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寺一游_飞飞_新浪博客

今天休假,决定带儿子去龙华寺看一看,离家这么近,不去岂不可惜。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儿子长这么大,还没带他出去玩儿过,远的不能去,何不近水楼台先得月哪!

一到龙华寺,不禁为眼前的景象震撼,既感到佛法的无边广大,也为能工巧匠的智慧所折服。身在其中,自然的对佛祖肃然起敬,俯身参拜。

大雄宝殿始建于2000年9月,位于龙华寺内西部中轴线中部,天王殿之后。

  大雄宝殿是仿明清殿宇式建筑,即北京故宫太和殿样式而建,所不同的是,太和殿是木结构,而大雄宝殿主体却是钢筋水泥结构。大殿为双层檐庑殿顶,古称“四阿屋顶”,俗称“四坡水顶”。庑殿顶是我国古代皇家建筑的{zg}等级。横向{zg}处是一条正脊,南北两个大的斜屋面,东西两个小些的斜屋面,共四条斜脊,檐角缓缓向上翘起,显得沉稳庄重。

  整座大殿建于层层递进的三层平台上,底层平台总面积为13700平方米,仅这一面积,比少林寺、中岳庙、南岳庙等很多有名的中等寺庙的各自总面积要大得多。每层平台边缘都有汉白玉石雕刻的精美的望柱、裙板,外侧还有生动的螭首(一种无角的龙头)。这样,使得本来就很高大的大殿更加显得峻伟高耸、赫赫巍然了。远远望去,使人疑为云中仙阙。

  大殿宽63米多。纵深5间,36米多。大殿通高34.425米,比太和殿低50多厘米,比天安门城楼低20多厘米,比杭州灵隐寺的大雄宝殿高80多厘米。外部殿顶4条斜脊舒缓下垂,故使大殿协调稳重。飞檐长长翘起,显得流畅潇洒。大殿的两层檐殿顶上,均铺设黄色琉璃瓦,而这在古代只有皇宫或皇家寺院才允许使用的颜色。今天,在骄阳的照耀下,黄瓦闪闪发光,显得庄重华美,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令人赏心悦目。大殿的黄琉璃瓦连同构件总计花费50万元人民币。8条垂脊下端,是黄琉璃脊兽,下层7个,上层9个,而9个也是皇宫建筑脊兽的最多数量。脊兽两端各有一位仙人,之上,是xxxxx首俯冲的金龙,而8条兽脊则正好是8条龙身。无论是脊兽、仙人,还是龙首,都生动异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给人纷纷欲动之感。檐端悬挂檐铃铁马,在微风中叮咚作响,为宁静的大殿平添了生机。

  大殿前壁,共有11开间,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同。两层檐下均施以彩绘,蓝、绿、金为主色调,均为民族宗教图案,多种样式的腾龙,生动灵活,为大殿增添了风采。彩绘色彩鲜艳眩目,金碧辉煌,美妙华贵,无疑对大殿起到不可或缺的点缀装饰作用,既华美又协调。大殿内外彩绘均为沈阳市美术工作者所绘。

  两层檐下的斗拱精巧别致,俊美有序,显示了木工匠人的高超技艺。斗拱的彩绘也很精巧协调,艳而不媚,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大殿四周是宽阔的露台(又称月台),呈“土”字型须弥座式。三层台基的通高6.9米,其中一层高3.1米,二层三层均高1.9米。台基依次递进,每层递进8米。每层台基的边缘均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楯,由望柱、螭首、裙板和枕石组成。望柱的上部为圆型,雕刻精美的卷云纹图案。望柱上部直径为28厘米,高128厘米,上圆下方,暗含天圆地方的理念。下部石台高25.5厘米。望柱间由裙板连接,裙板长1.38米,高为80厘米。每个望柱前边都有探出的螭首,普通螭首探出40厘米,四角大螭首探出1米。

  一层裙板浮雕佛教圣花“莲花”,花枝、花叶、花蕾、花朵俱全,莲花亭亭玉立,似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飘散香气,美哉,妙哉!

