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不是亲身的高考,却是亲身的煎熬_上将士兵_新浪博客

               不是亲身的高考,却是亲身的煎熬

                            -----家有考生的考前感受

 

    已经是xxx了,还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已经“被”煎熬过一次了,现在,我又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去年丫头高考走了麦城,与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只能上个“二本”,不甘心就复读,心气和精神倒是可钦可赞,但我心里却着实有点打怵,那感觉就如同“陪斩”后又拉回大牢等待下一次再“陪斩”的感觉。没办法了就只有积极联系学校让丫头复读,我也就只有哑巴吃黄连在精神上陪“公主”读书了。

    这次复读与原来走读不同是住校,每月放假{yt},这{yt}就成了我们家的“法定节日”了,算准了日子,就提前准备好各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生怕怠慢了辛辛苦苦在复读要高考的牛人,一切生活的能否都以丫头的需要为{zg}原则和{zh1}结论,只要丫头在家,我们就只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老实地夹着尾巴做人了,从来就不敢乱说乱动,丝毫不敢忤逆丫头的任何意愿和要求乃至“规定”。在此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真正含义,现在我却是有了亲身体验后刻骨铭心的认识和理解了,读书人哪怕就是正在读着书那他的待遇和感觉就已经很高了,读完了书(也可理解上了大学后)那就更高了,几乎可以入云端了,至于胜不胜寒,我想谁都没有考虑过了。

    进入五月以后,丫头大战前的焦虑与紧张就急剧上升了。平素沥丫头有什么事情或什么话都是都是与她妈妈“单线联系”的,一般都不会主动“垂询”我这个当爹的,一旦我手机显示屏出现了丫头那叛逆的头像,一定是又有重大事情需要我去解决了,就如亚丁湾护航舰队收到被海盗骚扰船只的求救信号,我必须义无反顾而又无可奈何地去救援了。丫头与她妈妈频繁联系主要就透出了一个信息:很紧张!很焦虑!她妈妈也只有稍稍劝慰而不敢因言失当触及到她某根敏锐的神经。太太也在私下里埋怨我说:“你这个当爹的,不能漠不关心吧?总要主动问问丫头的情况吧?”我也总是很无辜也很无奈地说“不敢哪!没有丫头的圣旨,我怎敢随便打扰她哦?弄不好引起她的雷霆大怒,后果很严重哦!”所以,这一个月里太太每个星期到学校给丫头送饭,顺便进行探望与“亲切的慰问”,我都不敢擅自“陪同”,因为没有“唯有读书高”的许可与恩准。

    其实,我这当爹的心理也是一片忐忑啊,作为“职务”我是当爹的,对丫头不可能无动于衷,特别是临近高考了,我也想xx掌握丫头近期的学习,生活,身体和心理的所有情况,毕竟这是丫头目前的全部,也是我和太太以后的全部。虽然心急如焚,如蚁行,似猫抓,但碍于禁令,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每次在太太从学校回家后就详细打探丫头的情况,暗中商议一些问题,在无奈中把我的一些意愿和关切加了进去,多少也体现了一点“以女为本”与和谐家庭的理念了。其中又一次丫头说高考需要身份证,让我们找出来送去。因为此前学校要办相关手续,我们把户口簿和她的身份证都送到学校交给她了,后来她爷爷去世下户口就把户口簿拿回来了,结果,丫头说找不到她的身份证了,这一下把我和太太惊了个二魂出世,就在家里昏天黑地翻找,连续三天,什么拉网式搜索,什么“乾坤大挪移”般的翻找,我一边忍受着太太的数落与唠叨,一边进行“定向”回忆与分析。{zh1}在把书房翻了四遍,主卧室翻了三遍,丫头闺房翻了五遍后,终于在她藏着的第六个钱夹里找到那个此前让我烦恼让我忧的塑料卡。这也让我落下从此对身份证没有好感的病根,因为在找的过程中,我诅咒身份证不下三百遍了,差一点就把“唯有读书高”弄成“唯有身份证高”了。

    进入六月,天气依然延续前一段时间的不热不燥,但心里却已经是印度和孟加拉的热浪袭人了。我每天就只用手机给丫头发一些诸如“胸有成竹,闲庭信步”和“临考不乱,大将风范”之类的加油鼓劲的“阿谀之词”,是否真的能鼓劲加油或平稳心态我也不得而知了。太太继续是隔{yt}就到学校送饭兼探望,来回近三十里的路程,每每让尚在病中的太太苦不堪言,但也从太太执着而艰辛的奔波中,我看到了“天下父母心”和“父母心”中的那种神圣而又凝聚希望的高考情结。

    其实,高考就如同一个人一岁了开始呀呀学语,两岁了开始吃饭一样,是一个人生经历的自然过程,充分准备,积极应对了就是,但现在弄得跟“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一样神圣,我觉得太过了,仿佛高考好了就真的是鲤鱼跳龙门,鱼化龙,鸟成凤了。更仿佛一考能定终身。高考只不过是一个人接受一种高等教育的许可与开始,人生的历练与修为更是高考读大学以外很多方面所决定或影响的。其实我们也一再对丫头说尽力尽心去考,考得怎么样我们都接受,这个是一种软性的能力,不做硬性的指标。现实的中国,高考是苦了一个人,累了一家人,喜了一堆人,悲了一群人。高考逐渐被异化。我想此时的中国,所有家有考生的家庭,都会大同小异地与我一样,在铸造希望的同时,一样也在品尝着希望成真或成假的过程中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感受。承受着同样是五味杂陈的煎熬。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言论:不是亲身的高考,却是亲身的煎熬_上将士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