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意外发生时_笑笑妈咪_新浪博客
我也要保存起来。

最近总听说有孩子发生意外的事情,笑笑也长大了,为了应对万一,我特意学习了一下,省的到时抓瞎。当然,{zh0}还是防范,把危险因素都避开。不过,学xx规是没坏处的。

窒息

  发生原因

  常见宝宝窒息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吃到固体食物,另一种则是呛到。如宝宝会因为在喝奶时忽然改变动作或是宝宝溢奶、呕吐时呛到,此时便有可能产生窒息。还有就是宝宝睡觉时姿势不对,或是床上用具过于多、柔软,宝宝脸部陷入其中无法呼吸而发生窒息。

  可能出现的症状

  宝宝呼吸困难、嘴唇发黑且无法发出声音时,妈妈们就要怀疑宝宝是否已经呛到,或气管呗堵住,要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如何处理

  建议先将宝宝俯姿(前倾约45°),脸朝下且略微头低脚高,施予宝宝5次有效的背部拍击,之后翻成正面施予5次胸外按压,反复进行直到阻塞物被排出。如果宝宝只是呛到而尚未有窒息的状况,此时他若有哭或呕吐的情形,通常都能自己将异物吐出。不要因为太过着急想要帮宝宝把异物吐出而用手指去做挖的动作,这样通常会导致异物更加深入,甚至会造成整个呼吸道被阻塞。若宝宝已出现窒息症状,妈妈们请先确认宝宝的呼吸到是否畅通,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协助。确认宝宝呼吸道是畅通或呼吸道未xx受阻时,可为宝宝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且持续进行直到宝宝窒息症状解除或救护车已到达为止。

  预防方法

  妈妈们除平时就需留意宝宝吃到的东西是不是过大,以致难以吞咽。建议在宝宝2岁以下时,要避免让宝宝吃果冻、豆类等食物,也不要让宝宝戴着围兜睡觉,因为围兜绑带的绳子也相当容易引起意外的发生。

  4个月内的婴儿不要采取趴睡的姿势;婴儿的床上用品不要过于柔软;家长{zh0}不要和婴儿同床,如果怕照顾不方便,可以将婴儿床放在你的大床边;保持空气流通,不要长时间将门窗紧闭。

 

婴儿猝死症候群

  宝宝在睡觉时毫无异状,之前也并无身体不适的现象,为什么妈妈们睡醒时却发现宝宝已经脸色发黑了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发生原因

  婴儿猝死症候群的原因不明,常见于2~5个月大的宝宝。送到急诊时,有些妈妈会向告诉医生,宝宝睡觉时毫无异状,但睡醒时却发现宝宝脸色已发黑。这种案例发生时,施救成效如何要需视个案而定。

  一种很普遍的观点是,妈妈们应避免让宝宝趴睡,因为棉被及枕头很软,宝宝可能会因为脖子支撑力不够,无法自己翻身而造成窒息的情况。但最近的见解是,婴儿猝死症候群只有部分原因与窒息有关,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原因的。目前婴儿猝死症候群还被认为与基因缺陷有关,因缺陷导致心脏心律不整而停止跳动。

  预防方法

  其实宝宝和大人不一样,所以不一定要让宝宝垫着枕头睡。即使一定要垫枕头,也应该选择薄的、稍微有点硬的。除了枕头的选择上要留意外,妈妈们还得时时注意观察宝宝,才能双管齐下并做好准备。

 

婴儿摇晃征候群

  有时大人们看到宝宝的可爱模样,总会忍不住跟他玩,喜欢使劲摇晃宝宝,或者把宝宝抛起来再接住,宝宝看似很开心,殊不知这样的举动中隐藏着莫大的危机,很容易造成宝宝颅内出血。婴儿的身体组织比较脆弱,在摇晃的过程中其颈部脊髓于脑部很容易因剧烈的震荡而受伤害。

