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香道想起中国的博山炉_帝国元帅的心情驿站_百度空间

     最近看了不少有关于日本香道的文章,也知道了不少日本香道各流派出的香道器具(闻香炉、香炭、等等),我知道日本香道来源于中国,而中国因为历史战乱到清中后期很少有玩此道,到新中国时期就没人玩啦!出现这几十年的断层,很是遗憾啊!
   最近又在仔细读我北京同学推荐的扬之水老奶奶写的《古诗文名物新证通过她的文章,了解了中国的博山炉。


在这里说说中国的博山炉吧!

    熏香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起初只是为了熏香衣物、xx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后来演变成一种雅致的生活习俗,熏炉也就从一种实用器演变成装饰品。西汉时期,东南亚以及西域一带的香料开始输入中国,这些香料不但名贵,而且多为树脂类香料,必须放在燃料上熏烧,才能散发出怡人的香气,取香方式变化导致了熏炉的形制发生变化,炉身由浅变深,炉盖也越来越高呈圆锥形,为了使熏炉更有装饰性,有人把圆锥形塑成山形,博山炉便产生了,此后,香炉的使用与熏香习俗更加普遍。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





郑重声明:资讯 【从日本香道想起中国的博山炉_帝国元帅的心情驿站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