adelheid Emma Wilhelmina Theresia of Waldeck and Pyrmont,1858年8月2日-1934年3月20日)

        荷兰国王威廉三世的第二任王后。荷兰王室非常受欢迎的成员之一,她也是摄政王后(1890 - 1898) 和王太后(1890 - 1934)。

       她出生于德国小公国瓦尔德克-皮尔蒙特首府阿罗尔森(Arolsen)。她的父母是瓦尔德克-皮尔蒙特亲王格奥尔格·维克托和拿骚的海伦娜·威廉明娜·亨里埃塔。她的弟弟弗里德里希是{zh1}在位的瓦尔德克-皮尔蒙特亲王,妹妹海伦娜·弗里德里卡是维多利亚女王之子阿尔巴尼公爵利奥波德亲王的妻子。她的外祖父是拿骚公爵威廉。1879年1月17日威廉三世国王结为夫妇。爱玛与威廉{wy}的孩子是未来的威廉明娜女王。

                                                                                                                                    

补充人物介绍:

威廉明娜女王:(上面王太后的女儿)

        1898年9月6日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登基,她统治荷兰长达50年。她尊重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度,在位时看到荷兰和世界历史的很多转折点:{dy}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3年经济大萧条危机,以及荷兰脱离主要的殖民帝国之一。

  20世纪初,荷兰国内有反革命党、自由党、社会党的对立,但威廉明娜女王在一战中努力维持国家的中立冀望于和平。二战时于1940年德军入侵荷兰后,她向全国发表题为《火红的抗议》宣言,希望自己的臣民们能{zd0}限度地保持发自良知的警惕和xx。数日后,她即率王室和内阁迁往英格兰,并成立流亡政府。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敏娜坚持在伦敦通过无线电广播,号召全国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斗志,直到全国解放。1945年德军撤出荷兰后,她回到祖国,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抵抗之母”。但随后17世纪以来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在1948年独立。

  1948年4月在女王加冕50周年的时候,宣布让位给女儿朱丽安娜。晚年著有回忆录《寂寞但不孤单》,{zh1}于1962年辞世。



    纸钞采用双面雕刻凹印,票面正背面共雕刻了一个人物、一个场景、和两处建筑、这些票面信息xx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去重温一下荷兰“黄金世纪”的辉煌了。可谓一张纸币一部荷兰辉煌史。

17世纪时期的海上霸主——Men-O-War 号战舰及其舰队

    中间附图雕刻的是荷兰鼎盛时期的舰队,雕刻细腻,画面感很强,特别是战舰的一些细节描绘非常写实,xx可以成为藏友了解十七世纪军舰形态的辅助教材。本人前不久刚刚看完纪录片-《大国崛起》,其中荷兰章节对于当时的“海上马车夫”有过这样的描述:荷兰的船与其他国家的船有较大区别,呈现表面甲板窄,船身宽的特点,这种“大肚子”船内仓面积很大,载货更多,而沿途很多国家收税标准是按照甲板面积收取的,这就使得荷兰船即多运输了货物又少缴了税,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商品的竞争优势,荷兰人的精明可见一斑!在这张纸币上似乎使我看到了这种荷兰特有的“大肚子”帆船!当然,这张舰队航行图更多传递的是荷兰辉煌历史的深刻含义。

哭塔——斯埃尔斯塔 Schreiers Tower

哭塔——斯埃尔斯塔 Schreiers Tower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圣·尼古拉斯教堂 Nicolaas church,左边是哭塔——斯埃尔斯塔 Schreiers Tower。之所以称之为哭塔,是因为这是艾河畔较高的一座公共建筑物, 当时许多女人站立在塔上跟自己心爱的男人分离, 遥遥的送走他们,也许这一别就是天人永隔——水手跟家人生离死别的地方。

圣·尼古拉斯教堂 Nicolaas church

          自十四世纪阿姆斯特丹建造了一座供奉圣尼古拉斯的教堂开始,圣尼古拉斯就成了水手与商人的保护神。到了1885年阿姆斯特丹才正式建造一座圣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askerk),教堂正对着港口,大门的上方并有一尊圣尼古拉斯的神像俯视环顾大海,彷佛保护着往来的船只。

荷兰圣尼古拉斯节

        在圣尼古拉斯诞辰纪念日当天,大部分的人会到教堂或城镇的集会广场,参加宗教仪式的庆祝活动。但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因为新教(加尔文教派)受到荷兰国王的青睐,使得旧教(罗马天主教)受到压迫,不允许民众偶像或圣者崇拜以及举行有关天主教的庆祝活动。即使官方方面强烈禁止民众庆祝圣尼古拉斯节的任何活动,但是终究难以抵挡民众对圣尼古拉斯的喜爱。慢慢地圣尼古拉斯的形象也从天主教的神转换成礼物的施予者,没有了天主教神圣的光环,圣尼古拉斯反而成为小朋友心目中最和蔼可亲的庇护者;圣尼古拉斯(St Nicholas)之名也改成圣诞老公公(Sinterklaas)。

二、独特的水印

    20盾的水印由两部分组成,左上角为文字白水印,右侧主水印区为两串类似珍珠项链的图案。水印无传统的水印区域限制,几乎占了半个票面。珍珠的立体感强烈,很有特点。可见,荷兰水印一直崇尚立体效果,而非线条的刻画。

三、令人震惊的对印。

上边对印图案



两侧文字对印

底边对印图案

    如果说这张20盾从设计、雕刻、纸张、水印等还不足以说明其强悍实力的话,那么它靠四边条纹与文字的xx对印一项也足矣使这张荷兰盾与其他国家拉开差距!

    这张20盾使我对荷兰盾的认识又先前推进了二十多年,从中可见,即便是四十年代初,荷兰印钞也水印工艺、雕刻精细程度,对印等方面{lx1}世界,特别是荷兰对于对印精度的把握更是达到世界同时期{zg}水平,实在难得!

    这张41年版20盾在票面内容的丰富性、防伪技术的研究性等多方面都有较好的价值,因此,无论是单张收藏,还是从事荷兰纸钞系列收藏的朋友,都是不错选择。

(本文景物照片及简介来源自《世界纸钞网》,特此感谢。)        







郑重声明:资讯 【承载荷兰历史的1941年版20荷兰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