  发生原因

  婴儿摇晃症候群常见于6个月~1岁的宝宝,当大人们在跟宝宝在玩坐飞机或是上下摆动的游戏时,会因为宝宝脑与头骨尚未发育xx且头骨尚未愈合,在加速与减速之间会发生头颅骨已减速,但脑内组织仍在加速撞击到内部头骨,即可能会造成颅内出血。出现这种情形时,宝宝不会大哭,但可能感到不适而有异常举止,如喷射性呕吐、抽筋、四肢僵硬、躯干成直角反应等异常姿态。

  如何处理

  如宝宝有婴儿摇晃症候群,应尽早带宝宝去xx,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几率。

  预防方法

  大人们尽量避免玩摇晃宝宝身体的游戏,迄今为止并没有实验可证实何种游戏会造成婴儿摇晃症候群,但不经意的摇晃动作却可能会造成宝宝的脑出血。因此家长们在和宝宝进行互动或陪宝宝玩时,不可过于激烈地摇晃宝宝的身体,以避免给宝宝造成伤害。

 

吞食异物

  宝宝在5~6个以后逐渐能够用手抓东西了,而此时他们还没有危险意识,好奇时总会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往嘴里送,如吃进弹珠、橡皮、硬币、钉子、橡皮泥等等。宝宝极有可能因误吞了小东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气管,从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各种各样的异物竟然出现在宝宝的体内,妈妈们真是不得不多加留意了。

  可能出现的症状

  若是异物卡在食道,宝宝会出现嘴巴不断流口水、无法再吞其它东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他会哭泣,且脸部会发黑;若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宝宝的嘴巴还可能出血、受伤。

  宝宝的呼吸道非常狭窄,而婴儿的代谢速率高,氧气需求量大,若气管被阻,脸部就会发黑,如果不能及时将异物移出,很快就会缺氧,在短时间内宝宝可能就会停止呼吸甚至死亡。若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异状,吞食异物的宝宝上呼吸道被锁住,呼吸时通常会出现咻咻的喘鸣声,如果发现宝宝长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类似气喘的情形,可带着宝宝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否是吞进了异物而造成这种情形。

  如何处理

  宝典1 在立即给急救中心打电话求救的同时,xx孩子口、鼻内的食物残渣。

  宝典2 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拍背 可将孩子倒提起来拍背。如果孩子年龄稍大,可让孩子趴在你的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连续用力拍其背部4下,迫使异物排出。

  催吐 将手指伸进孩子口腔,刺激其舌根催吐。此法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海氏法 美国医生海姆里斯于1982年发明此法排除气管异物,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具体方法是:

  用双臂从孩子身后将其抱住,一手握拳,用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后、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重复操作一次。

  对于较小或已丧失意识的孩子,抢救者可将其置于平卧位,然后两手交叉放在患儿心窝处,用力迅速向上加压推挤。

  救治机理:由于突然增大了患儿的腹内压力,使其横膈上抬而推挤胸腔,迫使肺泡余气经气管冲向喉部,将卡在气管内的异物冲出。因此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让患儿取右侧卧位 孩子发生气管异物时,应马上让孩子取右侧卧位,以便使异物由总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异物上下移动或卡人较狭长的左支气管,使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若采取上述方法均未奏效,应分秒必争地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对呼吸停止者应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小心提防 把握细节

  ●常言道:吃不言,睡不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不可边玩边吃或仰卧位进食。

  ●孩子哭闹或嬉笑时,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坚果类食物。

  ●勿使小儿接触纸片、碎鸡蛋皮等生活垃圾。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包括笔帽、塑料管、纽扣等。

  ●玩气球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将气破碎片放在嘴上吸。

  ●教育小学生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的坏习惯。

  • 1 宝宝的身边不可以没有大人,也别让大宝宝照顾小宝宝。
  • 2 不要给婴儿吃各种坚果、花生、果冻等大块的食物。
  • 3 检查婴儿活动的范围内是否安全,如是否有钱币、图钉、小纽扣等;给宝宝的玩具要安全,检查玩具上的小部件是否容易掉落;

 

触电

  位于低处的插座对于宝宝来说,可谓是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呢!小小的插孔,吸引宝宝前去探索,但却内藏数百瓦电力的危机,足以让宝宝休克甚至丧命,应该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呢?

