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成都高新区将大力推广“中水+湿地” 建设模式,着力构建现代生态城市本底,着力打造低碳之城、宜居宜业之城。
暮春时节,莺飞草长,正是踏青好时节。春风吹拂下,位于成都市元华路以西、三环路两侧的成都高新区肖家河中水湿地荡漾在各种植物中,风车草、香根草、芦苇、美人蕉、蜘蛛兰连绵成片,摇曳多姿,色彩明艳,铺陈出150亩的美丽景观。
如此生机勃勃的一片大型湿地,很难将其与臭气熏天的污水联系在一起,但负责这一湿地项目建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片绿意盎然、生态系统完善的湿地实际是由中水处理而建成的人工湿地。
中水是介于上水(自来水)与下水(污水)间的水体,包括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厂排放标准一级A标及自然状态下未经处理的河道流水。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用于湿地建设却是“宝物”。
在每日产生大量生活废水的城市中,如能将中水利用和湿地建设结合起来,不仅能在中水处理中减少城市废水污染,节省优质水源(自来水),还能通过中水湿地建设,营造公园、湖泊和护城河等观赏性景观,有效增加湿地面积,构建现代生态城市本底。
在北京的奥森公园,由中水营造的巨型水面,呈现出现代城市的磅礴大气,在香山植物园,集中水成人工湖泊,让只有山体植被的公园立见灵动生机。而走在环保科技前沿、营造宜居城市环境的成都高新区,如今也在大力推进中水湿地建设,利用科技创新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为成都高新区打造出宜居宜业生态名片提供基础支撑。
“随着近年来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基数大,区域受纳污河流径流量有限等因素影响,水环境质量需要持续改善。”成都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提高区域水环境容量,打造水系绿地链,成都高新区已启动“碧水”行动,大力推行中水湿地建设,推进街道小流域等河流水系生态廊道及水岸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zj0}人居环境和{zj0}投资创业环境。
工作人员从河道舀取了处理后的中水
“垂直潜流+微生物”技术让中水循环动起来
每天再生水供应量达7万吨,每年供应再生水源约2500多万吨,若按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计算,一年能节约淡水资源相当于20个锦城湖的水量。投资7000多万元的成都高新区肖家河中水湿地,设计中水处理能力为10万吨/天(每天运行24小时,每小时平均流量4200方),出水达到地表水III类水质,可以补充到肖家河、南杆堰等水系,为锦城湖、国际社区公园、铁像寺水街、大源中央公园等城市绿地水系链项目提供优质景观用水,部分作为绿化和道路冲洗保洁等市政用水,是城市水系绿地链的重要枢纽。
“成都高新区的中水回用体系,就是一个大自然的生态‘净化系统’,它由填料、植物和微生物组成,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有着强大的净化作用。”项目建设方——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长征向记者介绍,这个人工湿地采用“预处理+人工湿地”组合,利用垂直潜流技术处理中水。
“如果以一滴水为单位,从成都市第九污水处理厂进入湿地开始,通过垂直潜流,水流在填料床中处于自上而下的垂直流动状态,水流流经床体后被铺设在出水端底部的集水管收集而排出,大约24小时就能xx净化。”刘长征介绍,中水在进入垂直潜流湿地前需经过“预处理”,预处理系统采用工艺为“微絮凝+纤维转盘过滤”,系统运行中配合加入适量化学药剂、混凝沉淀、经过纤维转盘过滤把悬浮物和水分开,预处理的水通过泵站提升到达垂直潜流湿地。
中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湿地,通过7层垂直潜流,按照自然规律水垂直向下流均匀地分布到湿地,由碎石、粗砂等组成的专用填料层中预埋了消化菌和反消化菌等微生物,土壤胶体本身具有极大的吸附性能,也能够截留和吸附进水中的悬浮颗粒,起到物理过滤和吸附作用。
水生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上栽种的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非常发达,根系向下生长过程中吸收着养分。水在向下流时,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共同反应,把水中的污染去除掉了。
湿地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主力军”。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湿地中的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活性。通过一系列生态作用,中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消化,“联姻”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则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刘长征说,湿地利用大自然水生植物所具有的自然生长规律,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净化功能来处理污水,降低了化学物质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量,同时也将污水处理流程打造成了生态化的自然景观,实现了科学技术与美学体验的xx结合。
工艺流程图
成都高新区建多处湿地景观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名片
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湿地就如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三位一体的共栖生态“大魔方”,它利用基质、微生物及动植物群落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相互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过程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为城市污染减排作出积极贡献。湿地还同城市景观相结合,代替传统水处理设施的钢筋混凝土外观,充分发挥湿地美学、景观、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环境价值。
目前,除已获得“国家污染减排试点示范项目”等多项荣誉的肖家河中水湿地,成都高新区还在着手推进洗瓦堰水系绿地链上的中和湿地建设和新川创新科技园中水湿地建设。
“中和湿地占地约3000亩,是成都高新南区目前{zd0}的生态湿地项目,将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发挥生态功能,同时让它兼备科普、文化、休闲功能。”成都高投建设公司景观工程师陈刚说,中和湿地定位为“雀鸟栖息的生态湿地、轻桡碧波的感官公园”,建设完成后的绿地率将达到90%,通过水系完善、植被覆盖,吸引并留住鸟类、蝶类、鱼类等动物,完善生物多样性,构建起绿色生态圈。
“以水串园,生态映绿”,中和湿地以一条新开排洪渠作为园区水系主脉,串联起洗瓦堰、湿地水系、景观湖区水系支脉。根据地形条件、生态基础等因素,形成了森林浅丘、净化湿地、体验湿地、邻里花园、碧湖草坪五大特色主题园区。
同样应用了中水处理技术的新川之心中央公园,位于新川创新科技园核心区域,以阴阳哲学、张大千的水墨山水和四川的林盘聚落为设计灵感,通过空中花园、灵动水系和智慧园区三大元素,通过蓝绿廊道辐射,将整个10平方公里园区纳入到一个公园体系中,形成“园中城”的整体格局。其中,东区结合现状林盘地形特征,体现中国园林特色,引导了园区最主要的风廊、水廊。园中,自然界的各种类型水形态得以模拟再现,可让游客在游园时更加真实的回归自然。
同在成都高新区,已建成开放的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也均有中水处理循环利用和“海绵城市”等生态理念的应用。在这些园区、景区的水系建设上,设计师根据水岸的不同条件和需求,划分出景观湿地、农耕湿地、湖区湿地等多种生态类型,各自采用不同的水生、湿生植物,力求景观的丰富性、多样性,并为鸟类、爬行类、昆虫类提供不同的栖息环境。碧水游鱼、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在这里生动呈现。
按照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方案,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环城生态区总用地面积约10.89平方公里,总投资达218亿元。“在环城生态区建设中,我们始终以构建完善的生态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作为主要的建设目标。”成都高新区环城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高新区从水系、植被等多层面实施生态建设,将把环城生态区打造成为鸟类、鱼类、水生植物的共同乐园,营造出具有高新特色的{zj0}人居与创业环境,为成都打造出一批如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一样的宜居宜业生态名片。
本文转载于http://www.cdht.gov.cn/xwzxgxyw/8482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