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记忆(37):中国艳丽的苗族服饰_刘昌春_新浪博客

湘西记忆(37):中国艳丽的苗族服饰

 

湘西南苗族服饰,因受历史上长期征战因素的影响,形成以冷色的青、蓝、白等色为底色,以简洁的大襟或对襟上衣、短而低的吊褶裤或超短裙为基本式样,在青或蓝底色上绣出色彩鲜明的花鸟图案,配戴与衣服成强烈反差的明亮的、繁简适中的苗族特色银饰品的基本特点。

 





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在阴郁沉静中张显悲壮和顽强的情调。从时间上可分为清代以前的古代式和清代以后的现代式两大类。古代式,均为苗家家织土面料制做,现代式多为现代工业面料制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面料在色彩上开始呈现艳丽趋势.

 




 

汉族人的服饰与外地无异,苗家人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家族男子老人,穿无领大袖满胸衣,青年人,头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着对胸衣,多排布扣,裤子为青、兰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妇女,头结发辫,缠以白布帕或青丝帕,不包人字路。未婚女子,有的将发辫垂于背后,而更多的是盘于头上,婚后则将发辫改挽成髻,束于网套。衣长大无领,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边开襟胸,襟胸和袖口滚有寸宽五色花梅条或丝绣花条。裤亦喜兰、青布,白裤腰,裤脚大而短,口沿上端贴花梅条,或丝绣花条。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绣花。劳动妇女不习惯穿袜,多用青、白布裹脚。耳上吊金银质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银戒指,胸前挂牙钱,上系有银练、银铃、银牙扦、银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时叮当作响。苗族妇女喜在颈上戴银项圈,上系有银练、银牌、银铃等,头裹青花布怕子,比土家、汉人的长。

 





 

而土家小孩(包括汉族)则不同,土家族小孩(包括汉族)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巴风帽。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成化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喜等图案和美术字外,还在帽子的前沿缀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帽后吊银牌、银铃。不论男女,小手腕都戴银圈,银圈上吊有空心银锤和银铃。

 





 

这些服饰,近年来只有在小孩和妇女盛装或大喜大庆之时才能看到,一般已不常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湘西记忆(37):中国艳丽的苗族服饰_刘昌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