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蔬的发展与产业化
中国果蔬的发展与产业化

一、中国果蔬业的比较优势
中国果蔬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例如:苹果是国际市场价格的60%左右,鸭梨为50%左右,蔬菜价格约为国际市场的1/5—1/8。
1、种植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更勤劳,因此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国外都难以同中国竞争。总之,不属 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种植、采摘、加工,中国都有优势。
2、机械化加工:属于资金相对密集型的,国内企业适合一定机械化+劳动密集型,越是 后加工越应采取机械化作业。国内部分食品加工机械的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这为果 蔬加工行业建立比较优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中国果蔬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市场前景
1、从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步入市场经济开始,出现了以个体为主的长、短途贩运,8 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局部大面积水果仓储,主要是季节差价影响,也解决了反季节水果问 题。例如,河北赵县鸭梨三年内用冰轮设备建了上千座小型冷库。到了90年代初期,蔬菜开 始有大棚种植以适应淡季需求,而山东苍山等地开始大量建造满足反季节需要的蔬菜冷库。 进入 90年代中期寿光、金乡出现了大规模的反季节高温蔬菜冷库,山东、陕西地区也开始 出现较大规模的气调库,胶东一带、江苏部分地区出现规模较大的果蔬加工xxxx。最近 三年综合性储藏、加工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主要市场方向是出口、国内超市和连锁店。
2、中国是全球水果和蔬菜的{dy}生产大国,但由于市场渠道不畅通,尤其是储藏、加 工能力不足,造成了每年果蔬损失约750亿元左右。
3、采后加工包括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和加工三个方面。中国的果蔬加工按品种不同 约占31%之间,而且有些加工手段、加工水平较低,国外发达国家的加工量则达到了30%以上 ,从市场的价格来看,越是深加工增值越多。
4、果蔬加工按市场细分为以下几类
(1)粗加工的净菜、经分检分级的果品。
(2)干果、干菜、腌菜。
(3)冷藏储存的果蔬。
(4)经气调储存的果蔬。
(5)速冻、冻干产品。
(6)果汁、果酒。
(7)调理食品。
(8)提取xx维生素、色素、xx等。
5、果蔬销售的主要渠道
(1)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方式由田间采摘后,直接经农贸市场交易。
(2)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在城郊结合区或大型果蔬基地,主要是进行原料交易,且以 批发为主。
(3)出口:主要是出口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要求标准较高,大 部分经过后加工。
(4)国内超市和连锁店:在国内的大中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近几年传统的农贸 市场大幅萎缩,取而代之的是食品超市和连锁店,这将是中国食品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原 因有几点:
①超市的购物环境非农贸市场所能比。
②超市的物品种类有利于一站式购物。
③冰箱已在平常百姓中普及。
④家庭轿车已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为到超市购物提供了便利。
⑤连锁店延伸到了社区,购物方便快捷。
⑥超市连锁店建立了由基地、加工厂直接供货到店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运输成本也相 对较低,超市需求相对稳定,管理及信息化及时到位,这就决定了超市已具备了成本竞争优 势,并能稳定的建立战略分供方,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加工,使市场价值链更合理、有序。
⑦微波炉的普及以及部分中餐进入工厂化加工。
⑧超市连锁店在安全卫生方面让消费者更放心。
因此,中国的果蔬深加工产品进入超市连锁店以后,将形成消费的跳跃式增长,其发展 前景十分广阔,预计将同近几年国内液态奶市场一样,让人惊喜。
三、农业产业化