  可能出现的症状

  触电与烧xx的伤害有类似处,不过烧、xx伤害较表浅,触电伤害较深入,严重时可能造成三、四级灼伤。家长可仔细观察宝宝,一旦发现宝宝有休克、身体发紫或是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的现象,可先做初步处理,再送医急救。

  如何处理

  当发现宝宝触电了,必须立刻切断电源,并将宝宝移至通风处。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应以不通电的物体,如竹竿、牌尺等随身可取的绝缘物,使宝宝远离电源。接着要赶快检查宝宝是否有灼伤或休克现象,灼伤时必须立刻以冷水冲洗降低灼伤部位的体温;若宝宝已没有意识,必须立刻叫救护车或自行送医急救。

  预防方法

  宝宝9个月大时开始会到处爬,此时最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应让家里的宝宝远离所有电器、电线,并注意电线是否因年久失修而有破损的现象。家中插座的位置也要安装在宝宝触摸不到的高度,或是采取一些安全保护措施。有些电动玩具的绝缘效果不佳,也要避免给宝宝玩耍。

 

溺水

  发生原因

  溺水并非在户外才会发生,由于宝宝的骨胳与运动神经的协调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的水高度达五厘米左右,就可能对宝宝构成威胁,包括浴盆、浴缸、马桶等。如在家中溺水常发生在宝宝洗澡时,大人未加以看顾;或是宝宝们在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所致。很多家庭习惯用澡盆给婴儿洗澡,有时候洗到一半,家长去接电话处理一些紧急事情,将宝宝独自留在澡盆里,虽然水很少,可是这对没有翻身能力得婴儿已经非常危险了。

  如何处理

  宝宝一旦溺水,会出现呛到、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口鼻周围有泡沫等情形,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用手将溺水宝宝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解开衣服,保持呼吸顺畅。

  2 宝宝不小心溺水,可按压宝宝的胸部,或让宝宝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将水排出。

  3 检查溺水小儿是否清醒,可呼唤或拍打其足底,看有无反应,并用耳朵仔细听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对于已经没有呼吸的小儿,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预防方法

  1 帮宝宝洗澡时,无论如何不可单独把宝宝留在浴室,若有事得先处理,也应该先将宝宝包裹好带离浴盆与浴室。这一点爸妈也要告知其它的照顾者,如保姆或是长辈。

  2 避免使用太滑的磁砖,亦可在浴室放止滑垫,防止宝宝跌倒。

  3 任何可装水的容器应加装盖子,或把容器倒放,厕所马桶盖也应盖上。

  4 会走路的宝宝,不要让他们单独在湖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烧、xx

  发生原因

  长时间待在家中的宝宝,对任何事物都抱着高度的好奇心,看到煤气灶上烹煮的食物散发出阵阵香气,或是餐桌上摆放着等会儿要吃的热腾腾的面,忍不住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结果却洒了自己一身热汤。还有一种情况是给宝宝洗澡时,也会因水温过高烫到宝宝。

  可能出现的症状

  xx分为三度:

  1度xx

  属于表皮xx,皮肤会有发红且疼痛的现象。若立即冲水冷却至少20分钟,约莫2~3天可获得改善。

  2度xx

  表皮已xx至溃烂并产生水泡,xx可能会深及表皮下方的xx层,约2~3周可痊愈。

  3度xx

  xx直达皮下组织,皮肤会有发硬、发白或发黑的现象,虽然疼痛感并不明显,但却是非常严重的xx,必须立即送院xx。

  如何处理

  采用“冲、脱、泡、盖、送”5大原则,xx后越早用冷水冲洗越好,且至少冲半小时。切记不可用酱油、牙膏等土方涂抹xx,轻度xx可涂上紫草油或xx药膏。

  冲:冲冷水可让皮肤立即降温以降低伤害,冲的时间要越早越好,此外,要避免用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造成组织受伤。

  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

  泡:继续浸泡在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如果是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而造成休克,当宝宝意识不清时,要立即送医,不要再泡了。

