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现代化与军事气象- tianqiybqsc - tianqiybqsc - 和讯博客
国防现代化与军事气象 [原创 2010-06-04 07:21:55]   


  飞机离开了气象(气象科学和气象信息,下同)就不能在蓝天飞翔,军舰离开了气象就会在大海里迷失方向,大炮离开了气象就不能xx命中目标,导弹离开了气象就不能成为核威慑力量。常规战争运用气象就能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现代化战争运用气象就能趋利避害、以弱胜强。总之,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军事气象。

  航空与气象在候机室里,使人最为焦虑的是飞机不能按时起飞;在飞机上,使人最为担心的是能否安全着陆,这时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气象。航空事业从诞生起就把气象看作飞机的翅膀。起飞首先考虑风的影响,侧风会使飞机产生扫转、倾斜或冲出跑道;大风会使飞机偏离航线。风还可影响空降兵定时定点着陆,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由浓雾、烟幕、浮尘等要素造成的恶劣能见度可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易使飞机偏航和迷航。云和降水可使飞机出现积冰和颠簸,影响飞机性能,也可造成战斗机起飞、降落和空中编队的困难。雷电可击毁飞机,冰雹可砸坏飞机,龙卷风可卷走飞机等足以说明,航空离不开气象。

  航海与气象在广阔的大海里航行,风平浪静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狂风巨浪时使人感到异常紧张。自古至今没有一个航海家不懂得气象。风浪不仅使舰艇产生剧烈摆动,限制舰艇上火炮、鱼雷等武器的作用,使射击弹道发生偏差,而且还会影响正常操作,影响航行航向。台风、风暴是海上常出现的天气,如不能准确掌握它们,可造成舰毁人亡。历史上曾有台风将四百多只战舰沉没,造成四万多人死亡。在海雾中航行,可造成定位、目视、通讯等困难,影响任务的完成。就连潜水艇的活动也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海浪可引起海水透明度发生变化,影响搜索目标。海面上的气象条件可使海洋下水文情况发生变化,使不同结构的水流会合在一起,造成该潜时潜不下去,该升时升不上来,危及潜艇的安全,目前已发生过几艘潜水艇因此沉没的事故。现代化舰艇上多装有雷达、导弹等先进武器,大气低层的气象要素可大大影响这些兵器的性能。现代化战争很重视登陆作战,在选择登陆时机、登陆地点时必须首先考虑气象。航海也离不开气象。

  航天与气象航天离不开导弹,导弹更依赖气象。由于导弹要穿越、再入大气层,所以从发射、飞行、再入大气层直至命中目标和核爆威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发射时,由于导弹细长、高耸、孤立,大风可将其刮倒,雷电可将其击毁,冰雹和大雨能破坏地面设备,使导弹内进水,导致发射失败。飞行时,从发动机口喷射出的高速炽热的锥形烟粒子流与雷暴相接触,构成理想的闪电通道,此时导弹最易遭到雷击;空气密度也可影响飞行的速度和方向。再入大气层时,山于导弹全靠贯性运动,更要受制于气象。核爆时,就连气温变化也能影响核威力,由于高温密度小,空气阻力也小,可增大冲击波的传播速度,使破坏面积增强。低温密度大,空气阻力也大,可缩小核辐射的杀伤半径,减少破坏面积。此外,湿度变化会使导弹电子原器件漏电、短路和和锈蚀,使弹头、弹体变质,使液体燃料分解和自燃,影响导弹寿命和安全。至于恶劣天气对导弹运输、储存、操作等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现代化战争靠高技术的现代化武器,随着微电子、红外遥感、激光、隐形和xx制导等技术的使用,对气象保障的精度要求更高了。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中,有些高技术的攻防能力常受到严重削弱或消失。因此人们普遍感到,越是现代化武器、现代化战争,越需要xx的气象保障。有人说:“全天候”武器就不需要气象,这是种糊涂的观点,“全天候”武器仅仅是就武器的某种特性来说的,它在使用中,哪一个阶段也离不开气象保障。

