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肉食说 NO(连载16)
四、加工过程,加入多少毒素
1. 尸毒是什么毒
元朝贾铭撰写的《饮食须知卷八》提醒说:“诸肉经宿未煮,不可食,杀
人。”各种肉类隔夜未煮熟的话,因为其中的毒会xx,因此,次日就不能再吃
了。古人居然知道肉里有毒的道理!
实际上,动物体内还有其他的毒素。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动物的血
液与身体组织内含有各种毒素,包括尿酸及其他有毒排泄物。美国营养学会宣布:
“动物尸体的肉里的确满载着有毒性的血以及其他副产废料。”
从生物的角度看,肉类之中都含有一种毒素,叫做“蓖毒”。我们身体在恐
惧、愤怒或紧张的时候会因自体中毒而得病。美国爱尔姆•哈力斯在《恶念致毒》
一书中说:“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所做的试验,显示人的恶念能于生理上引起化学
变化,产生一种毒质注入血液,使身体生病。其中妒忌毒质之凝集物,可在几分钟
之内毒死一只猪;而内心充满深刻怨恨达一小时者,其毒汁之凝集物可毒死80个
人。”同样,动物在危险的情况下,其体内的化学平衡会发生极大变化,产生强烈
的毒素。动物被屠宰前,见到其他同伴被杀戮,使其体内的生化作用急剧异常,充
满恐惧、怨恨、悲痛等情绪,血液中的xxx尤其是肾上腺素的分泌会亢进,随着
血液循环的紧急加速,全身马上会布满有毒的元素,令整个躯体充满毒素。这些动
物死亡后,他们的xx功能也立即全部停止了,所以这些剧毒就会全部残留在动物
血液与肌肉里面。
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那么,尸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是由于尸体腐败所
引起的。动物被杀后,血液停止循环,在30分钟内,尸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中的小液
泡自然展开,产生溶解酵素导致细胞组织的自然破坏或自身分解,酵素开始蚀化肉
细胞内的细胞组织,冷藏或加防腐剂只能降低腐败的速度,不能xx停止腐败。当
动物被屠杀之后,冷藏起来然后运送到肉店,再被人买回家,冻起来煮来吃,这个
过程就会逐渐发生腐坏。人吃肉之后,肉类在胃肠中通过的速度非常缓慢,大约要
5天才能通过人的身体。在这段期间,腐肉所产生的致病物质就不断地接触到消化
器官,毒素不断被身体吸收,日复一日地毒化着自己的身体。
医学研究发现:动物肉里面还有一种“pro.2毒素”。这个毒素国内尚未有人
研究,所以到现在也没有为其命中文名字,但是国外已经对这个毒素研究得比较多
了。它是很强的致癌物和衰老因子,它存在于任何经历过痛苦的动物细胞中,无法
xx。要知道,没有任何动物在被做成菜之前没有遭受过痛楚! 被宰杀的动物在惊
恐和剧痛中,体内的pro.2毒素迅速产生。尚未被宰杀的动物看或是听到同类被杀
时的恐怖情景和惨叫声,其体内也会不自主地产生该毒素。这种毒素进入人体内有
蓄积作用,很难排除。那些已经死了的,如被冷冻的鱼虾就是被活活憋死的,憋死
的时候,pro.2毒素大量产生。
上面所说的这些毒素,仅仅是比较常见的而已,还有很多都还没有涉及。如苯
基嘌呤与甲基胆非,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医学实验证明,用很少量的苯基嘌
呤喂白老鼠,初次被白老鼠的体素抵抗而消灭,但连续喂食苯基嘌呤,白老鼠就得
了胃癌、白血病、骨髓等癌症,大家只想到肉类的营养,现在认识到肉类居然可能
含有多种毒素,不知道今后会做何打算?