  盖: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类(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

  送:送到有xx病房或xx中心的医疗院所xx。

  预防方法

  1 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建议{zg}水温不超过50℃,以接近人体体温为佳。

  2 不要把热水壶等装热水的容器放在宝宝可以碰触到的地方。

  3 不要让宝宝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

  4 危险电器远离宝宝,包括饮水机、微波炉等。

  5 不需要过早教导宝宝使用电器,以免造成反效果。

 

头部遭到撞击

  发生原因

  有些妈妈会跟宝宝一起睡在大人的床上,一觉睡醒却发现身旁宝宝不见踪影,找来找去赫然发现宝宝竟然头朝下的撞到地板,即使宝宝当下没有哭闹,也不代表宝宝安然无恙。而且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摔倒或者碰到家具,而导致头部受到撞击。

  可能出现的症状

  如果宝宝在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并且心情也在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可以不必太担心,但事后至少观察宝宝3天,看看宝宝是否有痉挛、半边手脚无力、歪斜或是两边瞳孔不一样大的情形,如果有,表示宝宝的颅内出了问题,必须马上送医诊治;如果宝宝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xx得厉害还有呕吐、痉挛现象,必须立刻叫送医急救。

  如何处理

  1 在情急之下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2 撞伤、碰伤、夹伤时,可在伤处采取冰敷,一次10分钟左右,24小时后改为热敷,{yt}3次,一次10~15分钟。

  3 尽量不要在瘀青处搓揉,这样反而会使皮下出血。

  4 若要使用xx止痛,建议尽量以外用药膏为主。

  5 意外发生时要特别观察是否有骨折,若有要立即就医。

  6 当肿、痛范围持续扩大时,表示情况严重,必须由医生处理。

  预防方法

  1 家中的阳台、窗台应加装栏杆,避免让宝宝接近。

  2 家中摆设尽量简单,以免东西太多增加宝宝碰撞到的几率。

  3 家具当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议加上安全防护胶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处理,以降低危险发生。

 

 

脱臼

  发生原因

  大人们单手牵起宝宝或是抱起宝宝时,这个常见的动作会因为单边施力的缘故,容易造成宝宝的手脱臼、扭伤或骨折。

  可能出现的症状

  当发现宝宝两边的手臂不对等、宝宝单边的手臂不动、活动手臂却有疼痛感,或是宝宝自己会避免某部位的肢体动作时,就要怀疑宝宝是否已经脱臼了。

  如何处理

  若宝宝的手臂单边不动但没有疼痛感,则可用三角巾或布,将脱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后立刻送医;但若宝宝活动手臂时会有疼痛感,或手臂无力垂下,则需立即送医急救。当宝宝脱臼时,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度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尽速到医院xx即可。

  预防方法

  大人们在跟宝宝互动时,避免做单边的拉提动作。要特别留意的是,若宝宝一旦发生过脱臼,就会多次反复地发生,所以宝宝有脱臼的病史的话,家长跟宝宝玩耍或是进行身体接触时,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过大

 

 

骨折

   发生原因

  宝宝若玩得过头,不小心撞到、跌的太用力,都有可能会造成骨折。

  可能出现的症状

  若是发现宝宝稍微动作或弯曲一下,或是连轻轻触摸也会因剧烈疼痛而大哭大闹,遭到碰撞的部位有发黑、肿胀的情形,甚至是有变形的现象,宝宝可能就骨折了。

  如何处理

  1 如果宝宝碰撞的部位有出血的外伤,必须先行止血(若伤口上有铁锈、泥土等脏污则需要立刻到医院打破伤风。)

  2 将患部用木板固定,尽量避免动到受伤的部位并立刻送医。

  3 若怀疑宝宝有骨折现象,建议要到医院照X光。

  预防方法

  要避免让宝宝一个人或在没有大人的环境中玩,即使有其它小朋友的陪伴,也难以掌控是否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家长随时关注宝宝的行动,宝宝发生意外的危险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误饮、误食