  海湾战争是现代化武器的大较量,多国xx由于不熟悉海湾地区的气候情况,多次空袭受阻,许多战斗机囚能见度太差而携弹返回,海军陆战队也因气象条件被迫停止行动,这也说明现代化战争离不开气象。

  古语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安定的建设环境,国富不等于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建设国防,守好边疆,积极发展军事气象。

  气象武器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利用客观自然环境主观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总称。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的“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气象武器-历史 越战中,越南人民军的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因遭美军气象武器袭击而泥泞不堪军事和气象历来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开始,人类历史上利用气象条件在战争中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例子层出不穷。战争与气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到本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气象与战争如影随形。可以说,无论作战样式如何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都要受到气象的影响。气象条件是把双刃剑,对作战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看谁能驾御它而不受其影响,如果能合理利用气象条件,气象将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海湾战争中,海湾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是多国xx战略决策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选择对伊作战的时机时,美军气象部门向国防部提供海湾地区的气候报告时指出:对伊作战的时机应选择在12月至次年3月,尽管这一时期阴雨和雾日多,但比起4―10月份的高温、风沙天气,这种影响要小得多。

  早在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美国期间,美国军方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美政府还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20世纪60年xx始,“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气象武器开始陆续用于实战。越战期间,美军出动飞机26000架次,在越南作战区域上空施放降雨催化弹474万多枚,其制造的大量暴雨和洪水使越军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越军的作战行动。[1]

  气象武器-影响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之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是因为大气层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和各种不稳定因素,如果掌握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用较少的能量去“诱发”它们,就会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使天气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人工影响天气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催化剂选型、作业方法选择,到天气的监测预报,缺一不可,,而且各项工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即使是这样,在万里晴空的天气下,也很难做到人工降雨,对于一些系统性的强天气,比如大暴雨、大暴雪、台风等,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气象武器-重要作用

  获取气象资料

  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美军HAARP项目,能用高频电磁波束控制高层大气气象雷达、气象卫星是最重要的现代探测手段,它与常规气象观测互为补充。天气雷达一般用于探测热带气旋,雷暴、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系统,以及实时监测与之相伴的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强度、位置和移动情况。气象卫星搭载了红外扫描辐射仪、微波辐射计、电子摄像机等多种遥感仪器,对地球及大气层实施被动式的遥感探测,能获得大范围连续的气象要素。除上面所讲的探测手段外,人们还在飞机、远洋船舶上搭载气象观测仪器,获得非常规气象资料,弥补以上探测手段的不足。在战争条件下,敌方会{zd0}限度地封锁气象情报,这时可用气象侦察飞机、无人驾驶的大气探测遥感飞机、下投式探空仪和空投式自动气象站等手段来获取目标区的气象信息,甚至向目标区派遣气象小分队携带野战气象仪收集目标区的气象情报

  军事气象预报

  人们对气象预报一定十分熟悉,每天都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以决定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军事气象保障中的气象预报与我们熟悉的面向公众气象预报相比,从保障对象、预报内容和预报精度都有很大区别。军事气象预报是军事气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军事行动是海陆空等多军种参加的联合作战,不同的武器装备,不同的作战任务、不同的作战样式,都有它最适合的气象条件,预报的内容和要求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军事气象保障工作十分复杂,既要有保障某个军兵种独立作战的能力,又要有保障战区各军兵种合同作战的能力。

  气象武器-归根本源

  联合国在1977年通过相关协议,本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运用与军事领域。这个协议主要是考虑到这种技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对于战争来说,一旦战争爆发,一切的行动都会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燃烧油井、燃烧轮胎制造烟幕以及飞机轰炸都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气象条件对于战争的重要影响,从{dy}次世界大战至今,世界各国关于人工影响气象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