1、食品安全卫生:食品安全卫生主要包括物理危害、农药残留和致病菌三大方面。国 内相关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估计这也是本次人大会 议决定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原因吧?因此,任何想在果蔬行业做大的企业都必须把食 品安全卫生放在{dy}位,这是对消费者{zd0}的诚信。目前,国内的保证体系还不健全,从品 种、基地管理及加工、运输控制,都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根基。
2、产业链的形成
(1)由于中国在果蔬种植及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国外超市集团将加大在中 国的采购数量,但国内企业几乎没有能够成为国外大型超市公司的直供方,大多数是通过台 湾省、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企业间接进入。这需要国内企业进一步满足国际食品安全卫生标 准,健全相关保证体系,培养中国企业自己的国际贸易和经营管理人才。
(2)运输环节、国际贸易是以海运为主,渠道比较畅通,但国内的公路运输及火车运 输尚未形成国际标准的物流体系。中集等国内厂商今年开始制造用于公路食品运输的大型tr ailer(拖车)将推动国内陆路食品物流的发展。
(3)目前国内众多企业还是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运作,但无法建立让人信赖的安全 卫生保证体系,因此,“公司+农户”的方式究竟如何推行,如何建立在农户土地的基础上 的农业种植产业化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共同推动。
(4)食品深加工和满足物流需要的周转性冷库。要把食品安全、防腐保鲜、加工工艺等软 件技术与贮运、保鲜加工的硬件有机结合起来,把基地、加工厂、运输、周转性冷库有效的 结合起来,这将带来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深刻变革,随着生物、信息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果蔬加 工领域和物流领域,将为中国果蔬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对日中国蔬菜贸易的几点看法
日本大使馆一等书记官 迪野宪一
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应邀参加“中国果菜贸易与出口论坛”,十分感谢。并且,非常感谢大家给了我 发言的机会。
各位都知道,日本是世界上{zd0}的农产品进口国,来自中国的进口年年增长。从1991年的35 亿美元到2004年的76亿美元,仅仅十年时间就增长了40多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在日 本国民的饮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借此机会,我要向为日本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付出努力的 各位有关人士表示感谢。
另一方面,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偏向于特定品种的贸易急剧扩大,很可能引起与进口国有关 方面的摩擦,事实上,日中之间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于希望日中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考虑,我想就日本从中国 进口农产品进一步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在于两个问题。一个是“促进有秩序的农产品贸易”,另一个是“通过解决质量安全问 题建立品牌”。
关于“促进有秩序的农产品贸易”,各位可以回想一下两年前大葱等三种农产品的保障措施 问题,向特定的国家急风暴雨般地集中出口特定的产品,不仅会使进口国的相关农户遭受毁 灭性的损失,而且由于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低迷,出口国也无法得到预想的收益。
中国的报纸上有一些报道称,为了保护日本的农民,部分政治家“决定采取临时保障措施”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日本的消费者也和中国的的消费者一样,基本上希望食用本国生产 的农产品,对本国的农民被迫停产心存相当大的危机感,这一点希望各位能够理解。
现在,为了“促进有秩序的农产品贸易”,日中间定期举行农产品贸易磋商会,就日本农产 品的供求情况、价格动向、中国的种植情况等交换意见。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能够理解通过 日常交换意见对问题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在介绍“通过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建立品牌”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设某个城市的农 产品通过安全检查的合格率为95%,大家认为这个城市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吗?在日本,这种情 况下,认为这个城市的农产品是危险的。我估计,这个城市的农产品不仅xx卖不出去,甚 至连上市的机会都没有。日本的国内农产品的合格率为99.8%,即便如此,大多数消费者仍 然表示应当保证{bfb}安全。