2. 致癌的亚硝酸盐
看到肉摊上那些粉红色的肉,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样的肉里面已经添加了含有亚
硝酸盐的发色剂。
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地用于肉类加工业作为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
抑制肉毒芽孢杆菌,并使肉制品呈现鲜红色。在现代肉类食品加工中及餐馆的肉类
菜品制备中,亚硝酸盐被主要用作发色剂和嫩化剂。亚硝酸盐与肉类中的肌红蛋白
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粉红色的亚硝基蛋白类,同时会促进肉蛋白的变性、嫩化。
同时,亚硝酸盐对一些腐败菌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果在肉品加工中不使
用亚硝酸盐,可能会有很多人死于食用含有肉毒素的肉制品。在肉制品(如腊肉、
火腿)加工中,添加亚硝酸盐能有效防止肉毒梭菌繁殖生长,从而避免剧毒的肉毒
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
用量不得超过0.15g/kg,在肉制品中的最终残留量不得超过50mg/kg,肉罐头中不得
超过30mg/kg,而婴儿配方乳粉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2mg/kg。如果残留过多,就会引
起中毒。
深度阅读
1.上海“甲醛”水产再现 银鱼仓库藏甲醛溶液(图)
2007年7月2日 来源:新民晚报
2.水发水产品甲醛超标严重
2006年7月6日 来源:沈阳日报
3.太湖银鱼遭遇甲醛门 商贩揭秘水产行业潜规则
2008年10月1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洗虾粉”洗小龙虾对人体有害
113
2009年5月31日 来源:人民网
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超过3g就会引起呼吸衰
竭而死亡。尤其是婴幼儿,因其肠内酸度较低,更易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少
量亚硝酸盐,可引起慢性中毒,包括:①致甲状腺肿;②引起视力障碍;③亚硝
酸盐与胺类化合物形成亚硝替化合物,其中许多就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如亚硝
胺类是周身毒素,亚硝酰胺类则有周身和局部毒素双重毒性作用,主要受害器官
是肝和肺。
(1)亚硝酸盐的致癌性
1960年,挪威的羊群吃了以亚硝酸盐为防腐剂的鱼粉饲料后成批患肝癌而死
亡,由此引起科学家对亚硝酸盐致癌作用的研究。
1970年,xx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亚硝酸盐能够使人的机体
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类很危险的化合物,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
提高。这篇文章引起美国公众的恐慌。美国国家毒理研究中心预计至少有17种亚硝胺
化合物可以致癌。美国官方发表的公告指出:降低人接触亚硝胺及其衍生化合物的水
平,特别是食物中这些化合物的水平,会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由于美国民众摄入亚硝
酸盐的主要途径是肉制品,如热狗、腊肉,于是,这类肉制品受到大众冷遇。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杂志上第1期上发表一篇研究报告,称
摄入亚硝酸盐的大鼠患淋巴癌的概率平均是10﹒2%,如果饲料中不加亚硝酸盐的
话,这种癌症的发病率只有5﹒4%。报告称亚硝酸盐增加了大鼠体内淋巴癌的发病
危险。这个研究报告再次引起美国公众的恐慌。{zh1},专家委员会建议食品行业应
减少亚硝酸盐的使用。
(2)亚硝酸盐的致畸性
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6个月以内的胎儿对亚硝酸盐类特别敏
感,对胎儿有致畸作用。亚硝酸盐还可通过授乳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机体组织
缺氧,皮肤、黏膜出现青紫斑。据研究表明,5岁以下儿童发生脑癌的相对危险度
增高与母体经食物摄入亚硝酸盐量有关。亚硝酸盐对幼儿也有极大的危害,我国法
律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得非常严格。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xx和有害物质残留、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肉类产品
质量等级测定等方面都做到了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致,并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而中国的情况是:只有出口肉类产品能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国内市场则
实行较低的标准,xx、有害物质残留和畜禽疫病防治、检疫等监控工作也主要
针对进出口产品进行。
3. 甲醛浸泡的水产品
我常听人们说:“海参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为多赚钱,一些
海参加工户将个头小的海参用盐水浸泡了五六次,最多的泡十多次,之后平均每
公斤海参增重一两左右;接着再放到盐水中腌两三天,又增重二两左右,加上盐
后,再加草木灰,一斤海参可以加一两草木灰。这还不算厉害的。
我在广州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了解到一些水产品市场存在着更加严重的不法行
