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繁殖_不爱江山爱美人_百度空间
生长健壮,无寄生物附着,无虫害损伤,树皮光滑无损伤,并能接受到阳光照射;枝龄以2—3年生为宜,
即环状剥皮处径粗1.5—3厘米。 

圈枝时间 
  在华南地区1年4季均可进行圈枝育苗;但根据荔枝根系活动的情况,通常以春夏两季圈枝较好。因为气温
回升,雨水充足,使荔枝进入生长活动期,形成层活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并生根。所以春夏季圈枝,发根
、成苗快。而且在夏秋季假植成活率也很高。秋冬季圈枝,长根慢,假植时遇冷也影响成活率。 

操作方法 
  [环状剥皮] 
  在选好的枝条上分枝以下15厘米处,选平直部位环割两刀,两刀口相距约为3厘米,深度仅达木质部,将
两割日之间的皮层全部剥除,刮净附在木质部的形成层,并任其裸露7—10天后才包生根基质,使残留的形
成层细胞干死。  
  〔生根基质的制备〕 
  生根基质要求通气、保湿,并有少量养分,常用的有稻草泥条(俗称泥蛇)、椰糠、木糠、苔 藓等混合泥,
以及用疏松的果园土加入塘泥等。 
  (1)稻草泥条的制作将干稻草浸泡入水中3—5天后,捞起晾干,另取湿塘泥或沟底泥、肥沃粘稠细土,搅
拌成稠浆,把浸泡后的稻草放入泥浆中,充分搓揉,用泥浆把稻草粘成粗干5 —7厘米、长50厘米左右的稻
草泥条,用薄膜或湿稻草盖好备用。  
  (2)椰糠、木糠混合泥的制备用椰糠或木糠或苔藓等保湿材料,加入50%较肥沃的泥土充分混匀,加水混
和后紧握掌中至指缝中有水分渗出即可使用。  
  (3)疏松园土基质的制备用疏松的园土({zh0}用没有种过作物的深层土壤),加入30%干塘泥粉,充分拌匀
后,加水至泥土压成团便可使用。此外,还需预先准备好包基质的薄膜和绑扎用的纤维带。  
  〔包泥团〕 
   环剥皮后5—7天便可以包上生根基质。先将包扎薄膜一端扎紧于圈口之下,形成喇叭状,填入椰糠混合生
根泥或疏松园土基质,压实后把膜包成筒形,扎紧上端即可。泥团大小一般为圈口粗的5—7倍。如果用稻草
泥条作基质,可从圈口处用泥条缠绕成1个椭圆形泥团,包好泥团后让其风干7天左右,再包裹薄膜。为了
使圈口多发根、早发根,可于包泥前,在上圈口的韧皮和木质之间,涂上500ppm荼乙 酸(NAA) 或 
5000ppm吲哚丁酸(IBA)。 

下树、假植 
  圈枝苗在包好生根基质并包好薄膜后两个月左右,便可以发生2次根、3次根,这时即可把苗 剪离母树。
落苗时用枝剪或小锯紧贴泥团下方把圈枝苗连泥团剪下,下树后随即剪去大部分枝 叶便可包装运输,假植
或直接定植到田间。圈枝苗剪离母树后要小心轻放,以免打烂泥团伤根 ,影响假植和定植的成活率。  
  圈枝苗下树后虽可直接定植到田间,但往往因大田面积大,护理很难周到,定植成活率低。为了提高成活
率;{zh0}先用竹筐假植,使圈枝苗的根系更强壮,待抽出第二次新梢老熟后才移到田间栽植。假植的营养土
以松软的园土为主,加入20%腐熟的堆肥混合后,每1000千克土混入3%呋喃丹o.5千克,以防地下害虫。
假植筐{zh0}用高25—30厘米、直径18厘米的竹筐 ;也可用同样规格的塑料袋。塑料袋底部和两侧要开洞,
以便排水。每筐种l株苗,摆苗时先将场地的表土锄开,把筐苗逐一摆好堆成畦,再把表土撤上筐苗畦上,
淋足水。假植期间要搭荫棚或用50一70%的遮光网遮荫;如果是春冬季假植还要注意用薄膜覆盖防寒。
圈枝苗假植后 ,在{dy}次新梢转绿时常出现部分苗嫩梢枯死,进而有整株干枯死亡的现象,叫做“回水”,
 主要原因是地下部分根系还未xx恢复,而地上部分叶片多、蒸发量大而造成大量失水所致。 因此,
苗木假植后要经常淋水,搭棚遮荫减少水分消耗;并在{dy}次梢长出后加强根外追肥, 剪去过多的新
梢,使之迅速转绿。 

