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海口小吃: 老街深处的草根美食_海南休闲农业_百度空间

  和美丽的滨海风光相比,深藏海口老街深处的小吃,或许是上不了台面的。然而,漂亮的图片只能成为外地游客选择海南的理由之一,但电视里播放的海口老街那些诱人的小吃,却让人马上跃跃欲试想要亲身感受一番。

  这就是去年5月台湾《三立电视台》播出海南那些各具特色的丰富小吃后,台湾游客在{dy}时间的反映,就连当地旅行社也纷纷叫好,说你们有那么吸引人的东西,为什么过去一直不告诉我们?

  最草根最美味的西门

  前不久,台湾xx的《东森电视台》又专程赶到海南,拍摄的内容依然是海南岛那些极富地方风味的小吃。

  在海口,已经显得有些破败和杂乱的西门,成为他们镜头里{zj1}椰城风味的地方。

  海口的西门当然不能和光鲜水滑充满日韩风尚的台北西门町相比,{wy}能沾上边拿来说说的或许就是小吃:海口西门有全海南最xx的海南粉,最有特色的粥品,以及海口最集中的鸡屎藤制品摊;而台北西门町,中华路上的鸭肉扁、巷子内的阿宗面线、专卖卤味的老天禄等,是当地最有特色的小吃摊点。

  海口的西门与如今汇聚国内国外各式特色美色金龙路美食一条街,也xx没有可比性,但在1980年代中后期时,西门就已经形成了海口市{dy}条美食街。200多米的美食街上,集中了20多家个体摊位,经营着海南鸡饭,生猛海鲜,小炒,卤味饭等海南特色美食。

  那时,如今繁华的金龙路美食一条街,还是一片鱼塘加稻田。历经20余年,尽管现在的西门已显得老旧和拥挤,却依然是海口人寻找草根美食{zh0}的地方之一。

  其中,那家经营了20多年的海南粉店是最让老海口津津乐道的食店。这里制作的海南腌粉,调料包括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葱花、肉丝、香油、酸菜、香菜等多达十几种调料,拌均后醇香扑鼻,吃后余味无穷。在这家连招牌都不挂的老店,不时会遇上那些已经离开海南在外地工作的海口人,每次回乡,到这里吃海南粉都是必备行程。这时,吃或许倒在其次,更多的是寻找一份对过去的记忆。

  斜对面的粥店每天清晨总是顾客盈门。因为生意太好,这里也是海南大排档中为数不多的需要先买餐牌的地方。用普通铁皮制成的餐牌,因为使用的次数实在太多,都已经被磨得很光滑。最有意思的是,因为这里的粥有三元、四元、五元、六元等之分,对应的餐牌就是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的餐牌弄混的机率应该很小。

  这里的白粥是提前熬制好的,然后再根据食客的需要,或是放入猪肉片、或是放入牛肉片、或是加个鸡蛋、或是只要蔬菜……三元起卖,加一份配料加一元钱,加到五六元时,已经是材质非常丰富的一碗粥了。所以在店家的餐牌里,最多也就是六边形,估计再往上加配料的食客应该不多了。

  西门的这些食店卖的都是普通平常的小吃,如海南粉、抱罗粉、河粉或是各种粥品。但越是简单的小吃,越是考验店家水平。因为没有太多的工序可以弥补另一道工序的不足,所以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承担起这道工序的责任。

  老街深处的小吃飘香

  在西门周围的老街骑楼里,其实这样的草根美食几乎随处可寻。

  如在不远处的得胜沙后路,这里出名的小吃就有猪红、九层糕、阉菜、乳猪腿、炒田螺、牛腩粥等,每天下午,这里的食客来来往往,店家把{yt}中最丰盛的品种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来销售。

  博爱路、中山路等老街上,各种小食店散落其中,不少店家都主打猪脚饭、牛腩饭等最受本地食客欢迎的吃食。每天傍晚,就有不少人宁愿放弃那些装饰一新又带空调的餐厅酒楼,到这里吃得满头大汗吃得畅快淋漓。

