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7 11:01:44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综合理科(化学)大纲
Ⅰ、考试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指导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
考试命题要体现导向性、基础性、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以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和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注重考试内容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化学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初中化学教学朝着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整体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杜绝偏题、怪题。
Ⅱ、考试内容与要求
1.命题依据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2.目标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
为了便于考查,我们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内容按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用A、B、C表示):即知道、了解、理解,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的含义分别为:
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
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掌握、判断(即能够“应用”)。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初步学习”、“初步学会” 两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
(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
3.内容标准:
物质的构成
知识内容
| 目标层次
| 备 注
|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3.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二、微粒构成物质
1.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三、化学元素
1.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元素的简单分类
4.元素周期表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化学式
2.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离子符号
4.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
A
B
A
B
A
A
B
A
B
A
A
C |
知道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①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②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①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②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①记住并会书写24种元素名称和符号;
②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能根据元素的名称或原子结构,判断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①能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认识、说明某一具体的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③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①能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②会利用化合价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③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其中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
④能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能正确书写常见阴、阳离子的符号。
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
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识内容
| 目标层次
| 备 注
|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4.催化剂
二、几种化学反应
1.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燃烧
三、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简单的计算
|
A
B
A
A
B
C
C
B
C
|
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相关现象。
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各自的特点。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相应的置换反应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①懂得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②能根据燃烧的必要条件,认识灭火原理;
③能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具体的灭火方法。
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①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②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③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
身边的化学物质
知 识 内 容 | 目标水平 | 备 注 |
一、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
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碳和碳的氧化物
①碳单质 ②二氧化碳 ③一氧化碳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水的组成
2.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4.溶液的特征及溶解现象
5.常见的溶剂(水以及酒精、汽油等)
6.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7.结晶现象
8.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9.常见的乳化现象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2.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3.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5.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
6.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7.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溶液的酸碱性
5.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6.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
A
B
A
B
A
B
A
B
B
B
B
A
C
A
A
A
B
B
A
B
A
B
B
A
B
A
A |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①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道单质碳的主要性质和还原性;
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知道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毒性。
能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水的构成。
①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在组成上的区别;
②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
①了解生产生活实际中常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
②了解某一具体方法在净化水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①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相互混合能够形成溶液;
②在其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能够判断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会判断给出的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①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计算;
②加水稀释的计算。
知道铁、铜、铝、金等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方面的物理特征。
了解生铁、钢、黄铜、焊锡等合金的主要成分,知道某些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能方面的差别。
了解常见金属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金属(主要指铁和铁合金)锈蚀的原理,会用简单的方法防止金属锈蚀。
知道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等常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关化学反应。
能从防治污染、节约金属资源的角度认识回收废弃金属的重要性。
了解盐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人类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①知道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是按所含营养元素划分的;
②能分析某地植物出现某种症状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施肥建议。
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
化学与社会发展
知识内容
| 目标层次
| 备 注
|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5.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6.石油是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7.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8. 新能源的开发和常见新能源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常见的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三废”的污染与防治
2.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保护环境
|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
认识燃料xx燃烧的重要性,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能识别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初步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等安全常识。
知道煤、石油、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能够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产品。
知道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知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知道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知道目前“三废”污染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那些,防止、处理“三废”污染的方法、措施和一般原则。
知道化肥、农药使用不当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
探究与实验
目标层次
| 内 容
| 备 注
|
初步学习
| 1.常见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
2.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3.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物质)
4.化学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和过程
| ①能够识别14种常见仪器的图示;
②知道这14种常见仪器的用途和安全操作的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知道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适用范围;
②能够正确选择过滤、蒸发操作所需要的仪器;
③知道过滤、蒸发操作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③其他物质的制备。
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即: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针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③制定探究计划;
④实施科学探究;
⑤收集探究中能够得到的信息作为证据;
⑥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或做出解释;
⑦对探究方案、探究过程、探究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⑧能清楚地表述探究的全部过程、结论或结果、发现的新问题等。
|
初步学会
|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常见物质的检验
3.除去常见物质中的杂质
| 了解配制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及常见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①检验氧气、二氧化碳;
②检验碳酸盐(CO);
③检验铵盐(NH4+);
④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或酸碱度。
能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择除杂试剂和方法,并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考试形式
生物、化学、物理三科同堂合卷,分科命题,闭卷、笔试。
Ⅳ、xx结构
1.xx版面
全卷分Ⅰ、Ⅱ卷,共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Ⅰ、Ⅱ两卷均按生物、化学、物理顺序编排,序号连编。其中,化学xx版面共4页,满分40分。
2.xx题型
化学科目考试设单项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分析四种基本题型,选择题占40%(16分),非选择题占60%(24分)。
3.内容分布
物质的构成约占15%(6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0%(8分);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25%(10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5%(6分);探究与实验约占25%(10分)。
3.xx难度
xx总体难度预计为0.60~0.65。xx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7之间的题为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题为较难题。三种xx分值之比约为5∶3∶2。即:容易题约为20分,中等难度题约为12分,较难题约为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