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炭黑在羊毛织物上的应用- 常治辉-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 ...

  纳米炭黑是比表面积大、环保性好、对光有吸收性和折射性、可作为无机颜料的粒子·但纳米炭黑的亲水性差、与纤维的亲和力差·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分散剂分散24h,再用粘合剂将炭黑粘贴在织物上,但所染织物不均匀且手感差·近期有报道指出,可以在炭黑表面上嫁接亲水性基团·采用硝酸和双氧水直接氧化使炭黑表面产生羧基(亲水性基团),再将氧化产物与亚硫卤进行反应,在炭黑表面产生酸性卤基·[1]本实验采用氧化接枝的方法,探讨了改性工艺的具体参数,并且将改性后的纳米炭黑应用于羊毛染色,不仅改善了炭黑的染色性能,同时还赋予了织物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1 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基布:100%原色羊毛坯布;

  药剂:纳米炭黑(8 nm,美国加州大学 Davis 分校);改性纳米炭黑- 1(由美国加州大学 Davis 分校孙刚教授的研究小组提供配方处理得到的改性炭黑);改性纳米炭黑- 2{ 采用混酸V(98%浓硫酸)∶ V(67%浓硝酸)为 1∶3改性的纳米炭黑};聚乙烯咯烷酮 K- 30 分散剂;硅氧烷溶胶由 3-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水解制得·

  仪器:JB- 2 型恒温磁力搅拌机(上海雷磁仪器厂新泾分厂),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RY-25012 型常温型染样机(上海龙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JY92- Ⅱ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匀小轧车、焙烘机(台湾 Rapid),UV-1000F 型织物紫外线透过率及防护性能测试仪(Lab-sphere,USA),Zetasizer Nano ZS 型纳米粒度及 Zeta 电位分析仪(NanoSeries Co·USA),SF600 型电脑测色配色仪(Datacolor),CM- 5 型织物摩擦色牢度测试仪(ATLAS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 日本电子珠式会社)·

  1·2 纳米炭黑的改性及其分散液的制备 采用混酸对纳米炭黑进行表面改性·将混酸与纳米炭黑于三颈瓶中共浴一段时间,清洗改性后的纳米炭黑接近中性后,提取炭黑并放置于烘箱中烘干·[2] 将改性纳米炭黑 5%(owf)与 1 g/L 聚乙烯咯烷酮 K- 30 混合,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分散 7 min·[3]

   1·3 改性纳米炭黑上染羊毛工艺

  1·3·1 浸染法 配方:改性纳米炭黑 4%(owf);pH 值 3;浴比 35∶1;分散剂聚乙烯咯烷酮 K- 30 1 g/L·始染温度为 50 ℃,20 min 内升温至 70 ℃,30 min 内升温至沸腾(1 ℃/min),沸染 45 min后加 30%醋酸 1% ̄2%,再沸染 15 min·

  1·3·2 溶胶浸轧法 一浸一轧分散液改性纳米炭黑- 2 5%(owf),聚乙烯咯烷酮 K-30 1 g/L,轧余率100%,硅氧烷溶胶 650g/L→烘干(80 ℃,5 min)→焙烘(180 ℃,5 min)·

  1·4 测试

  耐摩擦色牢度:参照 GB/T 3920- 1997 测试;耐洗色牢度:参照 GB/T 3920·1- 1997 测试;抗紫外效果(织物紫外透过率):参照 AS/NZS 4399- 1996 测试;粒径: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试;PDI 是多分散系数,其值由盘式高速搅拌器分散染浴后测得,PDI 值越低,颗粒在介质中分散得越均匀·通常,PDI 达到 0·500 以下即可认为溶液分散均匀·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酸改性纳米炭黑的工艺确定 在不同的混酸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下对纳米炭黑进行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的纳米炭黑进行离心沉淀、清洗、烘干,再借助盘式高速搅拌器,将改性纳米炭黑分散在水中,并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试粒径·实验结果如表 1·

  结合改性纳米炭黑的粒径、光泽、产率以及对羊毛的整理效果,最终确定改性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如下:将 5 g 粒径为 8 nm 的纳米炭黑置于 500 mL 三颈烧瓶中,向三颈烧瓶中倒入 90 mL 的混酸后于 90 ℃加热,在通冷却水的条件下使混酸共浴 30 min·共浴完毕后,将改性后的纳米炭黑从混酸中提取出来并清洗至弱酸性接近中性,再放置在烘箱中于 80 ℃烘干·

  2·2 纳米炭黑经表面改性后的分散性

  未改性纳米炭黑的表面能高,有极大的团聚性,即使加了分散剂也不能处理羊毛,因为团聚颗粒过大,不能进入纤维内部,同时,纳米炭黑与纤维表面没有结合力,会像沙砾一样掉落下来·改性纳米炭黑在没有分散剂的情况下就能容易地分散在水中,且稳定性高,故改性能改善纳米炭黑的表面状况·



  从表 2 可以看出,在 PDI 小于 0·500 的情况下,分散液中改性纳米炭黑的粒径几乎无增长,即使在无分散剂的情况下,粒径增长也不明显·结合文献[4]推测,改性纳米炭黑的表面基团可能含有羟基、羧基、环酯基等亲水性基团,大大增强了改性纳米炭黑的亲水性,提高了分散性·

