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凉血消斑,清肝火,定惊--青黛_本草情缘的空间_百度空间

别名

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蓝露、淀花、靛沫花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1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安徽、河北等地。福建所产品质{zy},称“建青黛”。秋季采收以上植物的落叶,加水浸泡,至叶腐烂,叶落脱皮时,捞去落叶,加适量石灰乳,充分搅拌至浸液由乌绿色转为深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晒干而成。研细用。
        【药性】咸,寒。归肝、肺经。
        【功效】xxxx,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寒能清热,咸以入血,故有xxxx,凉血,止血,消斑之效。善治温毒发斑,常与生地、生石膏、栀子等药同用,如青黛石膏汤(《通俗伤寒论》);若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常与生地、牡丹皮、白茅根等药同用。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本品有xxxx,凉血消肿之效。用治热毒炽盛,咽喉肿痛,喉痹者,常与板蓝根、甘草同用;若口舌生疮,多与冰片同用,撒敷xx;用治火毒疮疡,痄腮肿痛,可与寒水石共研为末,外敷xx,如青金散(《普济方》)。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本品咸寒,主清肝火,又泻肺热,且能凉血止血。故主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常与海蛤粉同用,如黛蛤散(《卫生鸿宝》)。若肺热咳嗽,痰黄而稠者,可配海浮石、瓜蒌仁、川贝母等同用,如青黛海石丸(《证因脉治》)。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本品咸寒,善清肝火,祛暑热,有息风止痉之功。用治暑热惊痫,常与甘草、滑石同用,如碧玉散(《宣明论方》);用治小儿惊风抽搐,多与钩藤、牛黄等同用,如凉惊丸(《
》)。
        【用法用量】内服1.5~3g,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胃寒者慎用。
        【鉴别用药】大青叶为菘蓝叶;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青黛为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未。三者大体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xxxx、凉血消斑之作用。相比较而言,大青叶凉血消斑力强;板蓝根xx利咽效著;青黛清肝定惊功胜。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xx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2.《
》:“青黛,泻肝胆,散郁火,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靛蓝,靛玉红,靛棕,靛黄,鞣酸,β-谷甾醇,蛋白质和大量无机盐。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xx作用,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xx作用。靛蓝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青黛可用于多种疾病,如:用青黛粉15g,以大黄水煎液冲洗后保留灌肠,xx急性盆腔炎15例,均获痊愈(国医论坛1997,4:27);用青黛、冰片、沉香等研末混合,蜂蜜调匀,置舌根部以唾液徐徐咽下,缓解食道贲门癌梗阻51例,46例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江苏中医,1996,2:20);用青黛与白矾以6:1之比例组方,炼蜜为丸,口服,xx急性黄疸型肝炎12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例,临床效果显著,且未见毒副反应(新中医2000,3:41)。此外,青黛尚可xx间接胆红素增高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xx、鼻前庭炎、消化道出血、褥疮、睾丸炎、肛门湿疹以及老年性xx炎等。
        4.不良反应:靛玉红可引起强烈腹泻和便血。

各家论述

1.《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
  2.《本草拾遗》:xx。小儿丹热,和水服之。
  3.《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厥发热,天行xx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4.《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膈上痰水,驱时疫xx,敛伤寒赤斑,水调服之。
  5.《本草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6.《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瘛、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寒疝。
  7.《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8.《要药分剂》:除热xx,兼能凉血。
  9.《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10.《开宝本草》:青黛,从波斯国来,及太原并庐陵、南康等染淀,亦堪敷热恶肿、蛇虺螫毒。染瓮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
  11.《本草衍义》:青黛,乃蓝为之。有一妇人患脐下腹上,下连二阴,遍满生湿疮,状如马瓜疮,他处并无,热痒而痛,大小便涩,出黄汁,食亦减,身面微肿,医作恶疮治,用鳗鱼、松脂、黄丹之类。药涂上,疮愈热,痛愈甚。治不对,故如此。问之,此人嗜酒,贪啖,喜鱼蟹发风等物。急令用温水洗,拭去膏药。寻以马齿苋四两,烂研细;入青黛一两,再研匀,涂疮上,即时热减,痛痒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热,每涂药,得一时久,药已干燥,又再涂新湿药。凡如此二日,减三分之一,五日减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而问曰:此疮何缘至此?曰:中、下焦蓄风热,毒气若不出,当作肠痈内痔。仍常须禁酒及发风物。然不能禁酒,后果然患内痔。



郑重声明:资讯 【xxxx\凉血消斑,清肝火,定惊--青黛_本草情缘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