苗圃地的选择  
  荔枝的苗圃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地形开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平地、山坡地或水田。荔枝嫁接苗要求
带泥团移栽,苗地的土质一定要适合于起苗器及其他用具带泥团起苗出圃。荔枝苗圃地的土壤{zh0}是土质疏
松的红壤或含砂质少的冲积壤土,不能在砂质土或砂偏多的土壤育苗。砂地除了不利于带泥起苗外,其表面
受日晒时土温过高,对幼苗出土和生长均不利。荔 枝砧木的嫩梢冬季易受冻,{zh0}不要选择坐南朝北的较
低地段作苗地,以免冬季受霜冻。 

砧木的培育 
  〔砧木的选择〕 
  近20年来,才开始用嫁接育苗方法大量培育荔枝苗木。由于以往对荔枝砧木的研究甚少,生产上已出现了
砧穗不亲和的问题,造成了经济损失。荔枝砧木种子杂乱,导致嫁接后砧穗亲和及苗木生长良萎不一。因
此,应选择适合的砧木品种培育苗木。实践证明,禾荔可作糯米糍 、桂味、白蜡、白糖罂等品种的砧木;
黑叶和大造可作妃子笑的砧木。但是,大造砧接糯米糍,不亲和率高达90%以上;黑叶砧接白糖罂,不亲
和率高达80%以上。  
  〔种子收集、催芽〕 
  果实采收后,通过食用或加工后取出种子,在清水中洗去残留果肉,即可播种或催芽。荔枝种子极不耐
贮藏,不能长时间露置室内,更不能在阳光下曝晒。{zh0}做到种子随收集随播种或催芽,如需要运往别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湿润。 荔枝种子先经催芽后点播,发芽率明显提高,幼苗出土和生长整齐、催芽
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好的方法是:选1块平整土地,在上面堆3—5厘米的湿沙,把洗净的种子平放在沙面上,
不要让种子重叠,再在种子上面盖5厘米厚的稻草,经常淋水,保持稻草湿润,经4—5天,种子的胚根露出
种子长度的1/3—1/2时,即可取出点播于田间。催芽后的种子,播种要及时,如果胚根长出过长,胚芽已
长出时,播种后胚芽容易折断,出芽率会降低。  
  〔整地、播种〕 
  苗地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熟化,反复犁耙,然后施足基肥,每亩约撤施腐熟的猪、牛粪或堆肥等有机质肥料
5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石灰50千克,为了防地下害虫,可用3%呋喃丹2千克拌25千克细土均匀撒入
土中,再犁耙两次,然后做畦。畦面宽0.8—1米,畦高出地面15 —18厘米,低洼地、水田应高出25—30厘
米。做畦后,把畦面整平,弄碎土块,便可以起浅沟 播种。播种密度视管理条件而定,一般株行距以18厘
米×12厘米为宜。播种时先按行距开播种沟,沟深3厘米左右,按原定株距将种子平放于沟中,淋水后覆
土。覆土厚度以1.5—2厘米为 宜,太浅种子容易干死,太深幼苗出土困难。覆土后{zh0}在畦面覆盖干草
或搭荫棚遮荫。  
  〔播后管理〕 
  播种后晴天要经常淋水,保持畦土湿润;在幼苗开始出土时,要及时将盖草揭去,否则中午时太阳曝晒,
盖草温度高,会灼伤新出土的嫩芽。揭去盖草后,在苗床上散插带叶的树枝或芒基遮荫。实践证明,荔枝播
种后{zh0}搭矮棚遮荫。遮荫后苗木出芽率高,幼苗生长快而整齐。在幼苗{dy}片真叶转绿时,开始施入稀薄
水肥;以后每月施水肥两次,肥的浓度逐渐提高。入冬前在畦面撤施土杂肥以增强苗木抗寒能力,利于过冬。
冬季低温期间,{zh0}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提高苗床温度,以免xx苗木,并为幼苗争取更多的生长时间,
缩短育苗期限。此外,要及时除去砧木基部的萌蘖,保留1条壮而直的苗木主干。还要及时防治危害新梢嫩叶
和根部的害虫。 