  发生原因

  多数宝宝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特别是用嘴巴去“尝试”各种东西,大人一个不注意,误食xx与有害物品的意外就会发生,厨房、浴室里的各式清洁用品或是制作某些食物用的物品,如碱粽水,都该避免让宝宝接触到。

  可能出现的症状

  恶心、呕吐、xx、呼吸急促、昏迷、休克等都是误食毒物或xx可能发生的症状,当宝宝脸色惨白且浑身无力,对他说话也毫无反应,甚至出现了痉挛,宝宝可能就在家长不注意时,吃进了不该吃到的东西。

  如何处理

  1 一旦发现宝宝有误饮、误食的情况,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确认宝宝刚刚吃了什么,量是多少?观察宝宝的呼吸、脉搏及脸色的状态,是否有呕吐、头晕的现象?

  2 不要马上催吐,应先判断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然后带着能找到装了宝宝误食物的容器带上就医。

  3 当宝宝的身体接触到化学用品后,马上用清水冲洗15分钟左右。

  4 不要让宝宝再吃任何东西,包括水与牛奶,举例来说,若喝下盐酸,喝水稀释会使宝宝呕吐,也可能会呛到。

  预防方法

  1 可吃的食物与xx要分开摆放,且xx应放在高处,让宝宝无法碰触。若为罐装xx,应选择宝宝不易开启的开关设计。xx的外包装上也应有药名,万一宝宝不小心吃下,至少能知道他吞下xxx。

  2 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吃药,以免他误以为xx可任意食用。

  3 任何有毒物品,例如盐酸、清洁剂、漂白水等均应放在宝宝无法碰触之处。

  4 有毒的液体不要装在平时装食品的容器内。

  5 给宝宝服药时严遵医嘱,不要擅自增加分量。

  6 过期的药品及时扔掉。

 

 

 动物咬伤

  发生原因

  许多家庭都有饲养宠物,虽然狗和猫看起来都很可爱,但有时玩得过头了,宠物的利牙还是会伤到主人的手脚,更何况是无法自我防卫的宝宝呢?

  可能出现的症状

  如果宝宝有休克症状、呕吐或痉挛的现象,必须立即送医。,建议施打破伤风疫苗。”

  如何处理

  1 当宝宝被动物咬伤时,先用水将伤口清洗干净,并且xx。

  2 若是有出血现象,则必须先止血,再以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住伤口并送到医院施打破伤风或做其它处理。

  3 如果宝宝身上的伤口还沾有泥土或灰尘等脏污,可视情况给予xxx;如果伤口太脏的话,用大量生理食盐水冲洗,尽量使伤口保持干净,减少xx污染,加速伤口愈合。

  预防方法

  不管家中有无饲养宠物,都要避免让宝宝和宠物独处,平时也不要让宝宝逗弄家中宠物。饲养宠物除了要担心宝宝可能会被家中宠物咬伤或抓伤,还不能忽略尘蹒及过敏,因此想要在家中饲养宠物,还是先做一番深思熟虑后再决定吧!

  昆虫蛰伤

  发生原因

  除了夏天发生频率很高的蚊虫叮咬伤,各个季节宝宝都有可能被一些小昆虫叮咬,而且这个过程很难被家长发现。宝宝被叮咬后,会引起局部的疼痛、发炎、xx、出血等症状,这些毒性反应只是局部的发炎现象,很少会持续扩大甚至造成全身的反应。

  如何处理

  1 如有毒刺和毒囊遗留,用xx过的针或小刀挑出螫刺。避免用钳子取出,以防因挤压毒囊而有更多之毒液吸入。

  2 在xx涂一些氨水,如xx肿胀,可进行冰敷。

  3 不要使用创可贴等包裹伤口。

  预防方法

  1 宝宝的身体、衣物要清爽干净,经常给宝宝洗澡。

  2 家中的环境要整洁干净,保持空气新鲜。

  3 垃圾要及时处理掉,以免蚊虫孳生。

 

 

