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开了xxxx,终于到了安东(今丹东市)。在这里,人们开始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美国鬼子的飞机在鸭绿江对面不停的飞来飞去,扔下的xx轰轰直响。到处都是黑烟滚滚。
街上行人很少,家家户户的玻璃上贴满了防震的纸条,有许多解放军、xx、民兵来来回回巡逻。
好景不长,正当父亲他们的军乐队兴高采烈,干劲十足的摆弄那些乐器时,一道命令下来:军乐队解散,成员全部下连队。
接着又是一道命令:所有战士将身上有解放军标志的东西全部清理掉,身上不准有带中国字的东西,连衣服上的“某某被服厂”的标记也要拆下来。除了军需品,其他东西一律不得携带,个人物品整理好上交。清理完毕后,战友们还要互相检查一遍。之后,每人发了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佩戴在左胸上。
父亲把自己的物品全都仔细包好上交,回国后那些东西再没找回来。我问他都有些什么东西啊?父亲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几本书、笔记本、还有点津贴什么的。
下连队的命令让军乐队员们傻了眼:参军几个月来,他们没进行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整天光捣鼓乐器了,这一改行,真够让他们挠头的,咋办?只好临时抱佛脚,一样样从头赶紧学起。
首先是剃头,把漂亮的小分头剃成光头,剃光头是为了打仗时一旦头部负伤好容易处理伤口。这可把父亲心疼坏了,看着镜子里漂亮潇洒的小分头他哭啊哭,可命令就是命令,哭也没用,为了留个纪念,父亲拿出舍不得花的津贴,到街上的一家照相馆拍下了他参军后{dy}张照片,照片上,他已经是一身志愿军的打扮。
紧接着就是进行军事训练。到底还有多长时间入朝,谁也说不清,但打起仗来,军事素质不过硬,岂不等于当炮灰。
“这时候,训练就不搞花架子了,上了战场,不看你齐步走走的多好看多整齐,被子叠的多有角有棱。当兵是干什么的?就是职业杀手,你要学的都是xx的本领,上了战场,要想不被敌人杀死,你就得学会杀死敌人。”
话是这样说,效果如何,俺真有点儿信不过:这xx本领是十几天就能训练出来的吗?
先是单兵战术动作:射击,扔手榴弹。射击掌握好三点成一线,打中靶子就算过关。再就是拼刺刀,这可有点犯难,不是{yt}两天能训练出来的,马马虎虎也就算了。
还有就是扔手榴弹,平时拿个假手榴弹扔来扔去,先练臂力,一定要扔出三四十米才算及格,不然,扔到脚底下,是炸鬼子啊还是xx啊。
扔假手榴弹都挺像那么回事,可是一旦实弹训练就不行了,一不小心就会出人命,有些新兵拿着真手榴弹吓得手脚发软,说是紧握手榴弹,小拇指扣着弦的拉环,然后一扔立刻卧倒。可是,一紧张,不是忘了拉弦,就是扔的不够远。
为了防止意外,实弹训练场选在一个很陡的山坡上,坡上挖了一道道堑壕,这样可以防止弹片飞起来伤人。山坡上垒上半人高的沙袋,班长站在沙袋旁,点谁的名谁到沙袋前,训练班长把一颗手榴弹递给他。这时候,最紧张的不止是投弹的战士,班长也很紧张,他要时刻看着投弹的战士的一举一动,保证不出意外。除了他们两个,其他人都在很远的地方。
父亲说:“一个队员就差点出了事,太紧张了,他把手榴弹一拉弦往外就甩,结果没甩出去,手榴弹掉在脚底下冒着烟哧哧打转。那家伙吓傻了,站那里一动不动。班长一看,拽着他躲在了沙袋后,轰隆一声响,炸的俩人灰头土脸,还好,谁也没负伤。班长踹了他一脚,大骂一顿。只要扔出{dy}个就行了,主要还是心理作用。”
手榴弹拉弦后,有4、5秒的延时时间,所以,只要机灵些,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还有就是挖散兵坑,多长时间挖成卧姿,多长时间挖成跪姿,多长时间挖成立姿,然后把撒兵坑再连成战壕。说实话,在家也经常下地,可没这么紧张啊,拼命挖,挖的浑身大汗,满手都是血泡,班长说了,这时候多流点汗,手上多磨点泡,打起仗来就能少流点血,
修工事也有讲究,只能用泥土,木材,那时候咱们国家穷,没有那么多水泥钢筋,就是用麻袋装上沙子、土、木板子来修工事,不能用石头,子弹打在石头上乱崩会伤人,炮弹打在石头上,石头飞起来更容易伤人,电影《地雷战》不是有一段嘛,上级没有很多的铁地雷,他们就发明了石雷,照样炸得鬼子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