嫁接苗的培育  
  〔嫁接〕 
  (1) 接穗的选择接穗的营养状态对嫁接效果有很大影响。应在长势旺盛的母树上,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
生长充实、芽眼饱满、叶片全部老熟的1—2年生枝条。荔枝嫁接用的接穗不宜贮藏时间过长,应随剪随接。
如果要存放较长时间或需长途运输,可先用新鲜的荔枝叶或蕉叶包扎接穗,然后再包1层湿毛巾,并用塑料
袋密封,放在阴凉处。  
  (2) 嫁接时间在气温为20—30℃时,形成层细胞活动最旺盛,有利于嫁接成活;低于16℃或高于36℃时,
细胞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嫁接成活率低。所以,1年中除了气温低于是16℃或高于36℃的时期外,均可
嫁接。一般以春夏及早秋嫁接较好,接后愈合快,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长快。春接不宜在早、晚低温时进行,
夏秋嫁接应避开中午烈日高温。此外,雨后土壤过湿或低温阴 雨天气时,也不宜嫁接。 
  (3) 嫁接方法  
  〔补片芽接〕 
  首先,开芽接位。用嫁接刀在砧木主干离地面20—30厘米的平直部位,自上而下平行直切两刀,深度仅达
木质部,长约3厘米,宽度视砧木、接穗粗度而定,一般0.5厘米左右;然后,在顶端横切1刀,形成长方形
接口,挑开皮层后即放回原处,以免伤口暴露过久,影响成活。  
  其次,削芽片。用嫁接刀在接穗芽的两侧平行切两刀,宽度与砧木接口大致相等或稍小一些,用刀在芽的
上方1.5厘米处将芽带木质削出,长约3厘米,上下各横切l刀,小心剥去木质部,便成1个长方形的芽片。  
  第三,缚扎。先将砧木芽接位的皮层上部切短约2/3,将芽片安放在芽接位中央,下端插入留下的砧皮内,
如果芽片比接位小,可以紧靠一边;然后,用宽1.5厘米的塑料薄膜带,自上而下均匀地覆瓦式缠缚密封。  
  第四,解缚、断砧。嫁接后30一40天,将缚扎的薄膜解开,检查成活情况,如接穗芽片保持原色,轻刮
表皮出现绿色层即为成活;再过l周时间,便可从嫁接部以上2—3厘米处剪去砧木顶部,促使接芽及早萌发。
补片芽接接活后只有1个芽长出来。当{dy}次梢叶片老熟后要及时施肥,剪顶,促使嫁接苗多分枝。  
  〔合接]〕 
  合接操作简便,接活后出芽快,苗木生长快,但接穗材料用得较多,而且要求接穗枝条与砧木接位粗度
基本一致。其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切削砧木。在砧木离地面30—35厘米处剪顶,用嫁接刀在断口下平直部位由下而上斜削1刀,成为长
3—4厘米的贯穿砧基横断面的斜切面。  
  其次,削接穗。选取粗度与砧木大致相等的接穗枝条,在下端平直部位由上而下斜削l刀,成为与砧木切面
相一致的斜切面,切面上方留2—4个芽。  
  第三,接合、缚扎、密封。将接穗的斜切面与砧木的斜切面相对接合,双方形成层对准;然后用薄膜带缚扎
固定并将嫁接部位及接穗全部包裹密封,接穗的芽眼部位只包1层薄膜,以便接活活接穗的芽可以顶穿薄膜长
出。如果在夏天嫁接,应加1个纸袋或稻草套遮光。当接穗枝条与砧木的粗度不一致时,可在砧、穗双方侧边
切削,称为“改良合接”或“包接 ”。其方法是:将接穗枝条平直向下,约成对5度斜切1刀,将不要的部分
切除,反转枝条在平直部位稍带木质削1刀,切成2-3厘米的长方形切面;将砧木剪顶后,在平直部位由下向上
削1刀,将砧木皮层及部分木质切去,形成与接穗切面大小相应的长切面;把接穗与砧木的长切面相对贴合,再
用薄膜带缚扎固定,包裹密封即成。  
  〔切接〕 
   同合接一样,切接也有出芽快、苗木生长快等特点,而且不强调接穗枝条与砧木接位大小一致。荔枝多用多芽
切接。其方法如下:首先,切削砧木。在砧木离地面30—35厘米处剪顶,选择平直一面向上横切l刀,成45度斜面,
然后,在斜面下方平直部位沿形成层或稍带木质部垂直向下切1刀,切口长3—4厘米。其次,削接穗。接穗枝条平
直向下,将枝条下端削成45度角斜面;然后,反转枝条,使平直面向上,下刀深达形成层或稍入木质部平切1刀,
削出比砧木切口稍长的平滑长切面,留2-4个芽。 第三,接合、密封。把切好的接穗长切面向内插入砧木切口,
使砧、穗之间的形成层互相对准;然后,用薄膜带缚扎、密封。夏天嫁接,应套上纸袋或草把庶光。  

