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剧烈转型,城乡二元结构坚冰未破的中国,许多儿童注定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儿童节。
他们没有父母陪伴,远离社会关爱,深陷孤单无助。没有礼物甚至祝福。
据媒体披露,2009年,涌进城市的流动人口群体近2亿人,他们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由于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尚未打破、城市生活、教育、医疗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他们外出打工时不得不“撇下”尚处年幼的孩子,这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另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官方数据,这些孩子的总量保守估计有2000万。
由于缺少亲情呵护,留守儿童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控、心理失衡现象突出。不少孩子在严重心理失衡的状态下,往往产生怨社会、学校甚至父母的极端情绪,辍学、早恋甚至违法行为频发。加上法制意识、权益观念和自护能力欠缺,不少孩子容易受到不法分子戕害,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除了家庭无力应对这个迅速膨胀的特殊群体外,我们的教育乃至社会也远远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媒体报道,目前,留守儿童工作从全国到地方还基本处于“无领导机构、无牵头部门、无职能定位”的“三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当地的关工委、教育局以至于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工作,也因为缺乏“自上而下”的政策和制度扶持,仅能在当地县级范围内,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这无疑于杯水车薪。本来全国总体教育投入就常年达不到GDP的4%,应对日常开支已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承担更多社会公益事业。
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和办法,但大部分政策缺乏针对性,停留在口号层面的比较多,对于实际情况的把握不够,由此造成了对不同留守儿童的特点细分不够,致使一些政策制定模糊不清,针对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主义。
比如在重庆、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不少乡镇甚至县级领导甚至亲自担任了不少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但由于领导平时日理万机,显得表演色彩浓重,而难以根本上带给留守儿童持续稳定关爱。
2005年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留守儿童的作文,曾引起很大震动。今天仍值得重温。
全文如下:“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期我考了{zh1}一名。这期我不想考{zh1}一名了。”
这是四川省青神县南城中学一名初二男生的作文。文章指出,耐人寻味的是,
这篇作文只有110个字,但它就像一个“110”报警电话,提醒全社会:留守孩子{zd0}的特点是:父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长年被委托管教,临时监护人能称职地担负起监护的责任吗?留守孩子长期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他们的心理健康能不出现偏差吗?他们的行为习惯在{yt}天滑坡,将来是否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
5年后,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伴随着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茁壮成长,不少都是{dy}代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呵护、社会扶助的他们,本来就严重存在与社会沟通、融入的障碍,内心敏感和脆弱,往往会成为诱发各类极端社会问题的温床。
今天,是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这{yt},尽量创造条件让那些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家长们回家——因爱之名。兼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