  由于在技术上、原理上很多东西还不太清楚,所以在影响天气和改变天气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超出你原先预想的状况,甚至天气发展的状况和你所希望出现的结果xx相反。天气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人们希望通过人工增雨的作业使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但是,实际的降雨量可能会大大超出人们的控制,这样不仅打击了敌人,也给己方带来了一场灾难。所以,在理论研究还没有到达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做相关的研究和实验应该慎之又慎。[2]

  气象武器-技术特点 气象武器飞机一是在一定天气条件下进行;二是在局部地区进行,影响相关的天气区;三是人 工作业必须接近有利天气区,这在双方交战状态下会受到影响;四是多采用催化剂进行作业。

  但据1981年4月1 日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经过13年的秘密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施放催化剂影响局部天气的框框,从调节大气 基本结构的思路出发,通过人工调节对流层中静电屏蔽层的密度来决定气团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天气和气候的 控制。据称,它可以控制5000公里范围内的天气,而且成功率超过93%。

  气象武器和气象战十分隐蔽,人工影响天气所造成的后果与自然天气变化浑然一体,难以分辨;而且在某时、某地对天气施加的影响效果,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天以后在距作业区很远的地区才表现出来,人们很难发 现其与人工作业之间的联系。因此,气象战可在敌方毫无觉察中达到战争目的。但气象武器也有不足之处,如 不能区别对待攻击对象,参战人员和平民、交战国和中立国,有时甚至连己方和友军xx的行动也会大受影响。

  气象武器-类型

  温压xx

  美军气象武器基地试验温压xx是美国国防部降低防务威胁局在2002年10月组织海军、空军、能源部和工业界专家,利用两个月时间突击研制的,并成功应用于阿富汗战场。温压xx爆炸时能产生持续的高温、高压,并大量消耗目标周围空气中的氧,打击洞穴和坑道目标效果显著。除去用温压xx打击洞穴、坑道和掩体等狭窄空间目标外,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计划利用便携式温压xx打击城市设施,包括建筑物和沟道等。

  制寒武器

  美军曾在距地面17千米的高空试验引爆一颗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弹等制寒武器,爆炸后的炮弹碎片遮蔽太阳,天气骤然变得异常寒冷,这足以将热带丛林中的敌人活活冻死。

  高温武器

  通过发射激光炮弹,使沙漠升温,空气上升,产生人造旋风,使敌人坦克在沙暴中无法行驶,最终不战自败;其钢制弹壳内装有易燃易爆的化学燃料,采用高分子聚合物粒状粉末,以便提高武器系统的威力和安全性;爆炸发生时会产生超压、高温等综合杀伤和破坏效应。这种炮弹既可用歼击机、直升机、火箭炮、大口径身管炮、近程导弹等投射,打击战役战术目标,又可用中远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远程作战飞机投射,打击战略目标。

  热压气雾武器

  气象武器野外训练目前(2009年底),英军正研制一种利用热浪、压力和气雾打击目标的xx打击武器。这种武器运用的是先进的油气xx原理。这种武器在撞击后弹体燃料会马上被点燃,从而产生大量的浓雾爆炸云团,通过热雾和压力摧毁建筑物内的目标,并且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杀伤敌人,,在目标区域内的敌人很快会被压力压死、气雾憋死。

  云雾炮弹

  这种炮弹又叫燃料空气xx炮弹,通常使用环氧乙烷、氧化丙烯等xxxx,将其装填在炮弹内,通过火箭炮或迫击炮发射到目标上空。{dy}代云雾炮弹属于子母型,即在母炮弹内装3枚子炮弹。每枚子炮弹装填数十千克燃料空气xx,并配有引信、雷管和伸展式探针传感器等。当母炮弹发射击到目标上空后,经过1~10秒钟的时间,引信引爆母炮弹,释放出挂有阻力伞的子炮弹,并缓缓地接近目标,在探针传感器的作用下,子炮弹在目标上空预定的高度进行{dy}次起爆,将xxxx混合,形成直径约15米、高约2.4米的云雾,将附近的地面覆盖住,经过0.1秒的时间,子炮弹进行第二次引爆,使云雾发生大爆炸。目前,云雾炮弹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其性能又有较大的提高,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人工消云、消雾武器

