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的历史文化古迹_读万卷书行万里路_百度空间


一、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20016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

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经专家鉴定,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dy}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dy}道门槛。作为9000年前人类文明文化的象征,贾湖文化是人类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贾湖文化遗址有许多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出土的骨笛已具备七音节结构,可以吹奏完整的乐曲,它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出土的甲骨契刻符号比安阳殷墟甲骨文早四千年,比素称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纸草文字还早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遗址中发现的实物材料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八、九千年前就会酿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东,沙河与泥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55000平方米1983年至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在此发掘7次,计2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灰坑336座,墓葬445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个,以及濠沟、小坑等。出土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达数千件,特别是七声音阶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家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经碳14测定,贾湖遗址年代范围为BC7000—BC5800年。考古工

作者将发掘资料分为三期,其中的{dy}期文化面貌不同于目前发现的我省其它同时期遗址,第二、三期与裴李岗、峨沟等大体同进,{dy}期年代约为BC7000—BC6600年,第二期为BC6600—BC6200年,第三期为BC6200—BC5800年,文化内涵既与裴李岗文化有不少共同因素,也存在许多差异和独有特征,呈现出淮河上游地区的独特面貌。因之,发掘者将其命名为贾湖文化。目前与贾湖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遗址还有舞阳大岗、郭庄、漯河翟庄、郏县水泉等,主要分布于汝河、洪河、沙河流域。
贾湖遗址是我省同时期文化遗存中保存{zh0}、面积{zd0}、文化面貌最丰富的遗址,具有中心聚落性质,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早期聚落形态、农业尤其是稻作起源、家畜起源、全新世环境气候变迁、音乐起源、汉字起源、卜筮起源等许多重要学术课题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尤其是七声音阶骨笛的材料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之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反响,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

贾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具有很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正如我国xx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在《舞阳贾湖》一书的序言中所说:贾湖遗址的发掘,可称是80年代以来我国新石器考古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贾湖遗址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地层关系,这对裴李岗文化的类型与分期研究的深入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2
、这里发现的大批房基、墓葬、窑穴、陶窑以及大量的生产工具对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有重大意义。
3
、这里发现的大批保存较好的人体骨架及动物骨骼,对研究当时的人种、人类体质、家畜起源、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4
、墓葬中随葬成组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共存的骨笛及杈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具为研究当时的埋葬习俗、龟灵崇拜、信仰等宗教意识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5
、这里出土的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6
、贾湖遗址出土的刻在龟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距今8000—9000年的贾湖文化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7
、经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贾湖出土的陶器进行研究分析,九千年前的贾湖人已掌握原始的酿酒技术,这对研究世界酒文化史具有重大意义。

二、北舞渡镇山陕会馆彩牌楼: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中国历史上的会馆,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代,衰微于民国。蕴涵着乡音、乡情的会馆,以其人文气韵的独特,已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新景观。

据现存碑刻记载,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北舞渡镇山陕会馆有春秋楼、大花戏楼、大殿、铁旗杆、钟鼓楼等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大都被毁,我们现在只能从碑刻史书中领略它们的风采了。值得庆幸的是,山陕会馆中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的工艺奇特、玲珑美观的彩牌楼,至今保存相对完好。作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它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彩牌楼面朝正南方向,是三间五楼六柱、柱不出头式牌楼建筑。柱子排成工字形,边柱斜出,边柱与中柱成三角形,使两边的次楼成斜出的歇山顶。主次楼都用灰色板瓦覆盖,主楼正脊用八节透雕花卉的脊筒组成,楼阁两边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驼珠、奔狮。整个楼顶屋面曲线缓和,层层叠叠,翼角高高升起厂

蛔娜多姿,翩翩欲飞。主楼正中宽大的龙风板中央悬挂着“浩气英风”匾额。原匾在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我们见到的匾额是舞阳县博物馆派人修复的。

彩牌楼身的中柱和边柱均为圆形,柱下放置有垫鼓形桑墩(柱础),每根柱上都有制作规整的抱鼓石,中柱正面的抱鼓石上是一个昂首张口蹲卧的石狮,背面抱鼓石上是一个变形的石狮。像许多旅游区的这类建筑一样,石狮己经被“抚摸’得发亮,显出别样的盎然生机。整个彩牌楼轻灵中自有厚重,华丽间透着庄严,巍峨壮观,光彩照人,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风范和独特风格。

三、舞阳城隍庙


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北侧。由达鲁花赤按摊不花创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祭祀城隍庙而建庙,故名。明、清屡经修葺扩建。现存建筑有拜殿、大殿、后殿、厢房、配殿、廊房。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殿堂建筑;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建筑。后殿内塑城隍及二夫人像,厢房内塑十二生肖,后院有小桥流水,荷花游鱼,别有洞天。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就应该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群众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把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把秦裕伯,北京把文天祥、杨椒山,杭州把周新,会稽把庞王,南宁、桂林把苏缄等。建于元代的舞阳城隍到底奉的是哪位英雄或名臣已经无从考证,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并不重要,只要城隍爷在这儿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可以了。