  二、三层裙板多雕腾龙,屈身欲展,似将飞升,英猛豪姿,气贯长虹,精矣,壮矣!二层裙板还雕有“仙掌托钵”、“神象双莲”、“宝塔”、“喜鹊”、“狮”、“兽”等精美的图案。

  月台四角等处,有大螭首40个,其中四角20个,三层8个,一、二层各6个。月台四周共有望柱920多个,螭首570多个。

  磴道中间有雕刻精美的云龙阶石,腾龙鲜活,流云生动,亦是仿太和殿构制而设。人们从两侧台阶走上,也有一种走近太和殿之感,只不过太和殿内是龙椅龙座等皇家用品,而大雄宝殿内是以佛为主的佛教殿堂。

  所有栏楯的汉白玉石材均由山东莱州雕成运来。

  用汉白玉精雕细镂的望柱、螭首和裙板等层叠有序,远远望去,银光闪耀,晶莹光亮,有如瑶池仙阙,形成了群龙环绕、玉柱纷围,“千根银柱护大殿,千条腾龙闹龙华”的壮观场面。如逢大雨,亦会出现像太和殿那样四周“群龙吐水”的奇观。在汉白玉群雕的映衬下,大雄宝殿越发挺拔,更加壮美!

殿四周的露台,面积为4470平方米,宽阔平坦,不失为一个“空中广场”,xx用青灰色大理石铺砌,光亮美观。

  龙华寺整体建筑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如大雄宝殿高34.42米,而东西配殿高22.30米,之比为0.647,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比值,使主客体建筑与殿前广场面积之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视角效果,而从色彩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想,两配殿位置初建时如各后移30—50米,效果定会更佳。

  进入殿内,只见梁、坊、斗拱、雀替等处,均施以鲜艳华丽、金碧辉煌的彩绘,以龙为主要图案,“金龙合喜”、“蛟龙出水”,各式蟠龙、腾龙,活龙活现,琳琅满目,可谓赏心悦目了。

  22根直径近1米的大红柱遍布大殿内东西及后部,顶天立地,坚也,雄也!柱下部装饰用的覆盆式柱础所用石料,是产自河北曲阳叫作“万年青”的彩石。这种石料密度大、硬度高,1立方米重达4吨,而一般的花岗岩1立方米仅3吨重。因此,这种石料光洁鲜艳,经久耐用,增加了美感,色彩也和大红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宽阔平坦的地面是用上好的青灰xx大理石铺砌,既庄重又华丽协调。这是长春某装潢公司经理夏然先生施舍捐赠的。

  大雄宝殿在寺院中多是主殿,在天王殿之后,俗称“大殿”,这是供奉佛教谛造者和{zg}层{ldz}——“佛”的大殿。


汉白玉雕





龙华寺一游

儿子和他的朋友


    殿内后部中心,供奉着佛中的主角,也是佛教的主角“三世佛”,三个世界的“三世”。居中为佛教教主、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端坐于莲花座上,表情端庄凝重,右手持一花朵。原来这里有个典故:佛主在灵山会上说法,大梵天王献上金色波罗花。佛即拈花示众,众皆不解其意,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说,这是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法门,今付于迦叶。因此,后世禅宗推尊迦叶为始祖。这便是佛教界“拈花示众”的由来。

  佛祖的金身趺坐在宝殿正中的莲花座上。“金身”意指佛身如紫金光聚集,表示坚贞不渝;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也表示佛祖洁身自处的高尚圣洁。佛祖两眼向前凝视,左手放在盘腿而坐的膝上,右手微微抬至胸前,表示正在给人说法。

  佛祖左侧,端坐于莲花座上、右手托宝塔、左手xx印、表示救助众生的是“药师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佛主释迦牟尼右侧端坐于莲花座上、右手打佛印、左手持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是阿弥陀佛,被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释迦牟尼佛的两侧,有两位站立的侍者,左侧年长工者为迦叶,全名叫“摩诃迦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xx弟子之一。

  释迦牟尼右侧较年轻的尊者是“阿难”,全称“阿难陀”,汉语意思是“欢喜”、“喜庆”。

  佛座下的金刚宝座,由两层组成,底层长约20米,宽7米,高1.9米,用砖石砌成,坚固稳重。上层为1.2米高的木雕束腰式须弥座,底为红色,全部是木雕组画,多为佛教故事,上贴银箔,银光闪烁,华贵眩目,和闪光的金佛形成鲜明的对比。底层的石雕束腰式须弥座,精美协调,最下面的32厘米,用深色的名贵石材“万年青”雕造,而上部为北京地区的名贵石材“房山灰”。石座正面浮雕5条腾龙,两端各雕2条,共9条龙,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九龙宝座”。佛像连同底座高10多米,可谓伟岸壮观,令人起敬。

  五尊佛像均为浙江玉环匠人所制,为铜铸构件,焊接而成,多次打磨,外部贴金,所用金箔为名贵的“金陵金箔”。佛像金光闪闪,光彩照人。贴金前,还按照佛教惯例,为佛像装了“心、肝”等脏器,真乃“佛本有心”耳!伫立佛前,敬穆仰望,庄严佛容,感动人心,感悟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直达彼岸!

