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短期回调难改麦价中期上涨趋势_宏源金融期货博慧投资_新浪博客

“期货外汇股票投资之家”http://q.blog.sina.com.cn/jintu圈主诚邀您的加盟!在这里让400多个朋友有幸分享您的投资心得和经验,让更多的朋友xx您。期货股票投资之家因为有您更精彩!静待您的加盟!祝愿您:万事如意!投资顺利!

 

   一年一度的冬小麦收获季节即将来临,经历了前期的低温冻害、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后,后市麦价将如何运行?笔者认为,短期回调难以改变麦价中期上涨趋势。  
  年初以来,小麦现货市场所表现出来的{zd0}特点就是市场购销平淡,除国储小麦轮出导致普麦价格小幅下降以外,小麦市场整体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相对于现货市场的平淡,强麦期价则表现为冲高后振荡回落态势。后期麦价将如何演绎?笔者认为,短期回调难以改变麦价中期上涨趋势。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近期麦价回落原因分析
  {dy},消费淡季来临,市场价格略显疲软。
  5月至7月份,伴随着气温的回暖,面粉行业进入了传统的销售淡季,市场需求日渐平淡。据了解,当前多数制粉企业面粉销售依然疲软,仅个别企业反映销售速度略有加快。与此同时,因新麦即将上市,各主产区加工企业采购半径缩小,多以采购当地竞价销售的{zd1}收购价小麦和国储轮出的小麦为主,从外地采购的小麦数量减少。预计后期,民用粉价格将保持平稳,专用粉价格会有小幅提高。
  第二,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措施出台。
  近期,由于部分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国家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所谓“粮价稳、百价稳”,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态度使得前期强势上涨的农产品价格纷纷不同程度回落,并拖累麦价走低。
  第三,{zd1}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数量保持历史高位水平,临储进口小麦压力犹存。
  自4月中旬起,{zd1}收购价小麦每周投放量从原来的400万吨提高至450万吨,远高于过去3年同期的65万-230万吨水平,投放量保持在历史高位,这显示出国家稳定市场的意图明显。另外,自2009年11月25日恢复交易至今,临储进口小麦拍卖累计成交677万吨左右。虽然自今年3月底开始,临储进口小麦投放量明显减少,预计当前剩余量不足10万吨,但前期成交的小麦有半数以上尚未加工使用,短期仍对市场形成压力。
  第四,新麦上市压力趋于明显。
  时值5月底6月初,新麦收获上市在即,而供应量将大量增加的心理预期使得贸易商和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预计随着新麦上市步伐启动且逐渐加快,在一段时期内国内小麦价格将承担较大压力。
  二、中长期影响因素分析
  {dy},供大于求并不一定导致麦价走低。
  今年5月初,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强调,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要保证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麦等口粮自给率必须保证{bfb}。从近几年的供需形势来看,小麦已经连续多年出现供大于求的格局,且年度结余量有大幅上升的迹象,但价格仍维持在高位,且价格底部逐渐抬高。因此,小麦价格的高低不能单单只看供需格局的变化,因为供需形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平衡的状态,由于基数大,总量上增减一些影响非常有限。此刻xx的重点则需要转向政策导向、极端天气变化等中短期影响因素方面上来。
  第二、政策市推动小麦价格稳步上涨。
  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为农民安排良种补贴资金;2004年又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2006年开始实施小麦等重点粮食品种的{zd1}收购价政策,并开始实施农资综合直补,对农机具购置提供补贴,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税改,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了种粮收益。日前,国家发布的2010年小麦{zd1}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今年的收购主体在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基础上,新增加了中粮、华粮、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贸易企业、粮食储备企业、农村经纪人、面粉加工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多元主体的介入,预示着新一轮的“抢粮战”即将拉开帷幕。同时《预案》提高小麦{zd1}收购价格,对保护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起到积极作用,也提升了农民售粮的心理价位,对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需求单一与供给多元”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我国小麦市场需求集中于制粉消费,需求相对单一且平稳,工业消费规模很小且增长乏力,同时由于竞争力较差,使得国内小麦和面粉出口量均较少。而相比之下供应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目前,除了{zd1}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国家临储进口小麦竞价销售和国储小麦轮出以外,还有贸易商以及农户直接销售小麦。这种“需求单一和供给多元”的局面并不是短时间内的现象,而是由我国国情决定而长期存在的,因此,这种现象并不会给我国小麦市场价格带来压力。