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阿岗寺遗址


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0公里的马村乡岗寺村西北土岗上,总面积21万平方米,遗址为一高出地面23的台地,四周地势平坦。从地表和断层上可见窖穴、房基及红烧士地坪。在断壁上采集到大量的标本有石斧、石镰、石铲、骨锥、陶纺轮、陶拍、网坠、陶鼎、陶豆、陶罐、陶瓤、陶壶以及碳化稻粒和大量鹿角及动物骨骼。出土的陶器有红陶、彩陶、灰陶、亮黑蛋壳陶等。仰韶文化遗物有泥质红陶和彩陶,陶器上用黑、白和棕红色绘成网纹、带纹、蓝纹和日月星象纹图案。大汶口文化遗物有红陶、高柄镂孔黑陶杯、红陶碗和豆盖等。龙山文化遗物有灰陶和蛋壳黑陶,器形有壶、盘、瓤,饰绳纹、附加堆纹和篦点纹。从器物类型特征看,文化层内涵丰富,包涵着裴李岗、仰韶、大汶口、屈家岭、龙山、二里头等诸多文化因素,是一处融江汉、黄淮河流域文化特征的古代文化遗存。1963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樊哙墓   


樊哙墓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樊哙,江苏沛县人,以舍人起于沛,与汉高祖刘邦曾隐于芒砀山泽之间,随刘邦攻秦,屡立战功。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哙操刀持盾,拨倒卫士直入宴席,使刘邦转危为安,天下大定迁左丞相。封舞阳侯,溢封武侯,死后葬舞阳。由于樊哙作战勇敢,忠心保国,曾有磨骨三分救主的故事传于民间,他的事迹被代代传颂,受到世人敬仰,被当地百姓称为“樊官爷”,仅樊哙祠在舞阳就有四处,现墓冢旁存《后汉书》作者班固撰写的碑刻,文曰:“黄黄将军,盛盖不当,操刀挟盾,拨主项堂,汉兴楚破,娇娇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额书“汉适元勋”。清舞阳邑令王骐在舞阳八景也赋诗道:“汉封侯爵位亲臣,十八丛中第几人,怒发冲冠惊项王,拥于排班谏丹宸,鸿门事业传千古,舞邑争尝报万春,几度祠前苹藻荐,俨然遗像至人新”。解放前,建有陵园,墓冢高大,解放后,陵园逐被群众占用,墓冢水土流失,所剩甚少。

现为舞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六、狄青冢


位于舞阳辛安镇青家集村南,村以青家而得名,墓家现存高约 7,周约 250,墓家上下树木繁茂,风景优美,现为舞阳县文物保护单位,据道光《舞阳县志·古迹篇》,“青冢在城北12里,狄襄公墓故名”。又“马村在城北35里,武襄公养马处,饮马湖,狄青饮马处在马村东北”。据《二十五史·宋史·列传》狄青、字汉臣,汾州河西人,善骑射……“他一生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为当朝所器重,官至中书今,溢武襄。

七、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县城东侧:现仅存大殿及拜殿。大殿面阔五间、悬山顶、前檐下施斗拱。拜殿位于大殿前,面阔五间,弧形脊。开元寺碑刻无存,根据现存八个覆盆式柱础看,开元寺始建于唐代,据道光《舞阳县志》载:原来的开元寺有山门、包厦、钟鼓楼、地藏殿、大悲阁、君殿等,民国以来,佛像拆除设立“开元高中”,解放后设立豫西行政干部学校、高中师范部,50年代被县机械厂占用,1984年与城隍庙一起收回文物部门管理使用。

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彼岸寺


彼岸寺(又名高寺),位于侯集乡高寺与芦郭村之间的高寺小学院内,据碑刻记载,现在的大殿中佛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寺内建筑大都为高寺小学拆迁改建。现仅存中佛殿及天王殿,中佛殿为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中佛殿为六架椽屋,用三柱、使用减柱造,前檐补间铺作,保留有真昂,柱有明显的侧脚与柱升起,漫拱为足材隐刻拱眼,伏上多用草伏和自然弯材,都具有早期特征,主要构件仍不失元代旧貌。1982年,省文物局拨款2.5万元进行了大修,属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王殿位于中佛殿前,硬山顶,面阔三间。

九、大岗遗址


舞阳县大岗,位于舞阳县城北28公里,侯集乡大岗村北端的一片地势略微起伏的土岗上。这里原发现为一处新石器早期时代,裴李岗文化和汉代墓群,1989年复查时发现了细石器材料。

