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城市“泡汤”,xx大于天灾_网易新闻

【珍藏】城市“泡汤”,xx大于天灾_网易新闻

2010-05-30 18:55:25 阅读17 评论0 字号:

【珍藏】城市“泡汤”,xx大于天灾_网易新闻 - 悠悠白云 - 悠悠白云天上来
照搬“苏联模式”:高寒地区设计套热带城市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将“苏联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国内各城市在这一时期开始采用一整套以苏联为标准的定额指标。1955年,国家城建部门安排7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工作组到广州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工作。
广州中心城区沿用解放初的苏联标准,称为“下水管网”,在5到10米深的地下建设排水管网,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由于前苏联位于高寒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排水系统设计上较为保守。而广州位于热带北部,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mm以上,将前苏联的排水系统照搬的广州,已经为广州内涝埋下了伏笔。
设计标准低:83%的管网按一年一遇设计
广州的雨水排水管网自从六运会前后对排水系统改造后,至今已有20多年未再系统调整。中心城区现有6000多公里排水管网,其中83%达到一年一遇的重现期标准,仅有9%达到两年一遇的标准,甚至还有少部分区域仅为半年一遇标准。
广州市水务局工程师表示,广州当前排水管网一年一遇的标准虽然符合国家规定,但考虑到城市的降雨量,这一规划设置实在是偏低,“全国比较下来,也处于中下水平。”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中国近现代的城市进化史,大多一路表面光鲜地走来,而忽视真实的内在。
所以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和文明,一场雨足矣。

 【珍藏】城市“泡汤”,xx大于天灾_网易新闻 - 悠悠白云 - 悠悠白云天上来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珍藏】城市“泡汤”,xx大于天灾_网易新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