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假到外,紫砂壶变味了_安然_新浪博客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这是人们对宜兴紫砂壶的{zg}评

价。但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原本表里如一、如谦谦君子的紫砂壶却变味了,变

成了人为调制的“化工壶”和弄虚作假的“代工壶”。(东早)

 

  紫砂本是用来加工茶具的,紫砂茶具被称为茶具{zw},而在紫砂茶具当中,又以宜兴的原矿紫砂为上品,最受爱茶人的追捧。然而,由于紫砂矿破坏严重,宜兴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紫砂矿的“禁采令”。按理讲,紫砂茶具此后肯定会大幅减少,可奇怪的是,市场上紫砂茶具并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对此,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满城皆是“原矿紫砂”

 

  记者首先来到了北京马连道茶城。马连道茶城位于“京城茶叶{dy}街”的中心位置,销售的紫砂茶具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在这里,健康成了紫砂茶具{zd0}的卖点。

  马连道茶城天月茶超市销售主管:天工造物,一物降一物,紫砂配茶叶是{zh0}的。 

  记者:它好在哪里?原理是什么?总得有个依据吧!

  销售主管:它本身就含有xx的矿物质,人体需要的。你比如说像铁、镁、钙,这些东西它都有。

  另一名销售人员宣称,紫砂茶具之所以对人体健康有益,是因为采用的原料都是xx的原矿紫砂。

  记者:它属于哪个地方的?

  销售人员:宜兴黄龙山。

  记者:是{ctr}的原矿吗?

  销售人员:肯定是,这些都是。

  所谓原矿紫砂,就是采用形成于几亿年前的{ctr}紫砂矿料加工而成的紫砂,其中不添加其他任何物质。宜兴紫砂又叫五色土,分为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泥料。调查中记者发现,市场上销售的紫砂茶具几乎都宣称是宜兴原矿紫砂。然而,宜兴紫砂矿产早在5年前就已经被当地政府下令禁止开采,那么市场上大量的紫砂茶具所用的原料真的是商家所宣称的原矿紫砂吗?

 

  紫砂泥都是“色素”加工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是紫砂陶器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陶都”。在丁蜀镇的陶瓷城、双桥村和尹家村等地,经营紫砂壶的店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有几千家,不少经营店铺都打着“原矿紫砂”的招牌。

  这些店铺一般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在一个紫砂壶加工点,老板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紫砂壶加工点老板:你说黄龙山的原矿,我现在告诉你,我们黄龙山的矿已经封掉了。我们用的泥巴,有的是浙江的,有的是安徽的。

  在丁蜀镇双桥村和尹家村一带,有十几家炼泥厂专门生产紫砂泥。记者走进一家颇具规模的练泥厂,只见各种矿料堆放在院子里,像一座座小山。厂里的负责人承认,这些矿料大多数都不是黄龙山的原矿紫砂。

  练泥厂负责人:现在的泥巴都是滥竽充数的,都是放点“色素”加工一下,真正原矿的没有了。

  在生产车间,记者亲眼目睹了所谓“色素”的添加过程。只见工人把一些红色的粉末倒入水中,进行搅拌、混合。

  记者:它叫什么?

  练泥厂工人:“铁红。”

  “铁红”,全称“氧化铁红”,又叫“铁红粉”,是一种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人造石等生产领域。

  这名工人承认,“铁红粉”正是所谓的“色素”,一般用来加工“红泥”。本来,原矿“红泥”含铁量丰富,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烧制后就能呈现出自然的红色。但是他们厂加工“红泥”所用的原料较差,为了模仿原矿紫砂,只好添加一些“铁红粉”增色。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红泥”之外,这家厂还生产“紫泥”和“绿泥”,并在里面添加了其他的化工原料。   

  随后,记者对其他练泥厂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厂在使用更加特殊的东西生产所谓的紫砂泥。

  练泥厂负责人:这个不加色素怎么办呢?黑的一定要加“色素”的。

  记者:黑的加什么“色素”呢?