   三尊主佛之后是三个精美的木雕“摩尼镜”,上宽下窄的椭圆形,运用圆雕透雕等技法,图案华美精细,光彩照人。四周边缘内有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光明。主佛后的雕刻还有“七宝佛”等形象。这些木雕似屏风,无疑对佛像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也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同为浙江艺人所为。

  主佛后壁,是“五十三参”大型泥塑,上有133个人物。当然,主角是善财童子和观世音菩萨。泥塑整体布局协调、人物生动。这一组佛教故事,无疑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劝人像善财童子那样不辞劳苦,多方拜师,虚心学习。一切世人具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的不懈的学习精神,皆能修成“正果”。


    普贤菩萨,又名“三曼多跋陀罗”。普贤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在佛教中专门掌管理德、行德。据说他有延命之德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献身,故有“大行普贤”之称。他骑一头六牙白象,双手xx印。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意为妙得吉祥。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在佛教中是专门负责智德、证德的。据说,他在诸多菩萨中,无论是智慧,还是辩才,皆为{dy},故称“大智文殊”。文殊菩萨坐莲花宝座,一脚蹬莲台,骑乘青狮子之上,双手xx印。
   两尊菩萨均为铜像,高5米多,底座高1.5米,通高6.5米。底座前最宽处5.5米,四角各收进0.5米,故前宽4.5米。两尊菩萨铜像均为浙江宁波匠人所制,铜质,外部贴金。


    大殿内东西两壁及主佛后东、西两壁,是一组大型泥塑——“大阿罗汉群塑”。所占墙壁面积410平方米,共塑罗汉1250尊,可谓“罗汉列阵,洋洋大观”,这在国内外的佛教寺庙中也是少见的,真大手笔也!
   

    据佛教经典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后,度耶舍门徒50人,又度迦叶三兄弟所带领的门徒1000人,又再度舍利弗和目犍连师徒200人,共计1250人,后世把这些人称为“大阿罗汉”,因常随在佛之左右,又称为“常随众”。

  龙华寺曾派人去绵阳罗汉堂考察,决定在该寺大雄宝殿东、西、后三壁塑1250尊罗汉像,意在如果清法师所说:“为使佛法常住不灭!”此举虽非“创举”,但也堪称“壮举”!

  大殿内壁上的罗汉,虽阵容庞大,但不杂乱,井然有序,山石草木,自在其中,罗汉们层层叠叠,高高下下。这样多的人物,却非千人一面,而是像秦陵兵马俑一样,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鲜活灵动,眉目传情,多有生气。表情各异,既有凝重,又有活泼,充满生活气息。喜怒哀乐的表情,衣纹服饰飘逸而典雅,使观者感到亲切、灵动,不失为艺术杰作,不失为罕见之举!

   长臂僧

长腿僧

 

    一座宏伟庄严、华美坚固的建筑矗立在世人面前,令人震惊,令人震憾,感到难以置信。每每和明澈禅师谈及修建大殿之事,无不感慨良多。

  自2000年9月动工,至今已近九年了。这九年中,为了这一佛教圣殿,僧俗各界,投入得太大太大,经历得太多太多。方丈释明澈,为筹款、为筹料、为筹工,为……何止“八十一难”!殚思竭虑,劳身费神,心力交瘁,多次病倒,在病榻上依然指挥施工,照常思考远景规划;寺僧有如“净法”者,苦累全抛,一心一意为工程尽力;佛界信众居士,默默无闻,吃斋饭,睡简床,出工出力,想方设法,保证工程进展;施工人员离家舍业,投入工程之中,一丝不苟,保质保期完成任务;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生众,慷慨解囊,捐资献款,社会各界,支援车辆,支援设备,支援电力,支援工具,支援人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充分xx,现场办公,解决难题……这一切,都是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大雄宝殿,也就是“大众宝殿”,据统计,大殿完工,总造价为人民币3000多万元,xx靠捐款自筹,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见龙华寺的大气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龙华寺一游_飞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