  在小店里,你可能会遇到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每天都要过来喝一碗甜薯奶的阿婆;会遇到猪脚饭最忠实的食客,即使赶不及到店里吃,也要专程过来打包回去慢慢品……

  就连台湾综艺天王吴宗宪和康康主持的xx美食节目《食字路口》,也曾慕名到老街去采访感受一番。

  这些小店长的已经营二十多年,短的也有三五年,每天做的大都是街坊们固定的生意。所以,无论是用料还是口味,店家都会尽心尽意保质保量。好的店家,通过食客们口碑相传,顾客的半径也会迅速扩展开来。

  不少已经经营一二十年的店家,甚至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招牌,更谈不上什么品牌了。大家只好通过大概的方位、特征来推荐这些店家。

  当小吃成为文化

  颇具地方特色、又身处颇具南洋风情的骑楼老街,按说,这样的美味小吃应该最吸引观光客。

  “客人其实很欢迎,但旅行社不敢带游客过去,毕竟卫生、环境都没有办法保证。”不少尝试着推出美食游的旅行社负责人对此很遗憾,而被带去的游客,满意率都非常高。

  “那里的美味永远和环境成反比!”有网友这样评价道,希望海南地方小吃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品质。

  在台湾,小吃已经上升为一种小吃文化。海南省旅游代表团去年的台湾之行,印象最深的就是台湾夜市。从台北士林夜市到台中逢甲夜市,再到高雄的六合夜市,每个夜市都有琳琅满目的小吃美食,每种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风味。透过地方小吃,游客可以更认识地方特产,文化与人文的典故,为路程增加了不少丰富性的色彩。

  特别是在高雄的六合国际观光夜市,可以品尝到各种台湾地方小吃。尽管名气响亮,其实这个夜市不到400米长,但观光客访客人数更占了其中七成,这里成为许多旅游团到高雄必访的一站,也成为高雄重要景点之一。

  其中担仔面是南台湾很具代表性的小吃,在六合夜市里有间台南担仔面业者,将摊位和内用空间以客家红花布风格,布置得喜气洋洋,从桌面、天花板到电风扇,都看得见红花布,并使用竹编矮桌椅、国小课桌椅,再摆上原住民头饰等装饰,让顾客于传统韵味十足的空间里品味美食,也一次体验到和谐相容的多元文化风格。

  夜市里另一间xxxx的摊点则是郑老牌木瓜牛奶,这间与海南普通大排档差不多的摊点,招牌上不但有各大演艺明星的签名,甚至还有马英九、连战等政坛名人的签名。木瓜牛奶再普通不过,带着怀疑的心情到摊上一尝,立即被震住:喝到的竟是有如冰琪淋似的木瓜牛奶。问老板娘诀窍:皆因木瓜、牛奶均选用了高雄{zh0}的,当然美味。

  听说我们来自海南岛,老板娘更是要全程免费,又赠送上一大盘很有特色的绿色蕃茄用来沾一种特别的酱料来吃,既美味又特别。

  海南岛特产丰美,又因为移民特色孕育出众多风味独特的名食小吃,特别是省会海口,几乎汇聚了全岛各地的特色小吃。站在高雄六合夜市的街头,对现在仍然显现老旧和脏乱的海口小吃,会产生出另外的看法。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在讲究吃的中国人眼里,“吃”当然排{dy},甚至,吃得好,就可以称为一个好的旅程!

  小吃,尽管不是名肴大菜,却以独特的口味和蕴涵其中的文化而流存于世。而且与那些大菜相比,小吃这种来源于市井的草根美食,其实更能表现一个地方的特色。

  在海口,小吃不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呈现出海口一般市民的生活与文化,因此,若想认识海口的椰城特色,从寻味那些散落在老街深处的小吃开始,是最迅速的方法。

2010年5月31日海南日报


郑重声明:资讯 【寻味海口小吃: 老街深处的草根美食_海南休闲农业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