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香江才子探讨“什么是幸福生活” - 黄鸣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与香江才子探讨“什么是幸福生活”

2010-06-01 10:34:47 阅读31 评论0 字号:

—— 《CEO实话实干》黄鸣(1)

采访人:《CEO实话实干》主持人、香江才子陶杰

嘉  宾:黄鸣

 

CEO实话实干》是华娱卫视09年全新打造的一档xx人物谈话节目。访谈嘉宾以财经文化界知名人士为主,聚焦当下社会文化热点话题,挖掘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分享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本期观点:

(一) 回归自然才是幸福

(二) 赶不节能的时髦是愚蠢的

(三) 跟风的深层次原因——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的缺失

(四) 能源是关系着国家安全的大问题

    美国佬真聪明真智慧真有远见,他们大量地从国外进口,尤其是宁肯在中东打仗,也不动自己国家地底下的石油。从现在涨价的幅度看,储存石油是开黑色银行,比任何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要高。后来想想它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实际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政治经济综合能力大战略。

 

  

 视频转载华娱卫视CEO实话实干》对黄鸣采访

 

  

视频实录:

        陶杰:黄总,您这个名字取得好,皇明太阳能已经跟黄鸣联在一起了,是不是命中注定,天降大任于斯人?

        黄鸣:我当时也想,就是很多国外的企业,尤其是百年企业,都是用自己的名字,有利有弊,因为个人名字,和企业和商标在一起,很容易宣传容易传播,人们对人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这有一个弊,就是万一你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倾家荡产,而且个人也要身败名裂,所以就要做好这个准备,权衡了一下是不是要这样做,当时没有退路了,背水一战。当时在石油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家里还有自己就是下不了决心,就是逼自己这么一下,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起了别的名字,以我的性格也会全力以赴,起了这个名字就是向社会明志,我今生今世把自己的名字,把自己的一切拴在太阳能,拴在事业上了。我经常说,如果你们不重视质量,如果这个企业搞垮了,我连自己一起都玩完了,就是我把我名字都押上了,我还能做假冒伪劣吗?我能随便违背承诺吗?

        陶:在中国,现在像您这样的企业家,有这样的承担,我看还不多,你的名字挂上这个品牌,会不会有人议论,是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啊?是不是会被xxxxx?会不会怕这个?

        黄:我本身就是这样的性格,所以真是不怕,就是别人说我,我也不怕,我就是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又怎么样?

        陶:认为这小子这么狂啊?

        黄:做企业他不狂不出头,难道都要做大品牌,做世界五百强,这不是狂吗?这不是出头吗?

        陶:敢闯,个人主义的精神!

 

一、回归自然才是幸福

        陶:您念石油大学,七十年代那种日子艰苦不艰苦?我们小时候听着大庆铁人王进喜,自己跳进油田里头,用身体来当搅拌机了,真是艰苦。

        黄:三老四严铁人精神,我上石油大学的时候也住进半年干打垒,就是土坯房,其实挺好,冬暖夏凉,那是节能建筑,然后盖那个楼房砖瓦房,恰恰又不节能,它透风撒气的,这个砖薄,土片厚,保温,现在农村住的房子都是大砖瓦房,好像觉得很时髦,实际上还不如过去的土坯草顶节能,它的生活品质反而降低了。

        陶:人类在这个现代世界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什么叫幸福的生活?

        黄:现在农民住的那种砖瓦房,就觉得他们现在还能猫冬吗?其实猫不了冬,那时候是土墙土炕茅草顶很暖和的,后来追时髦换成砖瓦房了,不节能不环保了。其实农民表面上是时髦了,表现上是现代化了,实际上是走了一条弯路,如果我再给农民设计房子,也不会给农民再造土墙土房子了,但是一定得用农村的一些原材料。

        其实现在我们盲目的跟风,不仅仅是农民跟风,像延安窑洞,它实际上是冬暖夏凉的,几千年来,在这种贫穷简陋的情况下,跟自然和谐,能保证在{zd1}条件下的生活水准。后来大家都一窝蜂地追求砖瓦房,反而降低了生活水准,同时又消耗了很多能源。我在北方农村冬天拜访公司员工的时候,到人家里看着装着土暖气,也开着,但是找不到过去冬天那种暖和气了,烧了那么多煤,乌烟瘴气结果还冻得很,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追寻现代生活的品质,追寻现代生活的品质,到底应该走哪条路?

