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凉粉_雪峰之巅_新浪博客

浑源凉粉

    昨天在大同晚报看到一则报道,说是浑源凉粉出国了。在最近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导购会上,浑源县大瑞食品公司生产的“恒宗牌凉粉”与韩国万隆进出口贸易公司签订了20万元人民币外销合同。作为浑源人,为浑源凉粉走出浑源、走出山西、走出中国而高兴。

    说到浑源,外地人大多是从北岳恒山、悬空寺开始了解的。其实很早以前,就流传着“到了浑源州,回家把妻休。”之说,这说明浑源也曾因盛产美女而出名。浑源出美女在浩瀚的史载中是有佐证的,后唐末帝李从珂的皇后刘氏就是浑源州人,其他各朝各代后妃宫女也是层出不穷。浑源出美女的缘由有很多种传说,比如传说某朝某代有位逃难的皇帝路过浑源时嫌随从太多,就把3000后宫嫔妃赐给在此戍边的将士为妻,勇武男儿与绝色女子相配,其繁衍的后代自然都是“优良品种”;再比如北魏从大同迁都洛阳后,许多不习惯洛阳燥热的老臣请辞回大同养老,走时将不少中原美女带回大同扎根生息…… 现在有人从地缘关系进行解释,说浑源地处边塞,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混居的地方,从人口进化论的观点来讲,会产生遗传基因优良的人群,子孙定会漂亮俊秀。总之,浑源美女的普遍特征是肤白齿皓、体态有致、言语温软。在塞外朔风的历练下,她们的性格又是大气和豪迈的,这份韵味和气质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然之美。
    说到浑源名吃,印象中最早是从恒山白酒开始的。浑源酿酒源于明代,500多年来形成独特的生产工艺和产品风格,故有“吸水烟下兰州,喝烧酒浑源州”的民谚在华北一带久为流传。前些年有恒山白酒与恒山黄芪、恒山悬空寺并称恒山“三绝”。

    山西浑源地处我国道教圣地北岳恒山脚下,以山美水美人美闻名于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浑源却是从一碗普通的凉粉开始的。如今,伴随着旅游景区的推荐,浑源凉粉,逐渐发展为浑源当地的一种名吃,诸多游客在游玩北岳恒山之余,一定是要品尝当地颇有代表性的小媳妇凉粉,吃过浑源凉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味道。

    凉粉本是老百姓在夏季为缓解炎热,清凉消暑的一种食品。而浑源人爱吃凉粉,不分春夏秋冬,在街头,在小巷,在老百姓家,一年四季都有吃凉粉的习惯。在浑源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水桶里泡着的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浑源凉粉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明矾,搅成糊状,在火上滚熟,凉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浑源凉粉又白又细又利口,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浑源凉粉用土豆淀粉加工制作,这是其筋道的根源。地道的浑源凉粉的辣椒油是按照独特的配方、加工、研制而成的。它以清而不腻、辣而不涩、朴而奇香、香而纯正的特点倍受消费者欢迎

  浑源县的凉粉出名,不仅在凉粉出名,不仅在凉粉的质量上,更主要是好在调料上。从解放前到现在,卖凉粉的有三调料罐子:醋罐子(有的加入姜丝)、生葱熟油盐水和辣椒油罐。在夏季还搭配点黄瓜丝、水萝卜片之类的佐料。卖凉粉的除了三罐调料外,还必备些当地特产豆腐干、莲花豆、熏鸡蛋等作为辅佐品,这样吃起来味道格外香。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作料风味独特,其美味可想而知!

    清泠泠的凉粉、红通通的辣椒油、炸得金黄酥脆的莲花豆,切成菱形嚼起来特别筋斗的豆腐干,看上去就是色香味俱佳,禁不住让人胃口大开。

    浑源凉粉的制作方法:1.先在淀粉里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好;2.锅里加水烧开(水不能太多,那些就需要很多淀粉);3.把淀粉倒入锅里(切记要便倒边搅。要觉得很稠;搅的很吃力就可以,多搅一会);4.把明矾用水溶开,倒入锅里继续搅拌(放一点就可以);5.倒出凉冷即成;6.制作调料:锅里倒油,油热后倒入葱花呛熟,再倒点醋(可以根据你喜欢的酸度倒)。放点盐、味精、少放点香油,倒入碗里.在吃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些豆腐干和黄瓜丝作为辅佐品,这样吃起来味道格外香。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放点油泼辣椒油,会更好吃。

    浑源凉粉的营养价值:浑源凉粉的辣椒油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加以含丰富亚麻酸的胡麻油,可预xx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因辣椒所含胡萝卜素同时也是强力抗氧化剂,可对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形态。研究也显示,摄取含胡萝卜素食物愈多的人,较不容易罹患癌症和心脏病。近年来日本学者认为在食物中加入大量辣椒,会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热量的消耗,达到xx的目的。因之,用胡麻油作的辣椒油不仅是很好的调味品而且还有xx的功效,当地人很少有肥胖的,这跟饮食有关。另外由于凉粉采用高山上种植的土豆为原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没有任何污染,属于真正的环保食品。山西老百姓有句俗话“山药蛋蛋宝中宝,顿顿吃饭离不了”。

