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出口进入平台期结构调整悄然开始2010-06-08 - cdbin -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我们对中国原料药进出口连续跟踪10年的数据显示,原料药类商品的进口保持小幅稳定增长,出口额在经过3~4年20%左右的增长后,2009年开始进入平台期,产品价格相对平稳,少有大起大落现象。这说明中国原料药类出口商品的价值取向需要改变,品种结构升级的信号已经发出。”在5月份的第64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期间举行的“原料药市场信息发布会”上,健康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吴惠芳说,“这是国际市场供需相对稳定,交易双方都增强了经济风险意识的结果。”她认为,今年的原料药市场仍将保持稳定态势。
      结构调整悄然开始
       据健康网分析,自去年以来,我国进口商品中,疫苗、氨基酸类和胰岛素类是主要品种,这样的品种结构在近年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据吴惠芳介绍,目前合资企业已经逐渐从进口制剂转向进口原料药和中间体,进而在国内加工制剂。这说明,一些进口药品正在实现本土化生产。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提供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在国内22个典型医院药品销售排名前20名企业中,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占据八成以上。进口药品的销售金额达到123.4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年高出2个百分点。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贤姬表示,由于很多跨国公司都在我国建有独资或合资企业,不少进口品种已经实现国产化生产,所以近年来进口药品的品种变化很大:2009年进口药品中新增品种144个,不再进口的品种达62个;在736个进口品种中,70%左右的品种医院购药金额同比增长,其中40%的品种增幅在50%以上。
       在出口商品中,xxx、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类和动物脏器提取的生化类原料药是出口的主要构成品种,虽然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占主导的情况没有改观,但是在重要性上已经有所变化:过去3年,有机酸类产品的出口额一直排在{dy}位,但是自去年以来,其出口比重已有所下降,生化类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增加。事实上,占出口主导地位的xxx和维生素类的出口位次主要跟国家出口退税的鼓励机制有关,目前海关税号为29419090的xxx出口退税仍为7%,而维生素为15%。
       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在可量化统计的典型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单品种中,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品种有11个,其中青霉素工业盐2009年出口量大幅下降,出口金额已经退出“过亿美元军团”。而后续可能进入这一“军团”的品种有阿莫西林、头孢曲松、赖氨酸等。这些品种的成长动力并非来自于价格上涨,而是基于数量的增长,反映出原料药行业向下游发展、调整结构的趋势。柠檬酸和6-APA尽管仍身处“过亿美元军团”,但是也呈现量升价跌走势,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6.95%和9.64%。
       而印度的反倾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原料药行业的结构调整。今年年初,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进行反倾销初裁,尽管由于其下游制剂企业的反对,印度有关部门发文对初裁结果予以否定,但是该事件却促进了中国相关企业向下游产品的延伸。
       大宗原料药内需有限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针对中国原料药的反倾销诉讼不断增加的影响,加上新医改后国内医药市场的扩容预期,很多出口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开始关注国内市场。然而,据记者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市场内需释放缓慢。
       据中国药学会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去年22个城市典型医院用药总金额为650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比上一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估算,去年以来,国内临床用药有8%左右的降幅。临床用药的下降也影响到了原料药企业。鸿源制药负责人姜连彬表示,由于制剂销售不动,该厂采购原料药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记者也从华药、石药等大型企业侧面了解到,普药销售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利华制药董事长王春平表示,目前普药生产企业深为各地的招标采购所累,各地招标的保证金让很多企业不堪重负,只能选择放弃。据了解,各省对保证金的数额要求不等,有的省份一个品种就要20~40万元。“一个品种的保证金就是40万元,而中标企业又不止一家,有时即使中标也是亏本的买卖,所以要价太高的省份我们干脆就不去了。”王春平说,中标的基本xx品种由于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没有使用的动力,xx仍然倾向于高价药。普药的销售直接反映到大宗原料药的需求上,所以内需对大宗原料药产能的消化仍然有限。
       业内人士认为,从去年开始,一方面原料药企业吸取了2008年价格疯长、客户大量囤货,导致价格犹如“坐过山车”的教训;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贸易摩擦频繁,内需的预期也远未达到,因此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大宗原料药价格呈现出平稳态势。
       在大宗原料药代表的普药市场下滑的同时,第二代大环内酯类xx则成为临床和出口的宠儿,已连续两年出口大幅增长。一些三四代小头孢由于定价较高受到临床青睐,众多原料药企业转向小头孢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北京一家贸易公司的市场部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原来的主要业务是帮助国内企业出口,但是现在由于国内对特色原料药和中间体需求旺盛,也转而做进口生意。他透露,目前国内小头孢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大多是从国外进口再进行加工。
       产能过剩谁在“火上浇油”
       去年以来,维生素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哈药总厂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维生素市场目前又有新的产能进入,尽管产能发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市场预期已经在价格上有所体现。自去年至今维生素价格已经下跌了20%多,未来可能还要持续。“我们正在准备搬迁,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搬迁后将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
       相对于维生素产能扩大、价格下跌,青霉素目前的形势似乎更加严峻。有消息称,国际原料药生产巨头——荷兰帝斯曼公司正在吉林建厂,主要生产青霉素。去年,帝斯曼在与华北制药的合作搁置后,有了新的动作——在山东淄博的药厂采用绿色酶法技术生产头孢氨苄。据悉,该技术不仅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还能{zd0}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球青霉素的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其中90%由中国提供,另外10%由帝斯曼的墨西哥工厂等提供。当前中国青霉素工业盐对印度的价格是6美元/十亿单位,而帝斯曼的价格是5.8美元/十亿单位。如果帝斯曼在吉林的工厂投产,并关闭墨西哥工厂,势必将会以价格优势挤占中国本土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这令中国企业非常担心,他们呼吁政府部门,在产能已经过剩的行业对于外资新建项目应予以限制。
       有关人士认为,国内对外资新建项目的限制极为有限。虽然国家明确规定,新建项目超过1亿美元的要经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但1亿美元以下的项目由各省审批。各省对外资企业立项进驻仍然非常欢迎。
       “如果帝斯曼将新品种放到中国来生产,那我们肯定欢迎,因为可以带来新技术。可是如果生产的是老品种,那就是来跟我们抢饭碗的。”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说。事实上,这也正是帝斯曼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和如此布局的苦心。

    来源:《中国医药报》 
     





郑重声明:资讯 【原料药出口进入平台期结构调整悄然开始2010-06-08 - cdbin -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