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过会率衡量咨询公司的研究能力- 小刀马的blog
?

  勿以过会率衡量咨询公司的研究能力

  当国内的创业板出笼之后,选择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新兴的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陡然增加了许多。人们也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这个新兴的聚集财富的地方,尤其是创业板对上市企业的要求不如主板市场那么严厉和苛刻。不过,即使如此,创业板的过会率依然不高。而构筑起过会率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咨询公司、券商、律师、会计师等都是影响点之一,当然上市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最主要的。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声音喜欢把上市公司的过会率作为衡量咨询公司的能力标尺,有的公司甚至宣扬过会率多少多少来为自己增加在业界的筹码。其实这xx是一种误区,也是一种误导。一个企业最终是不是能够顺利过会,并不以咨询公司的能力为最主要的筹码。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认为一个咨询公司成为上市公司过会率的一种保障,那么无疑是本末倒置。无论是对上市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咨询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而打着百分之百过会率的宣传更是一种对有关部门监管的“亵渎”,毕竟,我们看重一个咨询公司的服务内容和能力是最关键的,而不是其带来的过会率是多少,如果以过会率为衡量的标尺,那么也是在考验有关部门的智慧。当然,对一个优秀的咨询公司而言,相对较高的过会率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在选择咨询的企业时,也会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底蕴,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公正的研究。

  可以说,单纯地比较咨询服务企业过会率的高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也是不专业的一种自我宣传。因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过会成功与否,有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在左右有关部门的审核,而不是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就可以左右局面的。如果相应的咨询公司以此为诱饵进行宣传,也说明这样的咨询公司存心不良,也不是一个专业而有责任心的咨询企业。

  一个优秀的企业过会率自然会很高,事实上,衡量一个计划上市企业的过会率是看这个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是不是足够强大。作为咨询公司给我们带来的是客观、公正、公立的第三方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评判咨询公司的研究能力。比如对政策理解、产业规划、管理咨询、面对危机时的风度等等。这是一个优秀的咨询公司应该具备的能力,而不是以炫耀多么高的过会率为重点。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创业板发审委依旧保持紧凑的审核节奏。据统计,截至5月17日,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28次工作会议,审核55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12家被否,xxx为78.18%。而在2009年的创业板{dy}年中,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40次会议,审核74家企业IPO申请,其中59家过关,xxx为79.73%。这意味着:当前,今年的创业板IPOxxx已低于去年。

  创业板过会率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对这个市场的“谨慎”态度。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重申创业板并非“小小板”,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明确了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和审慎推荐的领域。紧接着,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召开,监管层就创业板的定位、发审要求、相关法规的执行口径等作出全面总结和要求,重点阐述了判断企业成长性的15个要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优势并不突出的公司闯关失利也在情理之中。

  一些咨询公司过度地以过会率作为宣传,显然是在误导市场和用户。因为咨询公司和企业过会率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事实上,我们观察,今年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保荐机构是IPO的{zj0}孕育机构。他们也是过会率成功与否的一个筹码。其实,过会受阻的家数问题并不能证明券商的承销实力差。

  我们看国内的一些咨询机构的过会率,赛迪顾问是83.3%,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是{bfb},汉鼎咨询是70%,协会及其他是82.69%。乍一看,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是{bfb}的过会率,但其仅仅咨询了7家公司。而赛迪顾问是经历了36家公司后的成绩,显然单纯地看过会率并不真正反应咨询公司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看到,截止2010年4月底,创业板成功上市的78家企业中,由赛迪顾问提供上市咨询服务的15家,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dy}。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把过会率作为考究一个咨询公司的{wy}筹码。事实上,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主要的服务主体包括券商、具有证券业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以及专业财经公关公司等。其中,咨询机构侧重于行业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与募集资金投资研究,即是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为募集资金投资的科学配置给予建议,帮助企业保持高成长与高创新能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取决于企业业务所依托的行业和市场。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结构、市场影响因素、市场发展趋势是企业选择募集资金投资方向的重要依据。对未来的预期才是企业真正的发展方向,当然盈利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性。这都是企业内功,并不是其他机构可以替代的。

文章发表于 .

?
郑重声明:资讯 【勿以过会率衡量咨询公司的研究能力- 小刀马的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