嫁接苗的管理  
  〔检查成活和补接〕  
  嫁接30-40天后,要检查是否成活,如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解缚、剪砧顶〕 
  用超薄薄膜缚扎的不用解缚,芽长出时能将薄膜顶穿,但加套的纸袋或草把应及时除去,以免影响芽的
正常生长。不是用超薄薄膜缚扎的,在检查成活后,及时剪穿芽眼部位的薄膜,让芽长出。采用补片芽接
等接法,在嫁接时未剪去砧木顶部的,嫁接成活后要及时剪除砧顶,以加速接芽萌发和生长。  
  〔抹除砧芽〕 
  嫁接成活后,常有砧芽萌发,应及时抹除,以保证接穗上的芽和枝梢生长。  
  〔肥水管理〕 
  在接穗萌芽3—5厘米时,可开始施肥,以后保证“一梢二肥”。施肥以淋水肥为主;天气干旱时要及时
淋水、灌水;涝时注意排水防止砧木烂根;如有害唱害新梢,要及时用药喷杀 。  
  〔整形〕 
  苗高40一50厘米时,要整形修剪,培养强壮的主枝,特别是补片芽接的苗木,要及时摘顶,促使其中上
部多分枝;然后,选留3—4条分布均匀的壮枝培养为主枝。 
苗木出圃苗木标准 
  〔嫁接苗〕 
  1、砧穗亲和良好,嫁接口上下发育均匀,没有基部肿大或因解缚过迟引起的绞缢主干、叶片黄化等不良
现象。  
  2、嫁接部位在30一35厘米,不能过高;主干粗直,苗高50—60厘米;具有1级以上分枝3—4条,枝条分布
均匀,枝梢长度适中,生长健壮;叶片整齐,叶色浓绿。  
  3、枝干粗壮,根系发达。  
  〔假植圈枝苗〕  
  1、两次梢老熟,枝梢粗壮,叶片整齐,叶色浓绿,芽眼饱满。  
  2、根系生长良好、无损伤;假植后生根2次以上。  

起苗、包装、运输 
   荔枝苗根群不发达,须根少,根脆嫩易断,起苗时应带土挖起,尽量减少根系的损伤。起苗前提前15—
20天打芽,将准备出圃的苗木摘除顶梢1—2次,使苗木叶片充分老熟,枝条充实,以利移植后发新根和抽
 
梢。起苗前2—3天,将苗圃地漫灌1次水,使苗圃地土壤浸湿。起苗时以苗木主干为中心,将起苗器从苗两
侧插入土中,用大铁锤敲打起苗器,直至起苗器全部插入土中;然后,握紧起苗器铁柄,把起苗器连泥带
苗一同拔起,剪去过长的主根,打开起苗器便成为带有圆筒形泥团的荔枝苗;把挖起的苗木用薄膜将整个
泥团包好,再用纤维带把薄膜扎紧,苗木便可以出圃。在搬运苗木时,不得提苗木的主干,因为荔枝苗根
少而泥团较重,很容易拉脱泥团。 


郑重声明:资讯 【荔枝繁殖_不爱江山爱美人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