  练泥厂负责人:加“黑色素”。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所谓“黑色素”,其实就是一种陶瓷色料,用于紫砂调色比一般的化工原料好。

  按照包装上的地址,记者找到了色料生产厂家——丁蜀镇银飞陶瓷原料厂。

  这家厂的生产车间堆放着大量的化工原料。在该厂的产品目录上,有近20个陶瓷色料品种,其中黑色料有三种,分别为坯黑、特黑和艳黑,其主要成分就是铬、铁、钴、锰、镍等。这名负责人承认,这三种黑色料都叫“黑色素”。

 

  “化工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政府实施了“禁矿令”,宜兴原矿紫砂越来越少,于是一些练泥厂开始掺杂使假,大量使用浙江、安徽等地的矿料或者普通陶土,通过添加化工原料或陶瓷色料进行调色,加工生产所谓的原矿紫砂泥。

  在当地,“紫砂调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不论生产商还是销售商,对此都是心知肚明。

  店主:在这里做生意,我跟你讲,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原矿,但是到外面别人不知道。

  当地人把这种添加化工原料的紫砂壶叫做“化工壶”。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经营紫砂壶的人都不用它喝茶。

  卖“化工壶”的人为什么自己不用“化工壶”,一名店主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它是有毒性的。  

  随后,记者随机购买了15件紫砂壶和紫砂杯,一起送到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主要针对记者调查时发现人为添加的钡、锰、钴、铬等几种重金属元素。经过检测,15件紫砂茶具,除了两件原矿紫砂茶具之外,其余13件样品重金属溶出量都出现了异常。

  专家告诉记者,这些重金属熔点较高,在紫砂陶器的煅烧过程中很难挥发,最终还是会残留在烧制好的茶具里面,在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溶出量。

  专家认为,长期摄入钡、锰、钴、铬等金属离子,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在《紫砂陶器》国家标准中,只对重金属铅和镉的溶出量规定了允许极限。所以哪怕人为添加的钡、锰、钴、铬等其他重金属溶出量比正常值高出数百倍,由于国家标准中没有相关规定,检测部门就无法做出判定。

  就这样,大量添加化工原料的所谓紫砂壶和紫砂杯逃过检测关口,凭借“化工调色”的虚假卖相流向市场,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

 

  职称弄虚作假,“代工壶”充斥市场

 

  在丁蜀镇陶瓷城,记者看到一些“化工壶”包装精美,并且带有各种职称的收藏证书。在这些证书上面,制壶者有的标称助理工艺美术师,有的标称工艺美术师等等。

  一名在收藏证书上标称工艺美术师的店主承认,他自己并没有职称。

  记者:这个打的是工艺美术师,实际上有没有这个职称?

  店主:没有。我要是有这个职称的话,这个茶壶就要卖五千、一万多了。

  所谓职称,就是当地人事部门对制壶者进行的专业技能评定,从低到高分为工艺美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等五个级别。职称级别的高低决定着紫砂壶的市场价格,一般职称级别越高,制作的紫砂壶的价格也就越高。

  于是,一些人开始利用职称做起了文章,通过虚假职称为“化工壶”增加身价和卖点。没有职称的人自封“助理工艺美术师”;是“工艺美术员”的夸大两级,宣称是“工艺美术师”;就算是“工艺美术师”,有的也会夸大一级,自称是“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等。  

  这种利用职称弄虚作假的现象,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挂羊头卖狗肉”。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制壶者不仅仅在职称上作假,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也在投机取巧。

  判定一把紫砂壶的作者,最重要依据就是看壶底部、盖内、把下等处留下的印章或刻字。对紫砂壶而言,作者印章是最重要的身份证明。真正的制壶艺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印章,同样的印章一般不会多刻。然而在专门制作印章的店里,记者却发现一些人把自己的印章复制了很多套,以方便代工。

  “代工”,也就是委托加工。记者调查后发现,一些拥有职称的制壶者故意隐瞒真相,把委托别人加工的“代工壶”当作自己的作品出售,欺骗消费者。

  在丁蜀镇陶瓷城,一名有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的店主承认,他经销的壶大多数都是“代工壶”。

  据这名店主透露,由于是手工制作,加工一把壶至少需要{yt}以上的工期,因此每个制壶者的作品都会受到产量的制约。然而有了“代工”,就可以突破这种制约,找到一种快速的生财之道。

  大量的“代工壶”充斥市场,这在当地已经不再是秘密。

一名经销商对记者说:紫砂壶里面的学问太深。有些朋友问我怎么衡量一把茶壶的价格,我说没价格,凭良心。良心善一点的给你便宜一点,良心黑一点的给你贵一点。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点评:不能让xx者毁了宜兴紫砂

 

  原料xx,职称证书xx,作者也能xx,这种从里假到外的所谓紫砂壶损害的是宜兴紫砂壶茶具{zw}的美名。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这是对宜兴紫砂茶具的{zg}评价。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质地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dywe}的饮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可是唯利是图的xx者却损害了宜兴紫砂行业的整体形象,让宜兴紫砂壶蒙羞。宜兴紫砂不仅仅是一把茶壶,更是一种文化,因此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监管者都应该倍加珍惜,不能让xx者毁了宜兴紫砂这个千年品牌。                        (央视)

 

  视频链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从里假到外,紫砂壶变味了_安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