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与进展_科技强警法医己任_百度空间

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与进展

死亡时间(Postm ortem Interval,PM I)的推断对刑事案件的侦破、凶犯的确定,以及对死亡医疗纠纷的仲裁等司法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已有根据早期尸体现象、胃内容物消化程度等多种方法推测早期死亡时间;根据尸体腐败程度、蝇蛆生长规律等推断晚期死亡时间,但这些方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均存在较大的误差。近年来随着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测定人体死后组织液、细胞D N A 、以及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规律来推断死亡时间已成为一种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现分别加以综述。

一、根据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规律推断死亡时间

1、根据玻璃体液变化推断PM I

与血液、脑脊液相比,玻璃体液很少受到污染和腐败的影响,发生化学变化比血液和脑脊液也慢,其各种成分的变化相对稳定(尤其是玻璃体液钾浓度,K V),一直是根据尸体化学推断PM I 的研究热点。2001 年,M unoxll等研究了有关K V 及PM I 的线性回归关系,把K V 作为因变量获得一个方程:PM I=3.92 〔K ﹢ 〕-19.04,该方程较以往学者建立的方程准确性有所提高。

2、根据玻璃体液次黄嘌呤变化推断PM I

R ognurn 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 PLC)测定87 例尸体玻璃体液中次黄嘌呤(H x)浓度,发现H x 随PM I延长而呈线性升高,并受温度影响。和玻璃体钾离子浓度变化相比,认为在生前无缺氧的尸检案例中更适宜用H x 推断PM I,尤其是死后24h 内结果更可靠。M unoz 等修正了死亡原因对H x 浓度的影响,得到更为xx的线性回归方程:PM I=0.153[H x]-0.368。

3、根据血清补体变化推断PM I

补体是存在于人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其中C3 在人血清中含量{zg}。黄秋菊等人通过运用交叉免疫电泳方法研究离体全血和尸血补体第三成分(C3)的裂解率与死亡时间的关系,将离体全血育于不同温度,观察到温度越高、时间越长,C3 裂解速度越快,从而得出死亡时间与尸血C3 裂解率呈正相关。其推断PM I95% 可信区间为PM I加减12h。若同时考虑尸体直肠温度,推断PM I95% 可信区间为PM I 士6h,说明根据C3 裂解率可较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

4、根据人离体肝组织胺类变化推断PM I

2002 年张艳苓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H PLC)动态检测人离体肝组织中组胺、腐胺、尸胺和未腐败氨基酸的含量。在8℃、15℃、23℃、和32℃的环境下,有机胺类产生量分别在人死后肝脏即刻离体69h、54h、40h 和33h 趋于{zd0}值,并在到达峰值之前,各温度组离体肝组织中有机胺类生成量均与PM I呈正比关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组胺、腐胺、尸胺生成量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PM I相通时,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未腐败氨基酸的含量则逐渐下降,当降至{zd1}时,上述有机胺类生成量达{zd0}值,并不再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这种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人离体肝组织有机胺类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某些xx案的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5、尸体甲状腺球蛋白降解与PM I的关系

2005 年刘力等应用免疫组化(EPO S)染色方法,观察了不同死亡时间的尸体甲状腺组织中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反应,并对其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样本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所获得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在死后5d 内,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胞浆及甲状腺胶质中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阳性,直至PM I 超过12 天,免疫反应才呈阴性。反映甲状腺球蛋白含量的积分光密度(IO D)、分布密度(D D)和目标面积(A A)与PM I 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 2>0.973),表明随着PM I 的延长,甲状腺球蛋白含量呈规律性下降趋势。

6、利用骨骼肌乙酰胆碱酶推断PM I

1999 年,王慧君等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不同温度下骨骼肌运动终板的乙酰胆碱酶在死后0~96h 酶活性的变化较其他组织酶的系统性高、下降缓慢;可显示更持久和清晰的降解曲线,因而能更xx推断PM I。

7、利用尸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推断PM I

1995 年,宋国林等对已知死亡时间的500 个非正常死亡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以单位面积内的活性内皮细胞与xx总数之比作为活性率,发现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ECLR)随PM I 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数理分析表明两者之间为负相关,为法医学推断PM I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学手段。

二、根据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规律推断死亡时间

1、根据蛋白质的变化推断PM I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失去生活功能,胞浆内溶酶体破裂,释放出各种酶类,使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蛋白、糖脂复合物水解而发生细胞结构的破坏;同时,腐败菌的作用也加剧了组织细胞的崩解。机体腐败以后,尽管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但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96年,竞花兰等利用图像分析法观察尸体肝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 gN O R)死后经过的形态变化,发现死后6h,肝细胞核内A gN O R 颗粒清晰可见;死后12h,A gN O R 颗粒仍然显示清晰阳性颗粒;死后24h,颗粒可见,但颜色变淡,同时可见银染阳性腐败菌散在分布;死后36h,A gN O R 阳性颗粒模糊不清,银染阳性腐败菌更多并较均匀分布;死后48h,肝细胞核本身更加模糊,A gN O R 颗粒大部分消失,辨认困难;死后60h,肝细胞核基本消失,A gN O R 阳性颗粒也消失。

2、根据D N A 降解规律推断PM I

D N A 作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其结构及含量相当稳定,同一物种的不同组织细胞核D N A 平均含量是恒定的,并于死后发生变性降解,且随PM I 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基于这种原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死后D N A 含量变化与PM 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性研究,以寻求一种能准确推断PM I的方法。