  第四,高通胀来临前资产有进一步泡沫化的可能。
  近期,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扩大发酵,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升温,这不仅让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周边资金的流入,也让人民币升值预期高烧不退。据了解,国际热钱正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流入中国,尽管尚未大规模地流入。在高通胀来临前,中国资产的表现仍将好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面临财政困扰的环境中,中国仍将吸引资本流入,而这又支撑中国资产的进一步泡沫化。笔者认为,通胀预期将使得商品价格严重偏离正常价值,市场投机因素放大,资金效应也将变得敏感。
  第五,我国进入粮食产量持稳或下降的大周期。
  从周期角度来看,2004年至2009年,我国已实现连续6年增产,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储备充足。类似的上升周期,大体持续6年增产势头,此后出现稳定或者下降的情况,最近30年已经出现过两次。{dy}次是1978年至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长到了4.07亿吨;第二次是1993年至1998年,粮食产量从4.56亿吨增长到了5.12亿吨。今年我国农业生产将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有可能重新抬头,粮食播种面积可能下降,其它作物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增减。粮食增产的放缓或停滞,或将造成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从而使得粮食价格不易出现大幅回落。
  第六,全球小麦市场是否产需盈余仍需时间检验。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5月份月度供需报告首次对2010/2011年度全球小麦产需形势做出预测,预计全球小麦产量在6.7218亿吨,同比减少780万吨;消费量在6.6746亿吨,同比增加1579万吨,产需盈余472万吨。尽管已连续3年产大于需,但根据该预测,2010/2011年度产需盈余已经很小,如果后期澳大利亚或阿根廷小麦长势不理想,产需盈余的形势可能会出现逆转。因此,我们不宜过早得出下年度全球小麦产仍大于需、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价格将在低位徘徊的结论。且从国际小麦期价走势来看,底部支撑较为明显,继续向下的空间料将有限。
  三、后期市场xx重点
  {dy},主产省小麦玉米比价是否继续下降。
  近期,山东、河南和安徽小麦玉米比价均已跌破1:1,且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据了解,河北因小麦价格较高,当前两者比价仍处在较高水平;安徽当前为0.94,已降至0.95的临界水平之下;山东和河南分别为0.97和0.96,距离临界水平也已很近。笔者认为,在玉米价格看涨、新麦即将上市的背景下,小麦玉米比价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这意味着新麦上市后,饲料企业会加大收购小麦的力度,并会成为新的市场收购主体,这将带动一部分小麦的消费,尤其是在河南和安徽等地。
  第二,小麦收割期天气影响仍不容忽视。
  由于前期干旱等灾害天气频发,使得今年小麦生长期延迟,成熟期将较往年晚至少一周的时间,这意味着干热风和收获期间连阴雨出现的概率均将会有所提高,这对于小麦产量和质量将很不利。因此,小麦收割期间的天气变化仍是xx的重点。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但表现在期市上则是期价底部不断抬高。虽然近期期价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但这是暂时的,是为了后期更好的上涨。与此同时,当前国际小麦价格虽然仍处于底部振荡阶段,但自2005年以来的长期趋势线支撑较强,中期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若出现反弹走势,则对国内小麦价格走势将起到一定的心理带动作用。预计短期在国家宏观政策面压力下,强麦期价将以弱势整理为主,但笔者相信短期回调难以改变麦价中期上涨趋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小麦]短期回调难改麦价中期上涨趋势_宏源金融期货博慧投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