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成就的事业--小桥流水的blog

                                             用“心”成就的事业
    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用心去成就的事业,自从踏上了教师这个岗位,我逐渐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工作是否到位,家长是否满意,学生是否爱戴,全凭你用心的程度,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要集精心、耐心、细心、爱心于一心,循循善诱,方可成为一位称职的老师、一位称职的班主任。      
   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
    这种爱在危难关头闪烁着夺目的光辉。重庆市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把爱献给学生的人”。谭世明烈士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姜伯成同志强调,“学生生命高于一切”;陈善知老师说,“老师在,学生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傅六云同志说,“保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生死考验关头,他们将学生的安危放在{dy}位,一切为了学生,他们说,“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 
 一、  精心备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信息空前丰富,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就应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成为“杂家”。还要破除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培养探索求知精神。就应备好每一堂课。
            一个教师书教得好,学问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学生群体的爱戴和尊敬,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便会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如果不认真备课,课堂上信口开河,学生听这样的课没有多大收获,是浪费时间,不如自己去看书。自然也不服你这个老师的教育。
    为此,我一则加强进修,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教好自己所任学科上刻意追求高效,教学做到''准、精、活'',让学生感到实慧、解渴。二则利用''导学式''教学法。主要是抓住学生自学感到困难的地方,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攻克难点。在师生和谐的气氛下,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钻研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讲课的吸引力。三则在考试方法上使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即诊断性考试,激励性考试,探索能力性考试。实践证明,这三种考试体现了全面的反馈教学信息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教学思想,受到学生欢迎。
            “勤奋+方法=成功”适合每一个人。故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勤练教书育人技艺,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教育教学规律,使自己成为教育行家,应成为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耐心教育
    我们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必须坚信每个人的"可教育性",不管是多调皮、多气人,只要我们穿透那张使人生气的表情,看到他们广阔的内心世界,对其正面教育,这样教师就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热爱与信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耐心。班主任的耐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如我班的高天,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不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以为小孩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没想到几天后又打架了,火气冲天的我把他狠狠训了一顿,自以为这下没事了,可没几天故事又重演了,想想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正当我为难之际,班里的孩子告诉了我一个不知的事实:二年级时他天天要打架的,现在已经好多了。我的心里明白了,于是找来高天,先表扬他比上学期有进步,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在告诉他老师希望他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做我们班的值日班长专管纪律……现在的高天对于打架已经开始陌生。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耐心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三、 细心工作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他细观察和详细了解,如某一学生的突然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突有的变化;班级中流行的玩具等等。细心的注意自己的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班里的查文鹏同学是最令我xx的一个学生,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他能交空白卷,平时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成功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使他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zd0}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纪律好了、作业书写进步了……

四、爱心感化
    xxx总书记说过:"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三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差生从多角度讲,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人们往往看到差生的劣面,却忽略了差生所受到的不公正和歧视,看不见他们的闪光点,没有寻找回来他们的世界,作为一名肩负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让他们希望之火重新点燃。
    我班有位学生,因父母离异,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爱,显得孤僻、缺乏自信。平时我就留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我发现他课余时间爱打乒乓球,便鼓励他说:"你真不错!表现给大家看看!"我有意让他担任体育委员。果然,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开朗了许多,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六、一"节那天,当他手捧"进步奖"的奖状时,竟靠在我的肩上哭了。
    虽然生活中闪光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但我们一定要把它当金子去冶炼和铸造,这样,希望的火种就不会熄灭,火种点燃之后,希望不就在眼前吗?
    我是一名教师,一个园丁,我愿做一辈子用爱心点灯的人,在照着学生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平凡的一生。

郑重声明:资讯 【用“心”成就的事业--小桥流水的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