  2·3 2 种染色工艺的研究 浸染法是采用传统酸性染料染羊毛的方法,即在酸性条件下,羊毛纤维上带有大量的氨基正离子和羧基,改性后的纳米炭黑通过分子间吸引力和氢键与纤维结合· 焙烘时,浸轧法中所用的硅氧烷溶胶脱水发生凝胶,GPTMS 中 3 个三甲氧基水解生成的 3 个羟基之间脱水形成 Si—O—Si 交联,羟基也可以与羊毛中的氨基交联,环氧基开环形成网状结构的薄膜,在这种情况下,硅氧烷溶胶可以包裹纳米炭黑,将其粘附在纤维上,其结合力强于纳米炭黑单独处理纤维时的结合力·与浸染法相比,浸轧法能提高纳米炭黑的着色率、上染率、吸附率,可能会提高耐洗性·

  2·3·1 羊毛织物上改性纳米炭黑的分布图

  从图 1 可见,2 种方法处理到羊毛织物上的改性纳米炭黑- 2 粒子在纤维表面都有团聚·而改性纳米炭黑- 2染色羊毛的水洗牢度等都达到 2-3 级以上(表 4),故推断一部分改性纳米炭黑沉积在纤维表面,一部分可能渗入羊毛纤维内部并固着在其中·通过浸染法上染到羊毛纤维上的改性纳米炭黑分散均匀,上染的改性纳米炭黑量多但有空隙;而通过浸轧法上染到羊毛纤维上的改性纳米炭黑被硅溶胶所包覆,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溶胶层和团聚的改性纳米炭黑粒子·与浸染法比较,浸轧法上染的改性纳米炭黑粒子不仅与纤维结合,同时还同溶胶有一定的结合力,由此推断上染到羊毛纤维上的粒子数量较浸染法多·

  2·3·2 染色牢度

  2·3·2·1 耐摩擦色牢度

  从表 3 可以看出,浸染法中改性纳米炭黑- 1 的经向湿摩擦牢度为 3 级,纬向干摩擦牢度为 4-5 级;改性纳米炭黑- 2 的经向湿摩擦牢度为 4 级,纬向干摩擦牢度为 5 级·改性纳米炭黑- 2 处理羊毛织物的摩擦牢度要优于改性纳米炭黑- 1·且改性纳米炭黑- 2 用 2 种方法处理羊毛织物的摩擦牢度均在 4 级以上,具有优异的摩擦牢度·

  2·3·2·2 耐洗色牢度

  从表 4 可以看出,浸染法中改性纳米炭黑-1的原样褪色牢度为2级,白布沾色牢度为 5级;改性纳米炭黑-2的原样褪色牢度为2-3级,白布沾色牢度为5级·具有相当的染色牢度·浸轧法中改性纳米炭黑-2的原样褪色牢度达5级,白布沾色牢度为4级·染色牢度更优· 纳米炭黑处理羊毛织物的过程为纳米炭黑的上染过程·浸染法处理的羊毛织物原样褪色牢度为 2-3级,说明改性纳米炭黑- 2 颗粒部分吸附在纤维表面的同时,已成功地扩散入羊毛的孔隙,再向纤维的无定形区扩散,把吸附推向纤维内部而把纤维染透·渗透入纤维无定形区的改性纳米炭黑颗粒聚集而沉积在其中,且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纤维结合,有一定的水洗牢度· 改性纳米炭黑浸轧法处理的羊毛织物水洗牢度非常优异·对比未改性的纳米炭黑,各项牢度有很大的提高·改性后的纳米炭黑具有亲水性基团,在被硅氧烷溶胶包覆的同时,还与溶胶和纤维存在结合力,溶胶在羊毛织物上形成网状结构,使炭黑附着在羊毛织物上·

  2·3·3 抗紫外效果

  从图 2 可见,改性纳米炭黑用量越高,抗紫外能力越强·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与改性纳米炭黑的染色深度相关,即抗紫外性能主要与改性纳米炭黑结合在羊毛上的量有关·改性纳米炭黑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效果·[5,6]当改性纳米炭黑用量达到 4%(owf)后,UPF 值无明显增大·对比浸染法,浸轧法的 UPF 值要高 50-100·

  3 结论

  3·1 混酸改性工艺为:将 5g 粒径为 8nm 的纳米炭黑置于 500mL 三颈烧瓶中,倒入 90mL 的混酸后于 90℃加热,在通冷却水的条件下使混酸共浴 30 min·共浴完毕后,将改性纳米炭黑从混酸中提取出来并清洗至弱酸性接近中性,再放置在烘箱中于 80 ℃烘干·

  3·2 改性纳米炭黑作为染料通过浸染法上染羊毛织物,{zd1}摩擦牢度 3 级,褪色牢度 2 级,沾色牢度 5 级·浸轧法所染羊毛的{zd1}摩擦牢度 4 级,褪色牢度 5级,沾色牢度 4 级·改性后的纳米炭黑对羊毛有良好的染色性能·

  3·3 对比浸染法,浸轧法的 UPF 值要高 50100·

郑重声明:资讯 【纳米炭黑在羊毛织物上的应用- 常治辉-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