  气象武器战略意图人工消云、消雾是指采用加热、加冷开播撒催化剂等方法,xx作战空域中的浓雾,以提高和改善空气中的能见度,保证已方目视观察、飞机起飞、着陆和舰艇航行等作战行动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曾使用一种名为“斐多”的加热消雾装置,成功地保障了2500架次飞机在大雾中安全着陆。1968年,美军为保障空军飞机安全着陆,曾使用过人工消雾武器。

  人工控制雷电

  人工控制雷电,是指通过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云中电荷中和、转移或提前释放,控制雷电的产生,以确保空中和地面军事行动的安全。人工控制雷电的方法有:利用对带电云团播撒冻结核,改变云体的动力学和微物理学过程,以影响雷电放电;采用播撒金属箔以增加云中电导率,使云中电场维持在雷电所需临界强度以下抑制雷电;人为触发雷电放电,使云体一小部分区域在限定的时间内放电。

  太阳武器

  这是一种利用太阳光来消灭敌方的武器。实际上利用太阳光作为武器,早被使用过。1994年,俄罗斯卫星曾在轨道上安放了一面镜片,镜片的反射光在夜间擦过地球,这说明目前的技术已经能够在4万米高空集中镜面反射光。据计算,聚集的热源中心温度可达数千度,可以毁灭地球上的一切。这种武器也很有可能出现在新世纪的战争中。

  化学雨

  气象武器之地球载难化学雨武器是从早先的气象武器演变过来的一种新型武器,在海战中的作战效能尤为明显。它主要由碘化银、干冰、食盐等能使云层形成水滴,造成连续降雨的化学物质和能够造成人员伤亡或使武器装备加速老化的化学物质组成。该武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yj}性的,一类是暂时性的。{yj}性的化学雨武器主要用隐形飞机或其他无人飞行器运载,偷偷飞临敌国上空撒布,使敌军武器加速腐蚀,进而丧失作战能力;而暂时性的化学雨武器主要是使敌xx瞬间丧失抗击能力,它由高腐蚀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质等组成。

  海啸风暴

  提起海啸,人们无不为之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自然界中,海啸是由风暴和地震所引起的。据有关材料记载,1965年夏天,美国在xxx岛上进行的核试验激发了军事科学家们研制海啸武器的浓厚兴趣。那次核爆炸中,在距爆炸中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60米高的海浪,海浪在离开爆炸中心1500米之后,高度仍在15米以上。这一试验表明,未来的海啸武器如运用于海战,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巨浪

  对于军舰和海洋设施以及登陆作战来说,风浪是一种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风浪常常导致舰毁人亡,军事设施毁坏。因此,利用风浪和海洋内部聚合能使大洋表层和深层产生海洋潜潮,从而造成敌海军舰艇、水下潜艇以及其他军事设施的倾颠和人员死亡。军事科学家认为,巨浪武器还可用于封锁海岸,达到遏制敌军舰出海进攻之目的。不过,到目前为止,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未问世,只是引发了一些小浪级的浪涛,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运用成功的前兆。[3]

  气象武器-现状 气象武器云雨目前(2010年)国际公约禁止作战双方使用“气象武器”,但一些国家一刻也没有停止夺取“制气象权”的竞争,其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尤为活跃,在美军报告《天气-战斗力的倍增器:2025年拥有天气武器》中,明确将气象分析与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武器技术之一,并预测其作战力量有望于2025年在一个中等范围(小于200平方公里)内控制战场天气。

