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薄织物的低温免烫整理_纺织面料厂_新浪博客

纯棉薄织物的低温免烫整理

陈启宏 曾林泉 杨伟 李勇明


1、前言


棉织物性能优良,深受人们喜爱,但其弹性较差,常需进行免烫整理以提高弹性。


对于纯棉厚度织物来说,整理前的强力较高,整理后虽然强力下降,但并不影响服用性能,所以很多免烫整理工艺都能满足要求;而对于纯棉薄织物,由于整理前织物的强力较低,需要制定合适的免烫整理工艺,才能使整理后的织物满足服用要求。
本试验探讨了纯棉薄织物的低温免烫整理工艺。


2、试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织物:5.83texX2/5.83texX2365.8/198.1根10cm纯棉线府绸。


药品:2K醚化低温型树脂WFR-3B,酸性化剂C-2,弹性硅酮类柔软剂WFS-1,纤维保护剂WFE-1,渗透剂为PA-2等。


2.2 试验设备


MU504A型小轧车(厦门瑞比公司),DGF300313G型电热鼓风干燥箱(重庆永恒实验仪器厂),YG(B)026E-250型电子织物强力仪、YG(B)033型织物撕裂仪(温州大荣纺织标准仪器厂),AATCC124评级样卡,孟山都弹性试验仪(DAIEI KAGAKU SEIKI MFG.CO.LTD).


2.3 测试方法


干折皱回复角:采用AATCC66方法测定;断裂强力:采用ASTMD1682方法测定;撕破强力:采用ASTMD1424方法测定;DP级:采用AATCC135及AATCC124方法测定;布面甲醛含量:采用JIS-L 1041方法测定。


2.4 整理工艺


浸轧整理液(轧余率65%)→烘干→(80℃)→焙烘(125℃)→水洗


3、结果和讨论


3.1 单因素分析


3.1.1 树脂整理剂WFR-3B用量的影响


图1及图2注:工艺流程同1.4,xx为:WFR-3B:Xg/L;C-2:20g/L;WFS-1:60g/L;WFE-1:50g/L;PA-2:1g/L;125℃焙烘时间3min


由图1、图2可以看出,随着树脂整理剂WFR-3用量的增加,织物的干折皱回复角也逐渐增加,而织物强力逐渐下降。
由于树脂用量增大,提高了树脂和纤维素分子之间的共价交联度,限制了纤维素结构单元的相对滑移。
因此,在增加织物的抗皱性牟的同时也降低了织物的强力,综合考虑,树脂整理剂WFR-3B的用量在100g/L时整理效果较好。


3.1.2 催化剂C-2浓度的影响


图3及图4注:WFR-3B:100g/L;C-2:Xg/L;其余条件同图1及图2。


由图3、图4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的提高促进了织物上树脂的交联,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但是由于织物交联程度的增加,限制了纤维素大分子链段的相对滑移。
因此,降低了纤维和织物的延伸性,使得织物拉­伸时内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强力下降。
综合考虑,催化剂C-2的用量20g/L时整理效果较好。


3.1.3焙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分别采取不同的培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进行整理试验,测定织物的干折皱回复角,结果略。
实验结果表明,织物整理时的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极大。
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织物的干折回复角增大,拉­撕力随之下降。
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选择合适的焙烘温度时间。


3.1.4其他添加剂的影响


棉织物经­过搞皱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耐磨性等均受到一定程序损伤,此外,织物的手感也变得比较粗糙。
为了克服整理造成的这些不足,同时也改善一些其他服用性能,使织物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就有必要使用一些添加剂。
表1例举了柔软剂WFS-1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可以看出,加入柔软剂后,织物的性能如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度都有所提高。


3.1.5堆置时间对织物免烫效果的影响


在织物浸轧整理液并经­烘干后,不马上进行焙烘使织物和树脂发生交联,而将织物打卷堆置一段时间,让树脂和棉纤维在柔和的环境下长时间作用,可以使得织物和树脂反应更加充分。


由表2可知,随着堆置时间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不断变大,强力保留率随之下降。
在堆置时间达到24h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损失增加,而折皱回复角增另缓慢。
可见随着时间的增长,树脂整理剂与纤维树脂纤维的反应更加xx;其次,酸性催化剂也随着时间的增加对纤维素纤维的降解作用增加,当超过一定时间,会加大织物断裂强力的损伤。
因此,如若采用堆置,堆置时间应控制在8-18h可使织物达到较好的整理效果。
但采用堆置法会降低生产效率。


3.2 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各优化参数,对影响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以获得{zj0}工艺配方。
五个因子为整理剂WFR-3B用量、催化剂C-2用量、弹性硅酮类柔软剂WFS-1用量、焙烘温度及培烘时间;每个因子分四个水平进行研究,整理效果用折皱回复角和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来评价(表3)


注:试验中其他因素为:聚乙烯乳液WFE-1:50g/L,非离子渗透剂:1g/L。
80℃烘干。
(1)为WFR-3B,(2为C-2,(3)为WFS-1,(4)为焙烘温度,(5)为培烘时间。


由表3可知,纯棉薄织物低温织物低温免烫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树脂WFR-3B,100g/L,催化剂C-2:20/g/L,弹性硅酮类柔软剂WFS-1:40g/L,聚乙烯乳液WFE-1:50g/L,渗透剂PA-2:1g/L;125℃焙烘4min。


3.3大样生产


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大样生产,结果见表4.


由表4知,整理的织物折皱回复角及DP级明显优于未整理织物,但断裂强力下降较多,撕破强力变化不大。


4、结论


4.1纯棉薄织物经­低温免烫整理的工艺经­优化后,其整理效果可以达到很好的水平,即平整理度在3.5级,断裂强力保留率不低于60%,织物残留甲醛含量不高于75mg/kg。


4.2纯棉薄织物低温免烫整理的优化工艺配方为:树脂WFR-3B:100g/L,催化剂C-2:20g/L,聚乙烯乳液WFE-1:50g/L,柔软剂WFS-1:40g/L,渗透剂PA-2:1g/L,柠檬酸:1g/L,125℃。
 

文章来自 所以权为

 

郑重声明:资讯 【纯棉薄织物的低温免烫整理_纺织面料厂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