 呛奶

  发生原因

  呛奶现象通常在1岁之前发生,这个时期的宝宝咽喉软骨发育尚未成熟,控制力较不好,若遇到下列几种情形就容易发生呛奶:

  1 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假使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

  2 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

  3 喝奶姿势不正确,也会呛奶。

  4 当宝宝感冒时,因呼吸道有感染,使得鼻子呼吸状况不顺畅,吞咽不协调时。

  5 有胃食道逆流情形的宝宝很容易呛奶。

  6 早产儿、有唇颚裂、心脏病、重度唐氏症或是脑性麻痹的宝宝,因其吸吮力较弱,呛奶几率也较高。

  如何处理

  宝宝呛奶时,会有剧烈的咳嗽、大哭等情形,若宝宝只是轻微呛奶,只需拍拍宝宝的背即可,他的身体会自行调适到正常状态。若是呼吸有问题或是脸部发紫(代表缺氧),有大量奶水进入气管,爸妈应牢记以下处理方式:

  1 假使宝宝平躺,让他改为侧躺,帮助奶水从口鼻流出来。

  2 拍宝宝的背,帮助他把奶水咳出。

  3 假使宝宝脸部发黑,并且在哭泣,就代表奶水已经进入呼吸道,这时应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腿上,并施行异物梗塞处理急救法。

  4 假使宝宝脸部发黑,但没有哭泣,这代表宝宝可能已昏迷,此时应先刺激或捏宝宝的脚底板,帮助他呼吸,并紧急送医。

  预防方法

  1 喂奶适量,宝宝吃奶时不要让他速度过快。

  2 喂完配方奶一定要给宝宝拍背排气。

  3 使用圆孔奶嘴,圆孔奶嘴流出的奶量较少,反过来,十字型的奶嘴会通过较多奶量。

  4 若宝宝是早产儿或有特殊疾病,喂完奶后均应多观察他是否有异常状况。

  跌、坠伤

  发生原因

  宝宝总是在跌跌撞撞中长大,难免会因为跌倒或坠落而受伤。大家可能认为坠下受的伤最严重,其实有时跌倒造成的伤害远比坠落来得严重,例如在很硬的地板跌倒也可能导致撕裂伤。至于坠落受伤,包括床、椅子、桌子、柜子等许多家具,都是造成宝宝坠落的主要原因。

  如何处理

  1 跌倒或坠下造成流血时,必须先采取压迫止血法,阻止伤口继续流血。

  2 发生跌、坠意外时,头部是最重要的观察重点,必须持续观察几天,若宝宝出现嗜睡、手脚无力、哭闹或xx情形,应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3 观察身体其它部位,包括四肢是否有肿、痛情形,如果情况严重,{zh0}到医院做X光检查。

  4 腹腔内肝、脾脏受伤时,会有疼痛感;肠子受伤除了疼痛外,也会有呕吐情形。

  5 发生严重跌、坠伤时,若宝宝躺在地上表现出很痛苦,有可能是骨折,此时应尽量避免搬动,等救护人员到达处理。

  预防方法

  1 爸妈必须注意所有家具的稳定度,包括婴儿床、学步车、婴儿手推车等;更要遵照

  使用规范,如系好安全带,以避免意外发生。

  2 跌坠时主要是因撞击到硬的地面而受伤,故地面宜铺上软垫,一方面可避免滑倒,另一方面减少受伤的机会。

  3 当宝宝进入会爬、会走的阶段时,只要看到能爬的就拼命往上爬,此时千万不能让家具引诱出宝宝想攀登的兴趣。

 

 

割、刺伤

  发生原因

  家中很多物品都可能让宝宝割伤或刺伤,如剪刀、美工刀等等。除了这些大家已知道的危险物品外,还有些物品却很容易因为被忽略而伤害到宝宝,例如妈妈抱宝宝时,耳环被宝宝扯下,耳环上的针划伤了宝宝。

  如何处理

  1 进行伤口处理,正确步骤如下:

