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滴胶板制作工艺及步骤

太阳能板组装工艺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地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如果把一片或者几片低功率的电池片装在太阳电池单体中,将会使整个组件的输出功率降低。因此,为了提高限度地降低电池串并联的损失,必须将性能相近的单体电池组合成组件。
2、焊接:一般将6~12个太阳能电池串联起来形成太阳能电池串。传统上,一般采用银扁线构成电池的接头,然后利用点焊或焊接(用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等方法连接起来。现在一般使用60%的Sn、38%的Pb、2%的Ag电镀后的铜扁丝(厚度约为100~200μm)。接头需要经过火烧、红外、热风、激光处理。由于铅有毒,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96.5%的铜和3.5%的银合金。但是利用这种合金焊接时。要求焊接温度不能过高,焊接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焊缝晶体的长大,强度降低或电池碎裂。焊接接头之间应有良好的配合和适当的间隙,接头要光滑平整、牢固。要求串联的电池片间距均匀、颜色一致。
3、背面串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目前一般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模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A、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以增加玻璃和EVA的黏结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EVA、电池、EV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人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等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层压的温度、时间根据EVA的性质决定。使用快速固化EV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min。固化温度为150℃。要求层压好的组件内单片电池无碎裂、无裂纹、无明显移位,在组件的边缘和其他一部分电路之间的EVA均无气泡或脱层通道,EVA交联度良好。
6、修边: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将其切除。
7、装框:将层压好的电池组件进行装框,类似于给玻璃装一个镜框,增加组件的强度,进一步地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边框和玻璃组件的缝隙用硅酮树脂填充。框架是用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模块是由框架以及一个接线盒组成。每生产1m2的模块,铝合金框架能耗将增加215 kW•h。为了减少成本,现在无框架光伏发电模块越来越普遍。一般使用夹紧螺栓将模块固定到支撑结构上,有时也会用黏胶固定。无框架模块的使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量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8、焊接接线盒:在组件背面引线处焊接一个盒子,以利于电池与其他设备或电池间的连接。
9、高压测试:是指在组件边框和电极引线间施加一定的电压,测试组件的耐压性和绝缘强度,以保证组件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雷击等)下不被损坏。
10、组件测试:测试的目的是对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标定,测试其输出特性,确定组件的质量等级。国际IEC标准测试条件为AMl.5、100MW/m2、25℃

郑重声明:资讯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滴胶板制作工艺及步骤】由 深圳市中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