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儿童节_上海1930's 老画舖_百度空间
  50年代生人———过革命化的儿童节

  造型:白布衬衣、蓝裤子、红领巾

  玩具:钓鱼竿、蜻蜓网、xx

  歌曲:《小鸭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在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记忆中,他们的儿童节基本是这样度过的:戴着红领巾,自己组织活动,那时候,小学校的大喇叭里,总是放着一首让人记忆一辈子的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今年52岁的石尚武说,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同学几个商量,过一个革命化的“六一”。半夜三更紧急集合,去松花江边进行“战斗演习”。班主任老师也赞同我们的这个“行动”,并将“行动”升级为全班性活动,为防止意外,她还请了体育老师来协助我们。“六一”终于到了,这{yt}我几乎没有合眼,凌晨4点,就悄悄收拾停当走出了房门。半小时以后,全班都集合了,老师也到了,还有专程来压阵的体育老师。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令,向松花江边进发。寂静的街道上,回荡着我们的歌声和脚步声。

  60年代生人———简单的礼物让人感动

  造型:白布衬衣、蓝裤子、红领巾

  游戏:掷沙包、xx、跳格子、撞拐

  礼物: 爆米花、钢笔(算贵重的)

  歌曲:《一分钱》、《娃哈哈》、《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一代人的童年在上世纪70年代。这是一个“玩具不多,但游戏丰富”的年代,弹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推铁环等等,说起这些游戏,很多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会陌生,因为这些游戏陪伴着他们成长,给了他们很多乐趣和美好的回忆。

  当时,孩子们手里的玩具大多都是自己或家长给做的。在哈尔滨市电业局上班的韩春雨说:“那时,如果哪个孩子有一个铁圈,用一个铁丝弯钩推着满街‘疯’跑,会引来无数孩子羡慕的目光。儿童节到了,家长对孩子们的{wy}犒劳就是让孩子拿点家里的包米,到楼下去崩爆米花。崩爆米花的人特别受孩子的欢迎,他一只手摇着黑糊糊的铁炉,一边逗着围了一大圈的孩子,然后在黑糊糊的铁炉里放上一小包白色晶体,后来知道那是糖精,神奇得不得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我过‘六一’儿童节,身上穿的衣服是当裁缝的爸爸亲自为我缝制的。其实只要能参加节日活动,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老虎和猴子,穿什么倒没有更高的要求。那时的孩子,基本上是老二捡老大穿小的衣服,由于我和哥哥个头差不多,我几乎常年穿吊腿裤。”在法院工作的李明讲述了当年他的“六一”情结:“我们这代人,与现在的孩子比起来,基本上处于没人管的状态。只要我们平时别招灾惹祸,父母就满足了。儿童节也没什么特别的,一支钢笔算是很贵重的礼物了。1977年的儿童节,妈妈到文具店花3元钱买一支钢笔作为节日礼物送给我,当时我妈妈在工厂每月挣36元钱,拿到钢笔时我特别激动,同学们也羡慕得不得了。”

  70年代生人———

  学校的集体活动和少量的零花钱

  造型:白的确良衬衫、蓝裤子、红领巾

  游戏:捉迷藏、弹玻璃球、跳皮筋

  礼物:电子表、小电子琴

  歌曲:《小燕子》、《射雕英雄传》主题歌、《一休》、《蓝精灵》

  

  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上世纪80年代吹满祖国的大地,那时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70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大多在这个时间段里。在这个年代,一到“六一”儿童节,大多数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能参与表演的孩子都会特别兴奋,老早就惦记着表演节目的事情,不厌其烦地跟父母说起排练的趣事……

  今年32岁的付强回忆说:“儿童节那天,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们穿上蓝裤子、白衬衫,到学校里来参加儿童节的活动。上午一般是学校的‘六一’联欢会,大家要到台上唱歌、跳舞、朗诵等等,全校每个班级都要准备一个节目。老师还为上台表演的小朋友搽胭脂、口红。那些爱美的女生在表演结束后,谁也不洗去脸上的妆,兴奋地到处跑,引得路人注目。在那个年代,老师们几乎会为孩子们筹划好所有的‘六一’活动,节目安排得满满的,每个孩子都要参加。”

