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0-6-4 10:33:04 来源 : 中国新闻出版报
点击次数:343 【】 【】 【字体: 】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营业规模超过750亿元,与2008年530亿元的市场规模相比增加了41.5%。在快速增长的产值背后,数字出版给版权贸易带来的,除了收获,还有怎样的困惑?日前,在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公司承办的2010国际版权贸易研讨班之局社长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各自发表了对数字版权贸易发展的思考。
数字化是必然选择
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野霏介绍,数字出版业态起步较早的北京,2009年数字出版市场产值约250亿元,约占全国1/3份额,目前北京地区有国家批准的互联网出版单位50余家,占全国28.1%。涉足数字出版的经营机构4000多家,约有72%的传统出版社设置了数字出版部门,有大型的网络游戏运营商20余家左右,占全国的10%。从产业结构看,网络游戏是北京数字出版产业的主力,此外手机出版、网络音像出版、网络文学出版、网络教育出版及网络学术出版业呈现出比较强劲的发展态势。
“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一本书的出版耗费周期漫长,人力、物力消耗很大,而数字出版一方面具有及时性、多媒体性特点,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出版环节,使出版产业更加低碳和环保,因此数字出版将成为出版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安徽出版集团总编辑林清发如是说。他还认为,多媒体的融合拓展了传播空间,数字技术创新了阅读方式,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现代化必然选择。面对新一轮技术浪潮,许多传统出版单位开始寻求突破口。据林清发介绍,安徽出版集团推出的原创动漫作品《魔术笔记》作为全球首批iPad应用软件,已经实现了中文图书的全球发行,而该书的问世也打破了国内同类图书品种xx依赖国外版权引进的模式。
改善版权环境成共识
在数字出版产业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科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柳建尧认为,目前我国数字版权开发和销售形式相对简单,版权产业链没有得到有效延伸,出版企业尚不知如何赚钱。创作者、出版商、传播运营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尚未成熟。
王野霏则认为,一些传统出版单位过于保守的思维方式制约了发展。“目前有相当部分传统出版单位受制于国家保护性政策,缺乏研发和实现转型的紧迫感,缺乏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创新意识和内在动力。”他表示,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大规模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传统出版单位数量不多。此外,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是制约当前传统出版内容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他认为,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应的对接机制,难以互联互通、强强联合、共享客户资源,不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也给政府的监管带来诸多不利。
对于版权环境的担忧几乎是与会者的共识。柳建尧认为,版权资源传播和营销的环境有待改善,版权保护、登记,以及出版商和作者之间权属的划分,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建立起一整套机制,以保证数字版权的畅通流转。王野霏也表示,数字技术几乎可以使任何人轻松传播作品,监管难度比较大。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出版信息传播的监控、对违法事实的调查取证、对部门之间的协调等都是目前执法部门面临的难题。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黄健就此向出版单位提出建议,可借鉴美国做法,从改进技术措施入手进行版权保护。
提升版权价值是关键
王野霏从政府主管部门角度指出,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是传统出版与新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出版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要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出版业转型,必须在产业环境建设、产业政策制定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特别在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加大对出版物的监管方面,有必要尽快研究建立协调解决机制。据他透露,北京今年计划成立较为xx的版权调解机制,以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法制建设滞后问题。此外,北京市版权局还将和相关部门合作建立数字出版和版权监控平台,用现代化技术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为净化市场提供有利保障。
柳建尧从行业角度提出建议,认为有必要加快应用数字技术改造内容加工技术的步伐,围绕数字版权内容构建数字技术的加工系统,实施全流程的数字化加工。他认为出版单位应加强和IT企业与网络服务商的合作,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上下游的合作。此外,应当拓宽数字出版内容版权的载体和经营模式,以内容为基础,延伸数字版权产业链,提升内容的附加值。林清发对此也表示赞同:“未来出版业将走向全媒体时代,作品通过不同媒体和载体多渠道同时出版、多载体同时发布、多媒体同时营销,同时获取多种回报,从而带来版权价值的{zd0}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