 

二、赶不节能的时髦是愚蠢的

        陶:说是要打造硬件,你打造硬件,要不要照顾国情,是不是看到国外美国的那种高楼大厦,那种玻璃幕墙,就以为这是{dy}流的,{zh0}的生活?像你所说的土墙和这种砖瓦顶,比较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自然环境,春夏秋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块,我们怎么样利用自然的规律要顺天而行,不要逆天。

        黄:其实别说农民,就是城市,刚才你说的玻璃幕墙,很耗费能源的,冬天是冰窖夏天是火炉,然后用大量的能源,用空调去平衡它,实际上做得很愚蠢。

        陶:本来我记得没有空调的时候,七十年代在上海杭州,天气热,不觉得热,现在人为地制造炎热,都是高楼大厦,变成了一个屏风效应,那你住在中间里头的就更加热了,一热就要用空调,用空调就要烧煤用电,就要浪费能源。

        黄:我记得04年的时候,我第二次去开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网易采访我,在李嘉诚开发的北京那个叫东方君悦广场,三月初,当时穿着毛衣外套,进去后我就脱,脱得光剩衬衫了还热,怎么回事呢?它全是玻璃幕墙,阳光直射进来后,到了三十几度,那时候主持人还告诉我,说对不起,我们现在还不能开空调,空调主机没开。我说三月初春暖乍寒就要开空调,那一年得用多长时间的空调啊,而且想开窗户还开不了,结果我真是感慨万千。

        陶:玻璃幕墙的设计本来原意是好的,它想省电,因为都是玻璃透光,但只是想到了省电灯,没想到浪费了空调,电还在那,所以这种玻璃幕墙这种大厦的建筑结构的形式,近年在西方,都已经出现了一个反思。

        黄:还不热的天气下,进入大楼之后,温度升得很高,如果不搞空调呆不住,如果用几倍的能源再把它降低,实在是愚蠢。

 

 (做客《CEO实话实干》

 

三、跟风的深层次原因——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的缺失

 

     黄:我们太容易跟风,你看美国的曼哈顿,波士顿,这些大都市,我们都觉得那是潮流,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很落后很穷,跟风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有些崇洋媚外,也不太了解不太懂,可是现在世界有了互联网信息通了,我们出国的人员很多了,全世界都扁平化了,这时候我们还盲目地搞玻璃幕墙,包括我们那些奥运建筑,什么鸟巢鸟腿鸟蛋,我觉得这里面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它耗材特别多,因为它是特殊结构,第二个是它本身的节能设计就考虑的严重不足。

     陶:没办法啊,{dy}要追求GDP增长,第二要照顾农村到城市的就业人口……

     黄:我觉得这不矛盾,xx可以不去消耗过多的能源,有过多的排放,更不需求追求那些贪大求洋的洋建筑,我们很多业主决策人、建筑决策人的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太严重了,如果别人的先进思想我们去学习那不叫跟风,但是你好的坏的一起来吸收那就错了。

     陶:而且好的不学,学坏的。

     黄:就是好的不学学坏的,关键我觉得还是一种民族自尊心的问题和民族的自信心问题。

     陶:黄总你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像黄总你到欧洲、美国,跟那些欧美的领导人都见过世面了,在联合国也发表过讲话,看法跟胸襟跟他们不一样。

     黄:当然不了解的,不知不为过,但是他了解,关键他也都看到了,但是他选择那些差的,选择那些排放大的,选择那些浪费多的,他是一种奢华之心,那种虚华的面子,我觉得这是一个判断和选择的问题。

     陶:西方的生活方式也不一定对,比如现在美国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汽车遍地都是,你以为开汽车就是现代化吗?你以为这就是全西方的面貌吗?你跑到到荷兰去看,阿姆斯特丹汽车很少,人上班还是骑自行车,北欧,自行车,他们的人到今天还说,七十年代的中国很好,都是骑自行车上班下班,这样不浪费能源,反而三十年前的中国大家骑自行车这种生活健康,现在自行车没了,摩托车也淘汰了,小汽车然后是豪华车,这样会耗费多少石油?有没有想过如果十三四亿的人口,个个都像美国那样过日子,地球的能源是否足够?