  1998年,英国在沿西海岸向大气层输入电能,使对流层中的镁原子电离产生一个密度可变的静电屏蔽层,以控制气团的运动,,从而尝试对半径5000公里范围内天气的人工控制。

  据英国《焦点》月刊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收集、整编了全世界上千个机场的气象资料,并定期修正。美军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可以预见,人工影响战场天气技术会在未来战场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以人工影响天气为主的气象武器,必将是未来战争中的一枚“重要棋子”。[4]

  气象武器-技术负面可能性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曾感叹“技术使一切成为可能”。当然,对于气象武器来说,如果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那么也可能给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对于不同气象武器的研发,应该审慎地区别对待,就像对待普通武器一样,也要有常规性和毁灭性之分。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从造福人类的角度发出呼吁,鉴于人造酸雨、人造臭氧洞等计划对环境破坏非常大,还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不可预测的后果,因而可以做些基础理论的研究,而绝不能轻率进入实施阶段。一些国际组织也表示,各大国应尽快协商和签订相关条约,完善现有国际规制,约束使用气象武器,并希望将控制气象的技术更多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的防灾、减灾事业上来。[5]

  军事气象水文快速发展 成为军事变革重要部分

  古人云“知天知地,胜乃无穷”。信息化战争既是军事力量的对抗,也是认知驾驭战场环境的竞赛,作战双方谁能准确预测天气和水文情况,趋利避害,谁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高技术武器装备,无不受气象、水文环境制约,没有军事气象水文保障,就无法实现“全天候”。抢占“天时”先机,谋求战场优势,成为推动军事气象水文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在与我军气象水文工作者座谈中得知,军事气象水文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测范围:从海底到太空

  我军的气象事业诞生于延安时期。今天,全军已建设了数百个气象水文台站,有的地处雪域高原、沙漠戈壁,有的在偏僻的高山、海岛,条件

  艰苦,鲜为人知,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军军事气象水文信息化建设加速进行,其观测范围不断延伸扩展。

  据军事气象专家蒋兴安介绍,人类关于气象影响战争的认识,几乎是与战争同时产生的。过去叫军事气象,气象保障范围xx于大气层低层,主要探测有关区域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云等气象要素和降水、雷暴等天气现象,。随着海、空军、导弹xx及航天力量的发展,逐步由大气层向海洋、太空拓展,未来将实现从太空到海底的“一体化无缝隙保障”。

  近20年来空间科学的成就表明:太阳活动与近地空间恶劣的“天气”条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导致卫星失效乃至陨落、通信中断、导航跟踪失误等。

  太阳还是{zd0}的红外辐射源。当空中来袭目标背对太阳,或者向太阳方向规避时,受太阳红外辐射影响,低空导弹常常会发生偏离,击不中目标。

  海洋环境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作战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大浪对水面舰艇安全航行和武器使用有较大影响,两栖登陆车很容易被“埋”在海滩中;海水密度对潜艇影响很大,不掌握海水密度,导弹和鱼雷打不准;海流、潮汐对布雷影响极大;海水内部还有波动,其威力之大,像巨型剪刀一般,能把石油平台支架“剪”断……

  从海底到太空,建立数字化战场大气、海洋和空间环境,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及时监测,是世界军事气象水文发展新趋势,也是我军气象水文官兵努力奋斗的一个远大目标。

  探测手段:从“放气球”到“用卫星”

  “放气球”曾经是气象官兵实施高空气象探测的常用手段。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大步推进,气象雷达和卫星等现代化手段相继投入使用,实现了一个大飞跃。同时,我军还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气水文预报,并实现全军气象水文信息的快速传输与共享,以及与指挥部位的互联互通,使气象保障向客观和定量化迈进一大步。

  我军气象水文观测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是推进军事变革的具体行动。利用传统的地面气象台站、气球、飞机和火箭进xx象观测,地球上70%的地区无法观测到,远远不能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要求。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dy}颗“泰罗斯”号试验气象卫星后,气象卫星在军事领域得到快速应用。