  在80年代中期,学生能戴得起手表的,比现在有手机的学生还少。在烟草公司工作的关鸿鹏回忆说,那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问我,过儿童节上哪去玩啊?我想了想回答:“爸爸,我哪也不去玩,省下来的钱,你给我买一块电子表行吗?那时候电子表贵,大约15元一块,当时我爸爸每月工资、奖金加起来不超过45元,这块电子表相当于他三分之一的工资。”因为我在家一直是挺懂事的孩子,不轻易向家长提过分的要求,所以爸爸当即答应。我在“六一”那天,戴上了令很多人羡慕的电子表,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到公园玩了{yt}。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电子产品的稀有,一架小小的电子琴也会成为很贵重的儿童节礼物。学校在儿童节那天也会组织看电影,基本是《小兵张嘎》、《地道战》之类的革命影片。平时看电影的机会很少,那时电影票很紧张。1975年出生的曲梓新是南航的一名机修工程师。他回忆说,儿童节那天,父母通常会给2角零花钱,对于小孩来说已经是不小的一笔财富了。那时零食少也便宜,5分钱可以买“两大根‘脆香酥’”。

  80年代生人———洋快餐加艺术照

  造型:运动服、白色旅游鞋

  玩具: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

  礼物:洋娃娃、吃肯德基、拍儿童艺术照

  歌曲:港台歌星的歌,如小虎队、张雨生的歌

  

  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现在基本都参加了工作。这代孩子是幸运的一代,他们的童年基本上在90年代,亲身体验了许多新鲜事物。“六一”儿童节留给他们的记忆大多和新衣服、玩具、公园、餐厅和表演节目有关。

  一汽大众4S店维修技师张胜回忆说:“我{dy}次吃肯德基就是在儿童节那天。那时肯德基在哈市刚刚开张,人特别多。虽然我已经记不得当初吃的是什么了,可能就是薯条和汉堡吧,但是那时候觉得真是人间美味啊。”除了好吃的,儿童节{zd0}的快乐就是玩了。杨倩说:“‘六一’我总会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去学校参加游园会。每个班级都会组织各种游戏,像筷子夹乒乓球、两人三足等。我还记得有一种游戏是把绳子系在一根长钉子上,然后轻轻地放到瓶子里,抽动绳子让钉子横过来,就能把瓶子吊起来了。这有很大难度。游戏玩得好就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糖果。我总是班级里拿到糖果最多的一个。”80年代出生的马薇说:“儿童节,妈妈就会带我去拍照,腮帮子上总是被她涂得红红的,额头再点上一点红,胸前还要别一朵大红花,特别好笑。”相信很多80年代出生的都一样,家里基本都保留着一两张“大红脸”照片。这个年代的孩子,幸运地见识了很多新鲜事物,或许那份亲身体验新事物的满足感才是家长们送给孩子{zd0}的礼物。

  90年代生人———全家一起大把掏钱

  造型:各种漂亮的童装

  玩具:互联网

  礼物:手机、漫画书、漂亮衣服、玩具

  歌曲:《老鼠爱大米》、《健康歌》

  

  90年代出生的孩子,是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最幸福的一群孩子,他们既不缺少物质条件又不缺少长辈的疼爱。在曼哈顿小商品市场经商的姚本红,准备在这个儿童节送给孩子一部xx手机,她说:“孩子已经六年级了,是马上就要小学毕业的大孩子了,同时也是她能过的{zh1}一个‘儿童节’了,所以我和她爸爸考虑,应该给孩子送一个好些的礼物。我和她爸爸都在做生意,平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总感觉心里过意不去,所以就打算买个手机,方便今后和孩子沟通。价格也就在2000元左右吧。”



郑重声明:资讯 【记忆中的儿童节_上海1930's 老画舖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