1978 年梅列尼科夫用细胞荧光计对人死后肝脏、心肌、骨骼肌、肾脏等组织细胞内D N A 含量进行研究,发现人死后最初6h 内D N A 含量比较稳定,以后逐渐下降;在18~36h 下降最显著,至48h 基本测不出;同时发现骨骼肌细胞中的D N A 含量比心肌细胞下降速度慢。1988 年,Bar 等用荧光半定量法测定了人死后20 天内脑干、淋巴结、肝脏、脾脏、腰大肌、血液、肾脏、甲状腺的D N A含量,发现人体各组织器官的D N A 含量都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下降速度不一,脾脏最快,血液最慢;并认为D N A 降解与PM I 直接相关,同时环境高温或死前患感染性疾病可加速D N A 的降解过程。1994 年Cina S J等使用流式细胞仪对人死后脾组织细胞D N A 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脾细胞核D N A 降解与PM I 呈线性关系,并绘制了两者间关系曲线图。1998 年D i N unno 等用流式细胞仪(FCM)对人死后组织细胞的D N A 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发现脾组织因邻近大肠而自溶较快,而肝组织D N A降解与PM I几乎呈线性关系,且可通过穿刺取材,应用方便,被认为是死后进行D N A 含量分析较理想的器官。2002 年,陈玉川等利用改良Feulgen 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人离体胸骨骨髓D N A 含量进行定量检测,证实离体胸骨室温下放置两周,骨髓细胞D N A 仍未xx降解,且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骨髓细胞D N A 含量呈规律性降解,使得检测胸骨骨髓细胞D N A 含量变化成为腐败尸体PM I推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05 年陈新等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im age analysis technology IA T)及FCM 技术检测人死后各组织器官D N A 降解变化规律,发现脾细胞核D N A 含量的变化趋势与PM I {zj1}相关性,肝、肾次之,心肌最差。2005 年,龙仁等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分析高温(30~35℃)及低温(15~20℃)环境下人死后0~15 天肋软骨及牙髓细胞平均D N A 含量的降解情况,发现两种组织细胞平均D N A 含量随PM I 的延长而逐步降解,其中低温组牙髓细胞平均D N A 含量的降解在死后0~4 天内有一个降解平台期。

通过检测D N A 含量推断PM I 几乎可用于人体所有脏器组织,应用前景极为广阔。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同一物种体细胞核D N A 平均含量是恒定的,但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而该差异直接关系到推断PM I的准确性;而同一组织内各细胞核间D N A 含量也有较大差别,如大鼠肝细胞中{zd0}的核与最小的核之间D N A 含量相差3.6 倍,故在测定D N A 含量时必须随机选择被测细胞核,并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使测得的结果真实准确地反映组织细胞核中的D N A 含量。此外,人死后细胞D N A 含量的改变还受到环境温度、湿度、死亡原因、损伤、xx繁殖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并因取材部位而异。相信随着组织细胞D N A 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完善,通过测定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D N A 含量的变化规律来推断PM I 将成为一种更可靠、准确、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Munozll,Otero XL,Miguens X,et al.A new perspective
in the estimation of postmortem interval (PMI) based on
vitreous.J ForensicSci,2001,46 (2) ;209~14.
[2] Rognurn TO,Hauge S,Oyasaeter S et al.A new biochemical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postmortem time [ J] .
Forensic Sci Int,1991,51 (1) :139~146.
[3] Munoz Barus JI,Suarez- Penaranda J,Otero XL et al.
Improved estimation of postmortem interval based on differential
behaviour of vitreous potassium and hypoxantine in death
by hanging [J] .Forensic Sci Int,2002,125 (1) :67~74.
[4] 黄秋菊, 杨庆恩, 董理达.根据人补体第三成分裂
解率推断死亡时间[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4, ( 6) : 479.
[5] 张艳苓, 邓小军等.人离体肝组织胺类产生于死亡
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关系[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2, 6
(6): 338~339.
[6] 刘力, 成俊英等.尸体甲状腺球蛋白降解与死亡时
间的关系[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5, (5): 265.
[7] 王慧君.大鼠骨骼肌运动终板和肌纤维免疫组化研
究[J] .法医学杂志, 1999 , (3) :135~137.
[8] 宋国林, 乔洪涛, 孙卫平等.利用尸体角膜内皮细
胞活性率判定死后经过时间[J] .中国法医学杂志, 1995,
(10): 90~92.
[9] 竞花兰, 陈玉川, 程海鹰等.尸体肝细胞AgNOR
不同时间形态改变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J] .中国法医学杂
志, 1996, ( 4) : 200~203.
[10] 梅列尼科夫, 札洛夫. 死亡时间的法医学鉴定
[M] .冯真华译, 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79.
[11] Bar W, Kratzer A, Machler M, et al.postmortem
stability of DNA [ J] .Forensic Sci Int, 1988, 39 (1) : 59~
70.
[12] Cina S J.Flow cytometric evaluation of DNA degradation:
A predictor of postmortem interval [ J] .Am J
Forensic Med Pathol, 1994, 15 (4) : 300~304.
[13] Di Nunno NR, Costantinides F, Bernasconi P, et
al.Is flow cytometric evaluation of DNA degradation a reliabl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postmortem period? [ J] .Am J
Forensic Med Pathol,1998,19 (1) : 50~53.
[14] 陈玉川, 成建定.离体人胸骨骨髓DNA 降解与腐
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初步研究[ J] .法医学杂志, 2002,
( 3) : 144~145.
[15] 陈新, 沈忆文, 顾云菊等.组织细胞DNA 含量变
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J] . 法医学杂志, 2005,
( 2) : 115~117.
[16] 龙仁, 王伟平, 熊平等.肋软骨及牙髓细胞DNA
含量与PMI 的相关性[ J] . 法医学杂志, 2005, ( 3) :
174~176.



郑重声明:资讯 【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与进展_科技强警法医己任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