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日记的爱与愁。 - 琉璃宫中心大街27号-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当我拿起笔准备用最传统的方式来记录每{yt}的生活时,我想这没有什么可困难的——在没有电脑的数个年头里,我就是靠着这种形式来记载不时发生的事情,好让自己能清楚看到自己走过的路——虽然那些文字与心情现在已经不忍卒读——我如此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如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些消失的东西化为赤裸的文字躺在由纸张构成的历史中,除了我没有任何能读懂他们。我甚至可以想起当初写下那些文字时的表情与内心的茫然——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你现在所认为无法承受的那些悲伤与痛苦,回头再看时就仅仅是一些情绪的碎片”。诚如老师所说,回头再看那些年写的日记与文字,弥漫于胸中的是无法启齿的羞耻与对那羞耻时光的怀念。
    我并不怀念过去的日子,我怀念的是只有我一个人存在的那个小小的世界。
    我的世界变得{yt}比{yt}巨大,感觉的触角越伸越长,每一个世界都需要我去关照——我已经是个大人了,无论用“责任”还是“感情”来描述那个东西,我肩头都背负起了无法卸下的重担。
    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学校的走廊里跟着男生女生山风一样肆无忌惮地奔跑了——我已经离开了学校,高跟鞋也并不适合奔跑,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摔倒之后会受伤。
    不惧怕受伤、一心向前探索着这个神秘世界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我背起了每个人都必须背起的那个行囊,开始慢慢在这个人间荒漠上跋涉——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那些日记本我放在抽屉的最深处,别人不会看,我也不会看——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再次阅读那些用歪歪斜斜的文字写成的心里话,那让我觉得恐惧,好像一个你以为最熟悉的孩子却长着一张让你认不出的脸——我知道那就是你,但是我无法证明那就是你。
    每一个过去的日子都好像是梦一样无法回溯,根本不必想前世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只是看着那些模糊不清的回忆就让人恍若隔世了。
    恍若隔世的不是容颜,而是由相同的心脏里说出的南辕北辙的话——你没法正视那些话是你说的,于是“前世”就成了{zh0}的托词。

    说的有些远了。东拉西扯一通无非是想说手写日记这种形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倍感亲切——虽然我经常一年才写那么一两篇而已——我的写作老师曾经说过,创作都是带有功利性的,无功利性的写作会滋生怠惰与不谨慎——当日记写在本子上没有任何人看时候,那些文字是粗糙而坦率的。喜欢谁,讨厌谁,诅咒了谁,那个人的名字就堂而皇之地躺在那里不惧怕清白的太阳。而当选择网络作为新的载体的时候,所有的名字都只能被标记为ABC,甚至仅仅只用“他”来代替——我暗暗喜欢的那个人,我一直讨厌的那个人,我在肚子里千刀万剐过的那个坏蛋,他们都有可能在无意间闯进这片由0和1构成的虚拟领域——即便我更换了名字与头像,好的猎犬甚至可以通过我穿过的臭袜子找到我藏匿的那个树洞——来者不善,我必须时刻竖起耳朵监听每一片树叶掉落的声音。
    于是我必须学会玩文字游戏——当咒骂无处可去,拐弯抹角的讽刺就粉墨登场,他保护我的安全,也保全对方的尊严——即使我xx可以不在乎这些,可我必须为在乎这些的人着想。
    于是日记越来越长,输入法的进步决定了我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敲出更多的文字,对键盘的熟练也让我可以一直盯着屏幕而不必分神去找A在哪里H又在什么位置。
    这一切都让表达变得简单而曲折。手写日记时代200字就可以结束的一件事情现在用2000字也未必能叙述完毕——思维的流程越来越长,想要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多,在被限定的圈子里直着走不过就是一条直径的长度,但是如果沿着边缘弯下身子曲线前进,就能多出好几倍的容量——在面积相同的圆里,盘起的绳子{jd1}比直着放的绳子长。
    这是个好事还是坏事,目前还无从判断。记得一个作家曾经说过:甲骨文时代的文章言简意赅,毛笔时代的文章也是简洁精辟,蘸水笔时代的文章已经开始罗嗦,而到了网络时代,所有的文章都是一股子自来水的味道——虽然是带点偏颇的幽默,但是现在的文章越写越长倒真的是个趋势——人们热衷于用更长的句子来反复阐述一个道理,似乎读这些文章人根本不会思考,需要写东西的人把固体变成液体才能吸收——虽然稿费是按照字数来发放的,但是良心却无法衡量。自诩为“文化人”的“他们”,如果变得和我们这些写口水日志的小人物一样婆婆妈妈唠唠叨叨,那倒是真正的自毁形象。

    似乎再一次扯远了——这就是键盘写作的{zd0}缺陷,无法约束我过于发散的思维,真让人头疼。所以当我拿起笔开始一笔一划地写日记的时候,更加头疼的事情就来了——写字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进度。在敲键盘的时候,思维与文字同步出现,换到笔头上就不行了。脑袋里的句子一口气涌了出来,手却不听指挥以龟速前进——倒不是说因为我长期不动笔所以写字速度变慢了,而是我从来就是这种慢速度。以前上学的时候,同学可以做老师讲课的同步笔记,而我永远都跟不上老师说话的速度。哪怕是高中时期大量的课堂口头习题记录,老师放慢了语速,一句话重复三遍,我还是跟不上记不全——到底为什么我写字速度这么慢,我现在也不知道原因。我明明思维很快,打字速度也很快,但是转化到笔头就xx无法表达出来,这让我觉得痛苦——比如考研的时候我目不斜视奋笔疾书地答题,{zh1}还是差点时间不够。
    而这次的手写日记计划也因为这个原因被迫中止——我写的太慢,很多想法没法表达清楚。比如看完荻野城老师的《侵蚀》,想着写一篇杂感吧,就在日记本上动笔了——结果是,写了2000字不到就双眼模糊手腕酸痛。而且因为手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导致产生了厌倦感,{zh1}就匆匆忙忙结尾掉了——总觉得是被迫燃烧却又燃烧不xx的情况。
    另外一个心理上的原因是,我总觉得,键盘敲上去的文字可以肆无忌惮一点,而写在纸上的文字却要慎重对待,于是很多“放荡”的东西就没法在纸上呈现出来——诗庄词媚啊,就是这种感觉。

    因为这些破原因,博客开始缓慢更新。白天看书,晚上休息——希望新的任务不会太繁重,文学社的联络员什么的,不就是拉皮条的呗,说的还满好听的——两头不是人的角色就让我扮演了是吧,有够无聊,我宁愿一直当接OFFICE BOY。

    今天又喷了太多无用的废话,话痨的话匣子比潘多拉的魔盒还要让人绝望——潘多拉的盒子里{zh1}只剩下一个“希望”,而你永远不知道话痨的话匣子里还剩下什么,以及他们有多少,耸肩。





郑重声明:资讯 【手写日记的爱与愁。 - 琉璃宫中心大街27号-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