     黄:实际上就是穷怕了,大家穷了这么多年,实际上是一个有五千家文明的泱泱大国,按道理她应该是很厚重很淡定的,但是因为这么多年落后,突然改革开放,一看外面什么都是好的,汽车啊豪宅高速公路啊,一股脑的全进来了,好的东西好的技术好的理念,我们是该学,但是我们确实应该选择性地思考一下,就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未来,关键是当下还没弄清楚,一直想追求别人过去的奢华,然后未来就忘掉了,其实世界的未来是什么?不是美国的芝加哥,洛杉矶,曼哈顿,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从交通来讲,是中国七八十年代的自行车,从公交来讲,是像法兰克福的城铁和公交,这些当然北京上海都在发展,但是我们一开始规划的时候,没有去吸取这些东西。

     陶:国家也有一些政策,比方讲发展高铁,希望大家将来坐高铁,扭转一下。

     黄:国外其实也走了一个S形弯路,就是原来推广汽车,后来慢慢开始自行车,开始公交,中国如果再走一个S形的话,先把汽车普及了,然后再回归,我觉得我们就没有机会了,我们就走不通了,错过那个时机了,能源的问题,街道的规划问题,这本身造成巨大的负担。

 

四、能源是关系着国家安全的大问题

 

    陶:那您在04年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可见您不愧是念能源石油出身的,就有这种直觉。

    黄:因为搞能源,我知道石油很紧张石油很珍贵,我们希望能尽量地省一点留给子孙后代,因为这里头不光是为子孙后代,就是现在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都保证不了,这种大量的进口石油。

    陶:对,一个是石油一个是煤,这两个是战略能源,尤其是石油,你要是进口的话,你要保证海陆的运输路线,你要经过世界各国,那全是美国人的地盘,别人卡脖子,那是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的经济已经决定了,直布罗陀马六甲海峡,什么印度洋啦,都是人家的基地据点,要塞咽喉,你就要发展海军要护航,所以动一环就要动全身,敢于反潮流,力排众议,像您这个生意一样,太阳能如果发展起来,就是反全世界的潮流,就是跟这种用石油的烧煤的这种经济主流对着干的,每个人认为用石油是{zh0}的,开汽车,但是你要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跟意识形态。

    黄:关于石油的问题,恰恰我是学石油钻探石油设备机械的,那么一开始分到了地矿部的石油钻井研究所,搞石油设备的研究,刚上{dy}堂专业课1978年的时候,我们专业的老祖宗,创始人陈如恒教授,跟我们说石油只够开采五十年,当时我吃了一惊,后来就没感觉了,五十年算算到时候六十多岁,退休还有的干。后来工作之后,我记得有一年接待了一个GE石油钻井仪器公司的亚太市场总监,他到中国来做生意,我说听说你们美国的石油储藏跟中东差不多,很厉害,那你不在你们那儿干,跑我们这儿干什么?他说我们那儿不能干了,一个新开采的油田就很少,再一个我们甚至就不再去探明新的石油储量了,让它在地下呆着,当时我一震惊,我就想美国佬真聪明真智慧,真有远见,它大量地从国外进口,尤其是宁肯在中东打仗去,把它自己国家底下的石油存着,从现在涨价的幅度来看,比任何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要高,黑色银行,后来想想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实际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政治经济综合能力大战略。

    陶:把你中东的耗光了再说。

    黄:它底下的油藏到多少年之后,这个价值不得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民族很厉害,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我们当时是快开采快勘探,多找油快找油,后来想想,那段时间实际上是在自己国家练兵,现在我们在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还有在非洲中东,现在我们大量地出去开采勘探,是我们那些年培养起来的能力。其实我的很多同学去伊朗,去非洲,一住就是几年,我们问他,有危险吗,他们说问题不大,其实我觉得问题很大,这么和平的年代,面临这么一种不安全的境地,我觉得没办法,这么大的国家,需要石油需要工业血液的支持,需要战略资源支撑,因为这是没办法,跟他们见面以后,那都是自己三十年前的同学,现在在国外,他们要跟我们合作,在国外建太阳能电站建太阳能热水系统,我们帮他,所以现在接触的比较多,这里头就感慨万千,我觉得他们是英雄,民族国家的英雄!!为了国家的石油能源安全,连生命安危都不惜,所以这样的话,反过来我们这些人一定要好好节约,节约能源不浪费,探测新的路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与香江才子探讨“什么是幸福生活” - 黄鸣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