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先生
——写在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之际
写在前面:
5月23日上午,简朴而又庄重的回迁落成仪式过后,红色的布幔被缓缓揭开,阔别9年的孙中山铜像再次矗立于新街口广场,重新和市民朝夕相伴。
在孙中山铜像迁出新街口广场的9年里,渴望铜像回迁是不少市民的心声。新街口是南京的核心地区,孙中山铜像不仅是博爱精神的象征,也是博爱之都的充分体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孙中山铜像承担了南京城市核心雕塑的作用,成为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新街口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关于孙中山铜像的回迁,各种观点一直在激烈地碰撞。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之路,也折射出民意与决策持续良性互动的轨迹。
()阔别9年,重回新街口
时隔9年,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这是南京城市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一刻。
上午8点半左右,新街口广场四周的隔离栏外,已经围满争睹孙中山铜像的市民。
上午9点,红色布幔缓缓揭开,孙中山铜像渐渐完整呈现。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很多市民掏出相机或手机,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定格。
身着西装大衣、马甲,系着领带,右手执手杖,昂首阔步,目视前方,表情坚毅……面南背北安放在新街口广场中心基座上的仍是1996年版的孙中山铜像。
“为了让市民看到亮洁如新的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之前,专业人员足足用了3个小时,特意给铜像‘洗了个澡’。”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陆启良介绍,“洗澡”用的是专业化学药剂,可以除掉表面的铜锈,但不会对铜像造成损害。
“铜像重6.2吨,设计高度5.37米,铜像含基座总高度11.12米,寓意着孙中山的诞辰之日11月12日,也恰巧接近座式基座的1:1比例关系。”新街口广场改造暨孙中山铜像回迁工程方案主要设计者、东南大学建筑研究设计院副教授杨冬辉说。
孙中山铜像四周是直径为18米的绿岛。广场四角分别设置了一块绿地,路边的绿化带里种植着红枫、樱花、杨梅、桂花及红果、冬青等彩色苗木,和中心的绿岛及孙中山铜像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协调景致。
在新街口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刘小姐说,1999年,她{dy}次到南京时,就曾站在新街口的天桥上,以孙中山铜像为背景拍过照片。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让她一下子找回了久违的熟悉的感觉。
()如何回迁,决策过程重民意
而在此之前,孙中山铜像是否回迁新街口?回迁哪一尊铜像?何时回迁?回迁后如何安放?一直存在悬念。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历史上的新街口广场,曾先后安放过两尊孙中山铜像。
{dy}尊铜像,为孙中山生前挚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所铸;1942年移至新街口广场,“xx”期间为避免被破坏迁移到中山陵园管理处;1985年该铜像被迁移到孙中山纪念馆(原藏经楼)前。
第二尊铜像,是1996年由南京社会各界捐资建造,xx雕塑家戴广文创作完成;2001年因地铁一号线施工从新街口广场迁出,后存放在江北汤泉的xx营区。
地铁一号线竣工通车后,地铁二号线紧接着又开工建设。于是,孙中山铜像一别新街口就是9年。
关于铜像回迁新街口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zd0}的顾虑在于交通。这几年,南京汽车保有量迅速扩大,特别是私家车飞速发展,作为南京交通枢纽的新街口,日汽车通行量达百万辆,已不堪重负,孙中山铜像回迁后将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新街口商业发达,人流量大,商业氛围加上空间拥挤,是否有点“委屈”伟人。再者,广场四周建筑基本都已改建扩建,高楼林立,相比之下,中心广场已非常狭小,已没有往日视野开阔的景致,与孙中山铜像的尺度已不匹配。
于是有部分市民建议孙中山铜像换个地方安放,鼓楼、大行宫广场、中山陵、浦口火车站、中山码头、夫子庙,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南京长江隧道入口前、即将建成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广场等处,都被提及。
期间,市相关部门也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就孙中山铜像陈列方案反复论证,结论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多次提案建议的内容基本一致:孙中山铜像应回迁新街口。
去年8月22日,随着地铁二号线施工接近尾声,规划部门将《就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新街口广场向市民征求意见的公告》,通过媒体公之于众,征求市民意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就重要城市建设工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大范围地广泛征求民意,这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机制,是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共收集到5000多条。其中,近99.8%的市民赞成孙中山铜像回迁,58%的市民表示应回迁新街口。
回迁达成共识之后,关于孙中山铜像的版本选择,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历史文化要保持原真,应回迁最初的老版铜像;有人认为,老版铜像是日本侵华时期送的,再回迁到新街口已不合适了;还有人建议重新铸造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
此外,关于孙中山先生铜像的朝向问题,也各有各的理由。有人认为,老版铜像本来就是朝北的,外地游客来宁基本都是从火车站过来的,如果朝南,游客首先看到的只能是孙中山铜像的背面,而且孙中山的灵榇当时也是从下关方向过来的;但多数人认为,朝北不符合民俗,且光线不好,许多游客来这里与孙中山铜像不好合影,所以1996年安放新版孙中山铜像时就已改为正面朝南了。