为:在鱿鱼、墨鱼、章鱼等和海参、海胆等水发干制品在干制过程中加入敌敌畏等
杀虫剂,在水发过程中使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浸泡;在海参干制过程中加入盐
粒甚至水泥以达增重的目的。一公斤虾仁泡过甲醛后,重量可增加一倍多。有的加
表3-8 肉食亚硝酸盐限量标准大大超过素食(以NaNO2计)(原有表,此从略)
工企业为增加重量,用多聚磷酸盐和水浸泡鲜冻扇贝柱等贝类水产品。还有媒体揭
发:脱水包装的鱿鱼、海参,在食用前使用清水浸泡可变软变嫩。一些商贩为了让
鱿鱼、海参显得更加肥美,采用工业烧碱“膨发”,经强腐蚀性烧碱“膨发”的鱿
鱼,体积、重量显著增加,但内部组织也被破坏,放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质。
但是,甲醛溶液浸泡水发产品是最为常见的变脸手段。甲醛的防腐能力特别
强,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即可抑制xx生长。甲醛属于剧毒化学物质,对人的呼吸、
致敏和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均有影响,并有生殖毒性和致癌作用,只要摄入
10~20毫升,即可致死。浸泡过甲醛的海鲜制品,损害人体的肝、肾等器官和中枢
神经。
我从网上一查,发现近年来,查出水产品被加入各种有毒物质的报道不断。
2003年1月,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大化学院退休教授利用专业知识对多
家超市所售鱿鱼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均含有甲醛。随后,城八区的卫生监督所执法
人员全面出击严格检查了43家商场、集贸市场销售的水发产品,共查出甲醛水产品
229公斤。
2004年4月,上海市经委和质监局抽查四类食品质量,发现20%的水产品甲醛
超标严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龙头鱼、水发鱿鱼和扇贝等水产品。
不法商贩使用甲醛对水产品进行“防腐”、“保鲜”或是通过添加强碱类化学
品,使水发产品吸收水分增加重量。
2004年7月20日上午,长沙市工商局市场与市卫生监督所对水发食品进行
了地毯式抽样检查时,发现水发鱿鱼、牛百叶、墨鱼、龙头鱼、八爪鱼使用甲
醛浸泡。
2005年6月,上海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上海15家水发产品加工单位、78家
经营单位做过调查抽样,并专门出具了一份《上海市水发产品安全营养评估报
告》。调查发现,212件水发产品样品中,甲醛平均含量为23.5mg/kg,{zg}含
量为1200mg/kg,不合格率为9%。
2006年6月中旬,沈阳市工商局委托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
技术中心,对彩塔农贸市场和九路农贸市场销售的水发水产品进行专项抽查。
共抽查了6个水发水产品经营者销售的水发虾仁、黄玉海参、茄参样品6个,结
果为合格1个,不合格5个,合格率仅为16.7%。
2006年9月,西安市水务局查获鱿鱼、海参甲醛超标。
2006年12月,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对市内海鲜市场九肚鱼进行抽检,从提
取的样品中查出甲醛成分。
2007年6月28日,上海执法人员在某水产中心查获甲醛银鱼。
2007年,陕西省渔业管理局对全省123个水产养殖场的水产品质量进行了
抽检,水发鱿鱼和海参的PH值和甲醛含量普遍超标,29个样品中,这两个参数
的合格率仅为16.7%和33.3%。
2007年11月,四川省工商局公布对省内三个地区流通领域的鱿鱼丝、鱿
鱼干、烤鳕鱼、烤鱼片、墨鱼等干制水产品的抽样检测结果。40个批次产品中
有2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52%。而且,在本次抽查中有10批次产品检测
出甲醛。3批次检测发现亚硝酸盐超标,1批次镉超标。
2008年4月,天津市工商局对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浙江5个省、直辖
市16家企业生产经销的鲜、冻水产品进行了质量监测,6个批次检出甲醛。
2008年4月,台湾卫生署查出一批从大陆进口的400公斤干鱼翅含甲醛。
2008年10月,无锡市场出现含有大量甲醛成分的太湖银鱼。
2008年10月,温州市工商部门检测发现,当地江蟹中蟹黄含有甲醛。
2009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发现甲醛银鱼。
2009年5月,中山市消委委托有关xx检测部门检测水产干货50批次。检
验结果显示:对鱼干的感官指标、无机砷(以As计)、铅(以Pb计)、甲醛含
量进行检验,抽样合格率为38.46%。不合格原因均为甲醛含量超标。对鱿鱼干
的感官指标、甲醛、无机砷、汞、铅、进行检验,其中合格10批次,抽样合格
率为76.92%。其中两批次检出甲醛。
2005年3月,某超市专门负责采购水产品的张志刚说:“我从来不买市场
上的水发产品。我们超市里只敢卖一些水发鱿鱼,其他的如牛百叶、海参、黄
喉等水发产品,市场上几乎都是泡过各种保鲜剂的。”
他以白嫩的黄喉、牛百叶等制作过程为例揭露了干水产品的制作内幕。
制假者先将牛百叶、黄喉放进盆子内,加入双氧水后翻搅。当双氧水使其变得
又白又亮后,放进水中洗涤,xx异味,{zh1}将其晾干、包装,便可向水发市
场和一些小型火锅店进行销售了。
某生鲜采购部长袁平也道出制假者的隐秘黑幕:海货保鲜,都要加保鲜
剂,比如双氧水、火碱、甲醛等。使这些手段的都是中间商,倒进倒出大量海
货,为了保鲜或者长期不变质,就会采取一些损害消费者健康的方法。如用甲
醛浸泡的水产品,看起来特别亮、特别丰满。用火碱发泡的鱿鱼,一斤能发四
斤,一般购买者根本看不出来。
作为顾客的我们,敢永远以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为赌注吗?(待续)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