去年,在许多对日出口的中国产冷冻菠菜中查出农药残留超过了日本的质量安全标准。中国 的部分报道指出,“日本为了避免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不合理地抬高质量安全标准”, 这一批评并不正确。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日本的质量安全标准对中国来说一点也不高。 证据是,去年日本政府对中国输日生鲜蔬菜调查发现,合格率为99.8%。也就是说,中国现 在的技术能力xx能够达到日本的质量安全标准。
但是,那是生鲜蔬菜,去年冷冻菠菜的合格率为90%左右,日本政府不得不进行“中国冷冻 菠菜的进口自律指导”。冷冻蔬菜的合格率低也许是因为(1)近年来出口急速增长,混入了 国内流通用的菠菜;(2)钻了以往对日本的冷冻蔬菜检查宽松的空子等。{wy}可以确定的是 ,绝不是因为中国在质量管理上技术力量薄弱。
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冷冻菠菜销售,而且降低了对包括生鲜蔬菜在内的所有中国农产品的印 象。并且,在同一时期,日本的媒体报道中国国内的蔬菜合格率为80%至90%左右。因此,尽 管中国对日出口的生鲜蔬菜合格率接近{bfb},但是不少日本消费者仍然从心理上对中国蔬菜 敬而远之。
希望今后务必能够尽快解决中国国内流通、对外出口这两方面的质量安全问题,建立放心农 产品的品牌。
我刚才谈到的是中国向日本出口农产品的问题,如果中国从事农产品进口的人士能够考虑从 日本进口农产品的话,我将深感荣幸。
日本的农产品当中,有一些水果、蔬菜虽然价格惊人的昂贵,但是从外观、味道、口感上来 讲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恳请各位务必能够把它们介绍给中国的富裕阶层。
我就讲到这里。{zh1},祝日中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祝参加论坛的各位来宾身体健康。
谢谢。



日本春季蔬菜供应紧-05年3月
通过相关部门了解到,日本东京、大阪两大果蔬市场的春季蔬菜价格仍保持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受气候寒冷,产量大减的影响。其{zj1}代表性的是豆类蔬菜、春季大头菜、果菜等。
豆类蔬菜据以往的生产状况来预测的话,这个时期都应保持较高的生产量,但今年大部分品种的产量都都低于上年同期。东京市场3月上旬蚕豆的入货量为102吨,只为上年同期的一半,价格为615日元/千克,上涨了36%;菜豆的入货量为88吨,比上年减少4%,价格为962日元/千克,上涨22%。春季大头菜的生长也异常缓慢,东京市场3月上旬的入货量为4399吨,比上年减少14%,价格为150日元/千克,同比上涨83%,接下来的日子里入货量还将保持低于往年20%的水平。



德国果蔬市场概况
一、水果和蔬菜品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许多德国人过去根本不认识的热带水果,今天在超市的水果柜台上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例如鲜梨、芒果、荔枝、木瓜和菠萝等等。哥伦比亚对德国热带水果的出口,近年来呈明显的增长(该国的水果出口在世界占第5位)。除新鲜水果外,坚果类的消费呈增长之势,特别是松子和栗子。
德国水果的销售除在各种大型的购物中心和食品连锁超市外,大多是水果蔬菜摊和xx市场。从销售形式来看,水果和蔬菜是不分家的。在超市,水果和蔬菜通常都陈放在商店的进口处,起到商店名片和招揽顾客的作用。据统计,德国的新鲜水果2004年的销售途径和情况如下:25.5%是通过消费市场,37.6%通过连锁店,11.1%通过水果蔬菜店,8.2%通过xx市场等。
二、新鲜蔬菜消费减少
2005年,德国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消费呈减少的形势。根茎类蔬菜消费相对稳定,芦笋增加0.1%,洋葱增加0.6%外,蘑菇减少19.1%,果菜类下降7.5%,沙拉菜减少5.8%。老百姓在买菜上支出比上年减少8.1%。德国人均蔬菜的市场消费量是80.5公斤,其中番茄的消费量居xx,为17.5公斤,其次是卷心菜,大白菜类为7.5公斤,洋葱为6.3公斤,胡萝卜为6.3公斤。德国人的蔬菜消费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樱桃番茄、迷你黄瓜、茄子和布鲁塞尔生菜等也都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荷兰是对德重要的蔬菜供应国。2005年德国蔬菜进口的35.3%来自荷兰,其次是西班牙30.8%,意大利占12.5%。(德国是法国蔬菜的头号买主,但2005年从法国进口较上年减少6%)。
