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收藏夹» 关于懒惰

微博上流传过一段小故事,“小学时勤奋小人经常把懒惰小人打得落花流水,初中时就打成平手了,到高中时就是懒惰小人经常获胜了。可是到了大学我忽然发现他们不打架了,妈的勤奋小人被打死了~”。我也不例外,不过还好我的勤奋小人没有被xx打死。如今又复活,继续与懒惰小人作斗争。当我看到这个小故事时感觉很有感触,以前也许是没有意识到,其实是已经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感觉活的轻松不累,所以有时候改劳动的不劳动,改努力争取的没有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感觉自己做事很拖沓,其实这都由于从小到大懒惰的心态造成的,也许像张老师所说由于我有个姐,家里什么活都让我干了,没吃过苦,加上自己上学,把不干活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似乎自己以前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以前其实真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当然我不是小地主,家境离地主的要求还差十万八千里呢,由于最近工作了,很多人说我懒,其实我也不是很在意别人说我什么,故也没放到心里,逐渐的随着自己有些发福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如今是干事的年龄,不能光自认为自己活的潇洒很爽的态度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吃完饭就做到电脑前啥事都与我无关的闭关心理面对五彩的生活,我应积极的去干更多有意义的事,恰巧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对于我这样懒惰的人可以说一针见血很到位的点出来,并且给出了解决措施,我感觉还是挺适合我学习,特转载过来,如果你现在也懒惰出于迷茫阶段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懒惰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看看自己是否对号入座了,如果是我们就一起来共同进步改进吧。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忧豫不决。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同学们当中有些人的懒惰突出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下面列举一些懒惰的具体表现:
  (1)不能愉快地同亲人或他人交谈,尽管你很希望这样做。
  (2)不能从事自己喜爱做的事,不爱从事体育活动,心情也总是不愉快。
  (3)整天苦思冥想而对周围漠不关心。
  (4)由于焦虑而不能入睡,睡眠不好。
  (5)日常起居极无秩序,无要求,不讲卫生。
  (6)常常迟到、逃学且不以为然。
  (7)不能专心听讲、按要求完成作业,文具常不配齐。
  (8)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
  面对惰性行为,有的人混混噩噩,意识不到这是懒惰;有的人寄希望于明日,总是幻想美好的未来;而更多的人虽极想克服这种行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得过且过,日复一日。
  具体应该怎样同懒惰性做斗争呢?
  (1)要学会微笑。当你不再用冷漠、生气的面孔与亲人交谈时,你会发现
  他们其实都很喜欢你,重视你。
  (2)做一些难度很小的事或是你{za}干的事,也可以做些你想了很久的事。不要只看结果如何,只要这段时间过得充实就该愉快。
  (3)要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生气。遇到挫折时,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地查找问题出在哪里,或是自我解脱,或是与别人商量,哪怕争论一番对扫除障碍都有益处。这个过程带来的喜悦能使你更加好学。
  (4)学会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变为勤奋的动力。学习、劳动时都要全身心投入争取最满意的结果。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面。如果改变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说明或是技术不熟,或是还需完善其中某方面的学习。你的扎实的学习最终会让你成功的。
  这样努力一段时间,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为因做了某件事而感到遗憾。你还将发现,以坚强的毅力、乐观的情绪,脚踏实地地实践着由易到难不断更换目标,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克服懒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种坏毛病一样,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决心与懒惰分手,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持之以恒,那么。灿烂的未来就是属于你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大部分没有雄心 壮志和负责精神,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也不肯个人奋斗,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 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
  懒惰会吞噬人的心灵,使自己对那些勤奋之人充满了嫉妒。懈怠会引起无聊,无聊也会 导致懒散。许多人都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我的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奋地为他工 作。然而,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作时虚度光阴会伤害你的雇主,但伤害更深的是你 自己。一些人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他们以为自己 骗得过老板,其实,他们愚弄的最终却是自己。
  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zj1}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 一旦开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习惯性的拖延者通 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 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 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 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本文由 [] 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生活收藏夹[];
如果你觉得本博内容不错,欢迎 [],以便{dy}时间了解本博更新内容;
本文链接: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
郑重声明:资讯 【生活收藏夹» 关于懒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