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好求职四道坎 不做校园“必剩客”_第八媒体_新浪博客

作者:  51job 网络编辑部

又到6月毕业时,今年毕业的你找到了工作没有?大学生的{dy}份工作承载着人生的希望与梦想,然而大学生寻找{dy}份工作的过程充满艰辛。据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不仅仅体现在人数上,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将面临四大难题。

毕业后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如同那个最xx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至今都未得出一个明确的实质性结论。毕竟,先就业有先就业的好处,而先择业也有其智益的一面。

择业难题:“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当下的社会形势,大学生早已没有当年“天之骄子”的独特光环。随着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xx的含金量就如同股市大盘上的指数绿线,一路下滑。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对于学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可当某{yt},企业在面对求职者的学历遭遇涨停板问题时,随即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经验。于是,众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顿时对这个新要求傻了眼。
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毕业生们不得不认真面对这一两难的选择。
先就业,其好处是可以暂时不用正视企业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由此累积到一定基本的工作经验,这样也解决了日后跳槽择业时可能要面对的难题;先择业,以理论而言,这种做法必定会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得到一定的长足发展,是一个相对有益且理智的事情。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先就业”或是“先择业”都存在着不利的一面。
过来人一定会告诉你,一旦当你踏入某个领域工作后,真正想要“跳出来”那可谓是“难如登天”,转行不是轻易说转就能转的,没有相对的经验积累,试问有哪一家企业敢聘用一个“门外汉”?于是,“先就业后择业”从这一角度而言也就显得相对有些可笑了。可是,一味强调“先择业后就业”也是不可取的。毕竟那样做的极端后果很可能就是你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几年内会一次又一次的因为某些客观条件被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要知道,作为毕业生,这个身份是有一定保质期限的,一旦超过时限,与其他新的应届生相比你也就失去了原先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在“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这个问题上不要过于纠结,要懂得审时度势,惟有如此,才能尽快摆脱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工作难找,好不容易拿到offer,却面临薪水与工作机会的抉择。

最现实的难题:薪水要还是不要?

大学生在应聘{dy}份工作的时候,到底该怎么与用人单位谈薪资?这个问题很实际,也很复杂,需要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来看,学生要避免的误区就是走向两个极端。所谓两个极端,一个是被媒体炒作的大学生“无薪就业”,另一个则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漫天要价”。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薪就业”似乎已成了不少人眼中稀松平常的小事了。但事实上,一个人工作却不要薪水,不仅不合法也违背常理。《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主要条款之一。而且,《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zd1}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zd1}工资标准。“无薪就业”一旦成为事实显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也为以后劳资双方可能发生的纠纷埋下了祸根。从情理上讲,一个人找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挣钱谋生,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现在大学生求职时不问薪水,难道体现的是一种正确的就业心态吗?即使你大无畏地认为你去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那也得有一个衡量你价值的直观标准吧?而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并不接受学生的这种“慷慨”。他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潜质,反而会觉得指望“无薪就业”的学生是“自残形秽”!
“无薪就业”的做法很荒谬,而“漫天要价”也要不得。有些大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期间学业优秀、技能突出、八面玲珑,就应该在和用人单位“谈薪”的时候索取更多。但是,学校和企业是两个xx不同的系统。你在学校里十分优秀,不代表你也能在企业里生存下来。综合求职者个人能力、用人成本等各方因素考虑,雇主需要的是一个最合适人。你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甚至向雇主开出比同岗位资深员工的工资还高的价码,你觉得雇主会答应吗?难道他不会去找一个更有经验、更有人脉的老手吗?所以,对于初来乍到的同学,你至少得了解下企业的总体工资结构和你所聘岗位的基本薪资情况,再去心平气和地和用人单位“谈薪”吧。

大学生找工作时,没“薪”当然不行,但太过于担“薪”也不行。如何把握好这中间的尺度,需要每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和企业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奋斗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是另一个无解的难题。

地域难题: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前几年,北上广深一直是就业热门中的热门,很多人一头扎入其中,不折不挠地寻找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怀揣梦想,信誓旦旦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然而近一年,风水逆转,媒体报端“刮”起了倒一线兴二线之风,一线城市一下子从人人梦想的归宿之地变成了万恶的压力魔都,“蚁族”、“逃离”成了频繁出现的热门词汇。人们的看法在变化,但大学生的地域难题并没有改变。

世界上原没有一条正确之路,走的人多了,经验积累多了,终有一条是适合自己的路。毕业生选城市亦是如此。不妨在做选择前,构想一下自己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那块蓝图中的“要件”是需要大城市的现代化与高科技来达成,还是需要小城市的悠闲与平静来拼装?有了初步的构想,再来搜索一些现实信息。现在生存于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人们的真实现状又是如何的,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如同方程式中的“If&Then”语句,如果我们清楚所做的选择会有的结果,而这又是必然的,或许能更坦然面对将要来临或是已然来临的问题。


城市对于个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工作地点,更是生活的场所。万事皆有两面性,工作在高楼大厦里,外表貌似意气风发的你,或许真实的内心尤似活在“囚笼”里;而另一面,如果长时间的处于平谈和低调生活中,这是否真是你一生愿意追求的生活方式?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答案是选择你需要的,并且是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如果选择城市是选择生活方式,那么选择公司是在选择“爱人”,是选名门望族中的“大家闺秀”还是选名不见经传的“小家碧玉”?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是毕业生投身职场遇到的又一个难题。

公司难题: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究竟该选择怎样的企业就职,是目前找工作的大学生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只有一个Offer那么大学生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同时有两个或多个Offer,大多数学生会在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时犹豫不决。
    大公司在毕业生眼里,带上了薪水高、待遇好、有着良好的管理制度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大公司本身是一种品牌,像是一种炫耀的资本。然而事物皆有两面性,在制度完善的大公司里,同样你也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升职难、工作单调、冲劲被埋没在墨守成规之中等等。
    相较而言,小公司因为整体公司业务规模小、人员少、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原因,新人表现的机会更多、挑战更大,随之而来的个人升职可能性也变多,加薪自然也快。但是进入小公司的风险是:公司本身制度不完善、员工收入低、分工不明确、工作压力巨大。
    对于大学生,在选择公司时考虑客观条件的好坏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选择一份与自己的性格相匹配的工作。不要去过分纠结公司的规模的大小、薪水的高低,而是要看公司所提供的职位是否与你条件相符。一个勇于开拓,喜欢广阔发展空间、创新与挑战的人,和一个平静安稳,条理性强,接受规则,接受制度的人面对两个职位会有不同的选择,重要是要知道自己是哪种人。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职业初期最重积累,错误的职业积累不能帮你,反而会带来巨大的职业转换成本,明确方向,确定目标,是很迫切的事情。不要一味着去追求所谓的大公司的品牌,也不要一味着想做小公司的方向盘,而是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职场之路。

更多内容,请关注51job职场资讯频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跨好求职四道坎 不做校园“必剩客”_第八媒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