  1990年海湾战争中,交战双方都经受了恶劣气候的考验。在气象情报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xx,主要依靠自己的军事气象卫星获取气象资料。海湾战争中,美军共有3颗气象卫星交替运行,每天可观测战区天气6次,加上其他卫星提供的信息,海湾战区的天气状况,基本上置于美军的严密监视之下。

  过去,人工观测海洋水文信息,局限性大,观测不了多少点位。今天,自动升降浮标广泛应用于军事水文观测。这种浮标,定时在2000米深海中沉浮,把观测到的盐度、温度等信息,自动发送到卫星上。我军科研工作者还着眼未来战争需要,研制出“全球海洋水文分析应用系统”,全球水文信息,一点即知。

  张铭将军:军事气象为提升战斗力服务 2008-09-17 打仗还跟天气预报有关系?那当然了。准确的气象预报与打胜仗密不可分。世界军事史上,因准确的气象预报而赢得战机和因气象预报失误而贻误战机的战例比比皆是。

  天气预报越提前越好。中期数值,指的就是预测5至7天的天气情况。受条件限制,我国做中期数值,大都依靠我国气象中心和少数国外气象机构,通过传真发布的天气图来完成,信息量少,难以录用。

  走进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你会看到,高新技术正推动着我军军事气象保障迅速向前发展。以张铭教授(6213校友,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为首的科研人员,历经1500个日夜的反复试验和演示,研制出世界首套“微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该系统可为基层气象部门,提供预报时段内各时次的所有气象信息,各地再结合当地的天气特点,准确预测出当地5至7天的天气。国外用超大型计算机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气象学院只需一台普通微机或笔记本电脑,就能操作完毕。

  灾害性天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专业术语称为“中尺度天气”就是一种范围较小、易形成雷暴、暴雨、冰雹、大风的灾害性天气。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曾多次进行中尺度天气预报试验,效果都不理想。

  气象学院组成以张铭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以南京为中心,纵横江苏、安徽和河南,共14万平方公里,会同30多个xx气象部门、千余名官兵,开始了艰苦的试验。

  这一试验成果使我国对雷暴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40%,漏报率减少75%,填补了国内中尺度气象学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日本气象学家武田乔男,在参加中美中尺度气象研讨会时感慨:“中国的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做了我们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工作。”

  我国气象部门在探测降水量、雨滴大小等方面,一直使用瓶子接雨和小翻斗的方法,测量时间长、工序多、准确率低。对此,气象学院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经过上千次研究、测试和论证,该院研制出国内首台“瞬时雨强测量系统”。该系统操作方便,可综合探测瞬时雨量、雨强和雨滴谱,还能准确显示出{zd0}降雨强度和出现的准确时间,。

  军内外专家认为,新型瞬时雨强测量系统,可在作战训练和平时的防台、防汛、抗洪抢险中,为各级指挥员及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风,在一般人眼里就是空气流动,可在气象人眼里,风有来向,风有强度,单位时间内风还有行程。

  确定风速、风向和风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准确进行天气预报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军地气象部门测量空中风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光学望远镜放大系统,跟踪空中匀速上升气球运动轨迹,这需要多人配合,进行繁琐记录、计算和编排,测量速度慢,xx度小。

  为提高我国空中风测量手段,以张铭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着手进行新型测风手段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功地将光学经纬仪与测风及计算处理融为一体,研制成功光学智能测风经纬仪。这套仪器具有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语音报数的功能,可将观测资料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资料打印、显示存储和上网发报,减少操作人员60%,测风准确率达{bfb}。

  正是有了这些研究发明,军事气象保障才得以真正掌握天时,实实在在地为战斗力服务。 相关的主题文章:
郑重声明:资讯 【国防现代化与军事气象- tianqiybqsc - tianqiybqsc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