为配合砖厂取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分别于1989年冬和1990年春对该地点进行了两次发掘,面积为300平方米。经两次发掘,获石制品327件,石料多以燧石居多,约占半数以上,其次为脉石英,占三分之一以上,而石英岩、玛瑙、水晶等石料数量较少。石器种类包括细石核、砸击石核、锤石核、石片细石叶、多种刮削器、尖状器,其中圆头短身刮削器最多,少量复刃刮削器最精。小尖状器为大岗代表器物之一,又可分单尖、双尖两种。

大岗细石器文化层的考古发掘十分重要,它是中原地区{dy}次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的叠压地层关系,在国内尚属罕见,大岗文化可能就是裴李岗文化的源头之一。

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东不羮遗址


东不羮(láng)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舞阳章化乡前古城村,距舞阳县城30公里,城址始建于战国,为楚国最北端的一个军事重镇,楚平王曾派其弟弃疾留守此地,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故事。自战国至东晋,这里一直为舞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后燕慕荣农贺耕于定陵,毁弃此城,经历了六、七百年的历史。在城内出土了大批战国至晋代的历史文物,主要有青铜剑、剑范、铜壶、郢爰、王铢钱等,为研究楚在舞阳的军事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东不羹城为春秋时期楚国北方的一座重要的边塞要城,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据《左传》记载:楚筑不羹,有东西二城,此或其东城也楚筑二不羹,屯兵以拒中夏,此东城也

东不羹城位于汝河与灰河交界处,地势险要,风景优美。从军事需要看,沙、澧、灰三河可做为xx屏障,城池就建在沙河南岸,依沙河顺势而建,略呈三角形。城周长55公里,现存高度115,城内面积约7500000平方米。为防水患,在城墙西北角筑建长1公里的巨石大坝,河下为深潭,名曰石墓潭”,传为楚平王葬身处。汉定陵县、魏定陵郡皆设于此。晋太元15年(公元391年),城池遭毁,遂迁址于北舞渡。

十一、北舞渡镇清朝当铺遗址


当铺位于镇区东老街(文昌街)路东,南距会馆百米之遥,清代当铺院,当铺创建于清道光八年,相传为山陕巨商所修,后转天主堂用,解放后,为中共北舞渡区委所在地,还为我县{dy}个地下党组——时雨学社的旧址。
整个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五间,二进四合院。皆为硬山顶式,前过庭(代大门)后过庭、大庭位于同一中轴线。过庭均为楼房,外檐柱四根,直径34公分,面阔五间,均为圆圈窗,窗下铺青石,上镌刻花草、卷云、麒麟浮雕。当心间搭牵上有(时)道光八年(1828年)次戊子的纪年。南北厢房进深4,宽7.8。过庭进深5.8,宽15.53,总长为36.4,总宽度为15.53,前院厢房坍塌三间。
据碑刻记载,北舞渡镇在清代为予中重要商品集散地,山陕巨商云至雨云集,纷纷投资经商,这组结构严谨,建筑雄伟的大型建筑群也应运而生,由于这里市场繁荣,全镇象这样的大型当铺就有四座。由于当时基本建设投资过多,老板无力经营,才转让给天主教士。这里不仅是一处珍贵的古代建筑群落,同时还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解放前舞阳的{dy}个革命党组织时雨学社就在此诞生。故它又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所以他是研究党史,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史、宗教史的重要资料。
北舞渡当铺和山陕会馆一样,显现着清代北舞渡商业经济的盛况,诉说着这里当年辉煌的历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文物鉴定组组长黄景略先后在此视察后认为,象这样完整的当铺建筑在全国已为数不多,足见其珍贵性。2000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北舞渡镇天爷庙


天爷庙位于北舞渡文昌街南端路东,与会馆隔路相望。根据《重修玉帝庙碑》记载:“……见石碣乃嘉靖乙酉重修碑也,细读其文乃毁于元季至嘉靖仅余铜像。说明该庙宇元代已有,历经战火屡修屡废,于清光绪年间又进行了重修。

天爷庙座北朝南,现仅存正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大殿为悬山顶,四重梁架,九路檩,前檐用四柱,殿内金柱靠后支撑大梁,梁架通体饰彩绘,西山保留了较完整的壁画,前檐下饰以木棱窗,额枋上饰以对称的深浮雕云纹图案以及透雕的单凰牡丹、羽人、古树、麋鹿、荷花等图案,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用料考究。西配殿为三重梁架,硬山顶、廊檐式,整个建筑用料考究,梁架饰以彩绘,是清代典型的殿堂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里不但是一处重要的古代历史建筑,还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41年,这里为国民党北舞渡区公所,在我党工作者的领导下,为反对国民党逼粮逼款,三千老妪聚集于此,捣毁国民党区公所,烧毁帐本,砸毁办公用具,吓得区长尚振华仓惶逃窜。所以这里又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2000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重声明:资讯 【舞阳的历史文化古迹_读万卷书行万里路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