“综合考虑孙中山铜像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新街口地区的城市景观和交通功能,经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反复研究,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仍用1996年版铜像,并正面朝南安放。交通则采用十字交叉,中心绿岛的直径由以前的50米缩减至18米。”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介绍,新街口广场改造暨孙中山铜像回迁工程于今年4月2日正式开工,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克服地下管线复杂、车流人流密集、石材加工难度大等困难,努力将工程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降到{zd1},最终将竣工日期由原计划的6月1日提前至5月23日。
()意义深远 城市底蕴又提升
“阔别9年的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完成了全体南京市民的心愿。”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孙中山奉安81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意义更加重大。
首先,新街口是南京的核心地区,要有南京的精神气质和城市灵魂。孙中山铜像在很长一段时间承担了城市核心雕塑的作用,新街口作为城市的中心,矗立孙中山铜像最为恰当,也是博爱之都的充分体现。
其次,孙中山铜像与新街口广场长期并存,孙中山铜像回迁是历史遗存的再现,体现了对历史的延续和尊重。新街口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孙中山铜像回迁既能增强新街口地区的历史厚重感,也可使繁荣经济与彰显文化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对于进一步打造南京城市名片具有深远意义。
再者,新街口是南京“中山文化”的重要节点。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新街口是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中山东路、中山路、中山南路的交汇处,又是孙中山灵榇经过地,孙中山铜像回迁能有效地将中山码头、中山北路、中山路、逸仙桥、中山门、总统府等丰富的“中山资源”串联保留,并增强城市独特的民国历史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南京整合与打造“中山足迹”这一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历史底蕴。
夜幕降临。当记者再次来到新街口广场时,中心绿岛的泛光灯及外围的射灯已亮起。泛光灯照映着基座,射灯照映着孙中山铜像,两种灯光与周边高楼的景观灯交相辉映,把广场正中的孙中山铜像衬托得更加庄严、伟岸、气宇轩昂。
■人物感言
()孙中山铜像创作者戴广文——
“坚毅平静更能体现伟人胸怀”
1996年版孙中山铜像的创作者戴广文早已迁居北京,昨天再次来到南京,并参加了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的揭幕仪式。戴广文今年已78岁了,但对当年创作孙中山铜像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据了解,1961年,戴广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过屈原、郑和、聂耳,作品蜚声海内外。戴广文长期在南京市雕塑工作室工作,直至退休。而南京市雕塑工作室,就位于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园内。
戴广文说,1994年,南京市政府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孙中山铜像雕塑设计稿。当中山陵园管理局领导告诉他这件事时,他非常激动,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构思孙中山雕塑的设计中。
“构思足足做了两年,我看传记、看资料,还上门请教历史系,中文系的老教授、老专家,能请教的都请教了,修改的设计图纸有厚厚一大堆。”戴广文说,经综合比较,最终这个右手执手杖的孙中山铜像设计方案被选中,他当时高兴极了。
戴广文说,在确定孙中山铜像设计方案之前,他还曾做过其他几个小模型,有激奋演讲的、振臂高呼的、举手致意的等,但最终还是选用了这尊表情坚毅而平静、目光炯炯直视前方的。他认为,孙中山铜像的神态还是不要太激动为好,而坚毅平静更能体现孙中山的伟人胸怀,更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作为一个南京人,能为孙中山铜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荣幸。”戴广文说。
()孙中山卫士邱有之女邱竞芳——
“家人委托我一定参加回迁仪式”
孙中山卫士邱有之女邱竞芳,昨天也参加了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的揭幕仪式。谈及感想,邱竞芳多次几欲落泪。
邱竞芳说,她父亲15岁就进入孙中山的卫士队,一直跟随着孙中山,并被宋庆龄授予“终身卫士”纪念章。她一共兄弟姐妹7人,全家人都非常崇敬孙中山。孙中山灵榇奉安大典之后,她父亲一直在中山陵负责看守,直至去世。那时,上面还没有自来水,她父亲每天都是挑水上去打扫陵园。
“现在,兄弟姐妹中就我一个人一直生活在南京。这次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是件大事,他们委托我作为代表,一定要来参加。”邱竞芳说,她大哥、三弟已去世,其他兄弟姐妹分散在南通、上海等地,昨天再次看到孙中山铜像,就忍不住回想起以前父亲跟随孙中山的岁月,想起全家人这么多年来所经历的变化,心中感慨万千。
()市政协委员陈庆琳——
“这是南京城的一张文化名片”
市政协委员陈庆琳说,孙中山与南京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感情,孙中山铜像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2005年,她和其他政协委员就曾上报过提案,希望孙中山铜像早日回迁新街口。现在,孙中山铜像终于回来了,她非常高兴。特别是在孙中山奉安81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作为在中国xx帝制、建立{dy}个民主共和国的伟人,全世界华人都在纪念孙中山,回迁之举意义更加重大。
■深度链接
()新街口雕塑变迁
“大xx”——1937年8月15日,日寇进攻上海,同时出动飞机轰炸南京。国民政府在新街口立起一座高12米、直径2米的大xx模型,作为警示。这是新街口的{dy}座雕塑。
1942年版孙中山铜像——1942年,汪精卫等借1942年11月12日纪念孙中山诞辰76周年之际,将放置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孙中山铜像移至新街口。
“宫灯”——1966年“xx”开始,孙中山铜像被转移到中山陵,新街口搭建起红色宫灯形牌楼。
“金钥匙”——1989年国庆前夕,3把用全金属制作的“金钥匙”立于新街口。
1996年版孙中山铜像——1996年11月12日,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南京市政府重新制作了一尊孙中山铜像,安放在新街口。
孙中山铜像回迁——2010年5月23日,因地铁建设而阔别9年的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