    “恒宗”牌便携式盒装凉粉让浑源凉粉走向全国市场、走出国门成为现实,也希望浑源凉粉市场越走越好。

 

    北岳恒山脚下有一个小城叫浑源,那里的人们爱吃凉粉,爱到将吃凉粉与乡风俚俗联系在了一起,每年立夏这天家家户户要打凉粉,说是吃了可防灾祛病,可见其吃凉粉的历史有多悠久。

    登上奇巧陡峭的悬空寺,再从嵯峨高耸的恒山主峰下来,徜徉在浑源城里,但见街面上到处是凉粉摊子,摊主一边热情地招徕客人,一边从小水缸里托起筋颤颤晶莹透明的嫩凉粉,在砧板上笃笃笃麻利地切起来。装好一碗,舀上两勺莲花豆(即油炸碗豆),洒一把切好的面筋和本地豆腐干,又倒了陈醋、淋了香油,再浇上特制的飘满葱花的盐水、自家酿造的黑豆酱油,还不忘加点味精,又不厌其烦地抓上嫩生生的香菜末,挖一勺红彤彤的辣椒油,这才笑眯眯地端到客人面前。早已累得人仰马翻的游客,马上捏起筷子,可是那凉粉实在太嫩,嫩得都夹不起来,好不容易夹住了,还没送到嘴边,又滑到了碗里。看看周围的食客才明白,这里的人吃凉粉,是低下头直接用筷子扒拉到嘴里的,吃到{zh1}干脆风卷残云,仰头将汤料都灌到了嘴里。当地人谓之喝凉粉。

    浑源凉粉清泠泠,滑溜溜,凉丝丝,细腻劲道,又有炸得酥脆的莲花豆、很有嚼头的豆腐干、色香味俱佳的辣椒油等一干佐料,直吃得人胃口大开,浑身舒坦,舍不得放下筷子,连叫再来一碗。

    浑源凉粉好吃,一好在粉面,都是本地产的土豆粉,浑源的水土最适宜长土豆。二好在水质,打出来的凉粉软而绵,醇而香。据说有人想在北京开个连锁店,一试,根本不行,北京的水打不出地道的浑源凉粉。三好在调料,尤其是辣椒油。位于石桥风景区最有名的“小媳妇凉粉”,就因为辣椒油熬得好,鲜香色浓,麻辣味醇,风味独特。有意思的是,小媳妇凉粉店的老板赵月琴,卖凉粉已有三十年,却从不熬制辣椒油,全是她男人操持,她只负责打凉粉卖凉粉,旅游旺季,她每天至少卖出400碗。食客们吃完了,往往还会打包带回两碗,又买上一瓶浓香可口的辣椒油,回家享用。

  在浑源,寒冬腊月里,人们照样喝凉粉,就跟东北人大冬天里吃雪糕一个意思。我在恒山旅游时,亲眼见过一个穿羊皮袄的老汉,端了一碗凉粉,也不用筷子,一只手捏住碗,一倾一吸,再一吸一倾,呼噜呼噜就喝完了一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吃完了,面颊上一层细细的汗珠子,这才搁上两块钱,舔一舔粘在下巴上的两粒辣椒籽儿,心满意足地离去。

    游罢恒山,不禁想,像浑源凉粉这样的地方风味,xx可以凭借悬空寺和北岳恒山等旅游资源优势,弄个真空包装,打理出一个红红火火的产业。可惜小媳妇凉粉早在1999年就让人抢先注了册,店主赵月琴至今也没想过通过法律手段挽回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小媳妇凉粉也就只能是当地的一味小吃。

 

    附:

    小媳妇真名叫赵月琴,今年58岁,她丈夫叫白国栋,今年59岁,34年前(1975年)白国栋和赵月琴结为夫妻,1978年夫妇俩看上了街头卖凉粉这生意,小两口起早贪黑,把心思都放在凉粉、辣椒油的加工上,十多年后,赵月琴卖的凉粉叫做“小媳妇”凉粉。2001年浑源县一家食品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小媳妇”商标,生产拌凉粉用的佐料辣椒油,这回白国栋、赵月琴夫妇俩可着急了,他们常去工商管理部门过问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别人用“小媳妇”三个字注册的商标合法。后来他们注册了“小媳妇”头像的商标,搞食用淀粉、土豆粉、凉粉、辣椒油产品的加工。2001年10月他们在“小媳妇”三个字前加了丈夫的姓氏,注册了“大白小媳妇”的商标,不过此次注册是为了开凉粉店,现在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上写的是“浑源县小媳妇凉粉店”地址在:浑源县永安镇永安西大街。是xx的浑源凉粉。
    “小媳妇”凉粉店到现在还是{dj2}经营,北京、太原、呼和浩特、张家口以及一些外地客商建议他们加工上凉粉到那里去卖,还有部分客商打电话向他们购买做辣椒油、凉粉的配方,他们都一一拒绝了,“小媳妇”凉粉没走出大山,据说到现在还没有可以真空包装的方便凉粉,外地游客只能花上15元带走一瓶260克装的辣椒油去回味那“小媳妇”凉粉的味道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浑源凉粉_雪峰之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