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机械业仍有宽裕的发展空间« 移印加工

{zx1}公布的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业绩呈现出兴旺态势,但是一般传统产品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未来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公司应该是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制造商。
   

    近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公布了{zx1}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前10个月,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4.27万亿元,同比增长30.2%,增幅提高9.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300亿元,增长41.7%,较上年同期提高39.6个百分点。
    该报告认为,2007年中国机械业仍有宽裕的发展空间。  出口增速高于进口 

    发改委经济运行局报告显示,2006年前11个月,中国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万亿元,同比增长29.4%,增幅提高8.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万亿元,增长21.3%,提高7个百分点;累计产销率97.29%。
            

    在统计的95种行业主要产品中,四分之三的产品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汽车666万辆,同比增长26.1%,其中轿车356万辆,增长40.3%;发电设备10923万千瓦,增长30.8%;金属切削机床51万台,增长13.9%,数控机床7.7万台,增长30.8%;炼油、石化专用设备34万吨,增长59.9%。
            

    此外,出口增速高于进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2006年前10个月,机械工业出口1158亿美元,增长36.8%;进口1159亿美元,增长21%;累计贸易逆差仅为1.3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减少110亿美元,进出口基本平衡。
            

    技术含量高者空间大 

    随着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逐步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到重点支持。但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一些领域里技术水平不高,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装备仍不得不依靠国外进口,从而对装备制造业加快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
            

    因此,发改委报告中指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2007年装备制造业获得较为宽裕的发展空间,但“结构性过剩”的供求关系将在较长时期存在下去。今后一段时期,一般传统产品虽有一定需求增长,但竞争十分激烈;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重大技术装备需求将快速增长。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今后中国大量对外工程承包和自身竞争力提升将推动国产装备出口高增长,国产装备的出口不仅增加一块出口收入,更重要的是释放了国内部分产能,使供求关系更趋平衡,行业周期波动趋向弱化;此外,国民经济的产业和技术升级将为机械装备行业带来5到10年的黄金发展期。东方证券分析报告也认为,新开工项目将为工程机械业带来高增长,替代进口空间打开为高精尖数控机床带来机会,投资拉动也将为铁路装备提供发展机遇。
            

    受挫原料价格上涨 

    目前,机械行业投资增长偏快,产能过剩逐步显现。2006年1~11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55.6%、52.2%、40.6%和35.1%。而且随着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多个行业收入增长普遍低于销量水平。
            

    发改委对2007年行业发展的分析中指出,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将对部分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上游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和运输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影响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如铜、铝、优质特种钢材等原材料高位运行使企业成本增加。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宏观调控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都将给机械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还没有任何评论。

抱歉,评论暂时关闭。

郑重声明:资讯 【2007年中国机械业仍有宽裕的发展空间« 移印加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