三、速冻蔬菜逐渐成为新的热点
速冻食品近年来整体来讲是备受德国消费者欢迎的,消费数量逐年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281万吨(其中包括冻肉、冻禽肉和冻野味肉),人均消费速冻食品达34.3公斤,比2003年增加1.5公斤。
德国2003年自产速冻蔬菜16.48万吨,产值2.69亿欧元,2004年的产量是18.41万吨,产值是4.09亿欧元。
德国速冻蔬菜畅销的主要原因:德国目前单身家庭数量增多,他们不愿在厨房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洗菜、切菜。“家庭号”包装的速冻蔬菜开袋即可下锅,为年轻一代的家庭省去了很多的家务劳动;另外,速冻蔬菜清洁卫生,营养未被破坏,但价格却比新鲜蔬菜便宜,尤其在青黄不接的蔬菜淡季,它的价格优势更是明显。
从目前德国市场销售品种来看,单一品种的速冻蔬菜占整个市场的60%,其余为混合类。但从2004年的销售实际看,在零售店销售的混合蔬菜增长率为12%,高出单一类蔬菜1.6个百分点,现在速冻蔬菜的品种很多,主要是菠菜、豆角、菜花、胡萝卜、大葱等。从销售的途径来看,通过遍及城乡星罗棋布的各个零售店、连锁店直接面向家庭的消费量(26.75万吨)占52%多,余下的(16.51万吨)是以批发形式销往餐馆和食堂。虽然速冻食品在德国的消费量在增加,但在欧盟,德国速冻蔬菜人均消费水平仅居中等地位。据2003年的统计,丹麦居首,人均49公斤,英国其次,47.6公斤,瑞典44.6公斤,挪威42.6公斤,他们都大大高于德国的32.8公斤的水平。



中国和摩洛哥增加欧盟草莓市场份额
欧盟对冷冻草莓的喜爱一直保持不减。据欧洲统计数字显示, 欧盟在 2006年中草莓的进口, 突破256,268吨历史新高。这是第三个进口持续增长的一年。
欧洲之外供货的产品表示, 非欧盟国家是欧盟冷冻草莓{zd0}的来源, 供货量己由前年的157,910吨, 增加到2006年的170,050吨, 同比增加7%。欧盟内部的草莓贸易尤其兴旺, 高达86,230吨, 同比增加了14%。就供货国而言, 有成功者和失败者, 中国无疑是{zd0}的蠃家。
中国冷冻草莓发货跨越式的增长, 己使中国成为仅次于波兰之后的第二个{zd0}的草莓供货国。
去年中国对欧盟的销售量猛增四倍以上, 己由2005年的8,640吨, 猛增到2006年的35,320吨。这是中国出口水平{zg}的2002年以来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与2002年相比, 当时中国在欧盟冷冻草莓进口总量中只占5%, 而现在己占14%。
欧盟进口中国草莓大幅度的增长, 并没有使欧盟从事经营冷冻草莓的许多商人感到奇怪。他们看到, 中国水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国水果丰富, 价格的定价有竞争性。尤其是, 从整体来说, 中国水果的质量已有很大的提高。
摩洛哥对欧盟草莓出口增长的幅度虽然不及中国, 但是去年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也做得很出色。摩洛哥对欧盟的草莓贸易己连续4年保持增长的势头, 发货量己由前年的25,430吨, 增加到2006年的34,340吨, 同比增加了35%。



八种蔬菜市场好销
菌类蔬菜:各种作物秸秆在接入不同食用菌菌种后,生产出各类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用化肥、农药,被国际上公认为健康食品。未来的餐桌消费将是“无菌不成食”。
薄片蔬菜:将鲜菜制成糊状,加入调料和黏结剂,干燥后经轧制而成,形如薄片,风味独特,可作休闲食品。
脆片蔬菜: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将蔬菜油炸脱水而成,不但保持了蔬菜原有色彩和营养,而且具有诱人的风味和酥脆的口感。
芽苗蔬菜:采用工厂化方法生产,具有无公害、生长快、质脆嫩、风味佳、易消化的特点。如香椿芽、花生芽、豌豆苗、萝卜苗以及蒜苗等。
辛辣蔬菜:该类蔬菜有刺激人的食欲和xx、xx等作用。如圆葱、辣椒、韭菜、大蒜、生姜等。
苦味蔬菜:该类蔬菜营养丰富,有健脾xx、强身xx、调节生理活动的作用,可xx营养不良、脾胃不和等症。如冬瓜、莲藕、香椿、蒲公英、南瓜等,南瓜是糖尿病人理想的食物。
芳香蔬菜:自身能够散发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且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如芫荽、芹菜、球茎茴香、紫苏、薄荷等。无土蔬菜:即采用蛭石或作物秸秆等特殊基质,配施特殊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生产出的蔬菜。由于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甚至不用化肥、农药,市场十分看好。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果蔬的发展与产业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