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讲义_转的_梦想_新浪博客

文写作讲义 ——选材

栏目:同步训练营

记叙文写作讲义
 

调兵山市{dy}初级中学  李冬梅

记叙一件事

 

  记叙文有的以记事为主,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绘景或状物为主。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以记叙一件事,可以记叙几件事,也可以记叙某项活动。记叙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首先要学会选材并根据材料确定中心思想。

选择材料

  内容是记叙一件事。记叙一件什么事呢?这是在确定中心思想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选择材料就是指这个意思说的。

  选择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想、二比、三定。想,就是广开思路,想想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有哪些可写的材料:比,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一番比较,看那个材料更理想;定,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择优选定。

  在允许的“天地”,要广开思路,让一件件事情像过电影一样从记忆中浮现出来,这就是想。

    众多的事,哪一件比较理想呢?这就得比一比。要比,就得有标准。这标准应包括三条内容:一,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二,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三,比较新颖,有时代感。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一下前面想出的众多事,就能看出个高低来了,这就是比。

  经过比较选择出符合这三点的事例,于是决定就写这件事,这就是定。

  需要指出的是:

  {dy},选材的三条标准当中,最重要的的是{dy}条。有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自己熟,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有切身感受,所以,容易写得既具体,又有真情实感。

  第二,“有积极意义”,不是指讲大道理、唱高调,也不是说必须有多么深刻的思想性。生活中,很多极普通的事情却能表现出人的真诚、善良、健康、向上的情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有的反面材料,不好的事情,只要能抱着正确的态度去写,给人以启迪,也是可以写的。

    第三,“新颖”也不是说不新颖的事就不能写。在同样熟悉、同样有积极意义的情况下,自然是新颖一点的更好。

确定和表现中心思想

    决定了写什么,接着就要考虑:通过写这个内容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文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或道理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一篇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当略,以及顺序如何安排,前后怎样照应等,都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中学生作文,在中心思想方面首先要做到明确、集中,如有可能,再争取有点深度,有点新意。

    明确,是指一篇文章到底要表现或说明什么,不但自己要心中有数,还要让人读了能清楚明白。集中,就是一篇文章表现一个中心思想,不要既表现这个,又想说明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

    怎样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首先,动笔前,能确定中心思想。在选材的时候 ,要掂量材料有没有意义,值不值得写,这时,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只是还不明确;材料确定之后,动笔行文之前,还要对材料做一番分析,进一步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意义。例如《一双解放鞋》,可以表现“发扬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也可以表现“人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还可以表现“继承革命传统,走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路”------这时候,就需要加以选择,确定一种。选择的标准,首先看自己哪一点更有体会、更有话可说;在同样有体会、有话说的情况下,再比较一下哪一点更“有点深度,有点新意”。有的同学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片面追求“立意深刻、新颖”,结果写出的文章有空洞的口号,无真情实感。

    第二,行文中,会表现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为了将中心思想表现的更明确、更集中,在写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中心的地方一定要详写,从而使中心思想自然流露出来。例如:

    看着她那一本正经的神情,我忍不住要笑。心想,我才用不着费这么大劲呢,“{gj}”和姐姐比赛,还不是白玩儿。果不其然,一会儿,我就吃掉她几颗子儿,一会,又吃掉几颗------我望着自己的辉煌成果,心里一美,不由得哼起小曲来,头轻轻的摇摆着,脚在水泥地上不停地打着点儿,为我的“胜利曲”伴奏。

                                    (范文《我和姐姐下围棋》)

     这就属于详写,这样一写,“我”的骄傲的心理状态和神情举止就跃然纸上,“骄傲会使人失败”的中心思想就不言而喻了。有详写就有略写,与中心思想无直接关系但又不能不作交代的地方就要略写。这就叫详略得当。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确定详略是使中心明确、集中的主要手段。

     通过记叙和描写使中心思想自然流露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领悟到,这是记叙文的特点。有时,为了使中心思想更明确,也可以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用专门的语句有意点明。这样的句子通称“画龙点睛”之笔。《我和姐姐下围棋》中的“骄傲真会使人失败吗”;《一件使我不高兴的事》中的“你这样惯着妹妹,对她将来有什么好处呢”,《一双解放鞋》中的“我要继续穿着它,沿着前辈的路一直走下去”都是“画龙点睛”之笔,都起到了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记一项活动

 

    这里说的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集体行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野外活动、公益活动等。

    记一项活动,属于记事的范畴。

“要素”交代清楚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写记叙文,须将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

    所谓交代清楚,也不是非项项落实不可,而是该明点的明点,可暗示的暗示,能够省略的也允许省略。

    交代要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地点的变化。凡是记叙有时间地点变化的事,一定要把时间推移和地点转移的情况说清楚。

“经过”记叙具体

    记叙的六要素中,“经过”是主体。写记叙文,不但要求把“经过”交代清楚,还要力求具体。因为写记叙文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而是通过对事情的具体叙述和描绘寄托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受到感染,得到教益。如果内容空洞,就达不到这样的目的。

“点面”互相结合

    写活动的文章,可以表现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可以集中表现包括作者在内的某个人的风格品德或思想变化。无论表现集体还是个人,都不能离开活动,都要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表现。

    写活动的过程,最怕“眉毛胡子”,分不清主次,看不清详略。正确的写法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面,是指集体的行动:点,是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突出事例。面上的记叙、描写,能使人看到场面的整体情景,感受到活动的气氛;点上的记叙、描写,会给人留下更具体、更深刻的印象。如:

“哗啦啦——”,沸腾的石灰水倒进了桶里、盆里,升起团团热气;“沙沙沙——”,抹布在玻璃上来回旋转,擦掉层层灰尘;“刷刷刷——”,扫帚在同学们手里迅速摆动,把堆堆脏物扫去。教室里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一次紧张的大扫除正在初一(九)班进行。

                                       (范文《一次大扫除》)

    这便是面上的记叙和描写。文字虽不多,但整个场面的情景和气氛展现出来了。

    面上写得再好,没有突出事例,给人的印象总是笼统的,不深刻的。《大扫除》一文第二段写仇晓光同学如何不怕苦,便是点上的记叙和描写。如:

    突然,一个同学惊叫起来:“哎呀!你的手......”我转身一看,原来仇晓光同学在擦玻璃窗时一不小心被一块锋利的玻璃碴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俗话说:“十指连心啊!”可仇晓光一声不吭,只简单的用纸裹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扎紧,又干了起来。面对此情此景,我感动极了,就放下扫帚,上前一步说道:“你下来吧,我来擦。”“划破了个小口,没事儿。你还是快干你的吧!”

                                         (范文《一次大扫除》)

    这一段写的丰满、详细,给人的印象是具体深刻的。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条重要的启示:写“面”,贵在一个“抓”字,抓住场面的特征;写“点”,贵在一个“选”字,选好突出的事例。

    《一次大扫除》的作者,写面,抓住了景象“生龙活虎”和气氛“紧张”的特征,表现出同学们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精神风貌;写点,选了一个不怕苦的典型代表,表现出同学们的高尚品格。很明显,面上特征抓得准,点上事例选得好,是这篇文章成功的重要原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记叙文写作讲义_转的_梦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