  ♥ 清洁:用生理食盐水或煮过的温开水清洗宝宝的伤口。

  ♥ 止血:以纱布按压伤口以达到止血功效,若无法止血,应立即就医,并在送医过程中持续压迫止血。

  ♥ xx:止血后擦上优碘xx,较干净的伤口以清水冲洗即可。

  ♥ 包扎:较脏、较深的伤口,用生理食盐水冲洗并包扎后,送医处理。

  2 避免过度包扎以免影响末梢血液循环。

  3 必要时应施打破伤风以避免感染。

  预防方法

  1 只要是有可能伤害到宝宝的危险物品,都要收藏在宝宝碰不到的地方。

  2 养成物品用完归位的好习惯,避免宝宝发生割、刺伤等意外。

  3 破损的玩具也很容易伤到宝宝。

  4 家中破损的设备物品必须立即处理。

  急救措施

  压迫止血法的步骤

  1 判断是否有大量出血,若压迫后仍无法止血,可绑上止血带。

  2 用干净的纱布直接贴在伤口上,并用力压迫直到止血。

  3 若出血持续,可以三角巾、围巾或领带当作止血带使用,千万不可用绳子

  当止血带,以免导致神经及皮下组织受伤。

  4 将止血带折成五厘米的宽度,然后缠在伤口离心脏较近的地方(例如小腿流血时,要

  在大腿处绑止血带),紧缠两次并半打结,然后将短木棒置于半打结处,旋紧并打结。

  5 将包上止血带的时间与部位,清楚地写在止血带上。

  6 每隔20分钟稍微松开止血带,以免缠得过久,造成血液无法流通,使组织坏死。

  如何分辨动、静脉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的颜色呈鲜红色,出血量会比较大而且快速,也比较危险,这类出血常见于严重的外伤;静脉出血颜色呈暗红,血流较平稳,除非出血量大,否则会比动脉出血容易控制,静脉出血较常见于撕裂伤或切割伤。

 

 

居家安全守则

  维护居家安全是避免让宝宝发生意外的{zh0}方法,而维护居家安全的原则首要的3点是:

  营造安全的环境

  不论宝宝活动或是睡觉的空间,都必须确保是无危险性的。宝宝睡觉的床沿及地板上应摆放软垫或毯子,避免宝宝跌落到床下;有宝宝活动的地方都必须铺上塑料软垫,即使宝宝摔到或跌落床下,也能将降低伤害;不要让宝宝单独进入浴室、有水的浴缸或洗衣机正在运作的空间。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宝宝的安全性也就提高了。

  用宝宝的眼光看世界

  在宝宝的眼中甚么都是新鲜且有趣的,触手可及的物品对宝宝可能就是一项致命的危机。妈妈们将热汤放在桌上时,要先确认宝宝是否能够够得到;宝宝的玩具要收拾好,桌上的硬币或小文具也要放好……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层出不穷的意外总是出乎人的想象,为了宝宝的安全,绝不能大意。

  别让宝宝离开大人的视线

  不论大人们有多忙,只要宝宝一离开妈妈们的视线,他的安全就大打折扣。因为没有人看着他,就算不幸发生意外,也没办法将事件经过、宝宝身体状况的改变详述,让医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没有大人的照顾,好奇心重的宝宝就更有可能到处走动、到处探索,如此一来,无法自我防卫的宝宝会遭到的危机就更加深了。家长千万不要求一时的方便,而让自己懊悔。

  家庭必备药箱

  宝宝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爸妈除了了解一些基本的处理原则之外,也要准备家庭医药箱,以备不时之需,家庭医药箱应具备下列物品:

  ♥ 水性优碘xx:可用在伤口的xx。

  ♥ 生理食盐水:冲洗伤口用。

  ♥ xxx药膏:具xx功效,用在没有明显的伤口,如xx、擦伤,但不适合用在较深的裂伤处。

  ♥ 绷带、无菌纱布:用来覆盖、包扎伤口。

  ♥ 防水透气贴胶:避免水碰到伤口。

  ♥ 棉花棒:用来沾取xx。

  ♥ 胶布、纸胶:用以固定纱布、绷带。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当意外发生时_笑笑妈咪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