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了
又是一年麦熟时节,闻到风从田野里吹过来的那一脉浓浓的麦香,让我回想起儿时吃的麦粥香味,不由得口水垂涎起来······ 从小在农村长大,记忆的底层就积淀着遥远岁月里幽幽的麦香,那是烙在我心灵上的一种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每年到了麦熟季节,总要跟着妈妈到麦地里去,干不成活,就坐在地头树影下,静静地观看大人们挥舞那一柄柄雪亮的镰刀,幼小的心灵感受劳动的庄严和丰收的喜悦。 麦场上,大人们挥动着一种农具称之为“梿枷”的农用工具,就是在一个长竹柄上装上一排用牛皮捆扎的竹条,可用来打脱麦粒。我们小孩排排坐在麦柴堆上,用小手相互交叉地拍着对方,嘴里唱着妈妈教的打麦歌:“辟辟拍,辟辟拍,大家都来打大麦。麦子打得多,磨面做馍馍,麦子打得少,请你吃块竹片糕”。玩的高兴了,全然不顾麦芒钻进了自己的小屁屁里,只有回家后才感觉屁眼里痒痒的难受。 长到十几岁,懂得了分担一些父母的艰辛,起码能在放学回家后,帮助妈妈把晚饭烧好了,说是晚饭,其实那时候种粮的农民一般都是口粮不够吃的,尤其像我们家人口多,小孩多的人家,中午是吃的是米饭,早晚两顿都是喝粥的,而且都是米粒儿少水分多的稀粥薄汤,唯有在麦收之后,有了麦粉,在煮粥的时候撒一点麦粉麦片,于是稀薄的粥汤也就粘稠了许多,吃在肚子里也就耐饥饿多了。 记得那时候烧麦粥,往往因为只顾在灶后一边烧火一边看小人书,常常会把麦粥煮的浦出锅来,淹的满灶台都是黏糊糊,甚至还流到了隔壁汤罐里,而大锅里的粥却少了小半锅。 待到上高中年龄时,麦熟时节,那时候学校都会放忙假,也就是把学生放假了,回生产队参加“三夏”劳动。割麦是农村最繁重的一项劳动,需要男女老少齐上阵。 记得每次“三夏”忙假结束后,回到学校的{dy}篇作文,都是写《割麦》,而我写的《割麦》作文,总是让班主任老师当作范文在上作文课的时候念出来:“我站在地头望着眼前那片波涛起伏的黄澄澄的麦田,心头总有一股难以遏制的激情汹涌如奔腾的潮水。······戴上草帽,抓起镰刀,扑向那片黄金般的麦海,那是一种很神圣的劳动。······割麦的汗水与劳作化为那一缕浓郁的麦香,······麦场上的忙碌,混浊的烟尘覆盖着我们疲惫的身躯,我不叫苦。不叫累,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