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断桩处理方案

预应力管桩断桩处理方案

2010-05-21 10:47:31 阅读20 评论0 字号:

中达电子(芜湖)冲压厂新建工程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预应力管桩断裂的处理
一、工程概况
管桩基本情况
本工程承台基础所在土层位于杂填土与淤泥质粘土层内,挖土深度约2.8m。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纵向间距为1.1~1.6m。先采用机械挖土至桩顶标高以上0.3~0.5m处,然后再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机械挖土时采用一台单斗反铲挖土机,从北向南退挖,一次挖到挖掘深度,土方临时堆放在基坑东侧,高约1.5m,施工十分顺利。但在人工修挖承台基槽时,发现西侧区域基坑部分桩有倾斜现象。经对桩位的初步复核,发现有3根断桩,断裂位置位置承台底板标高往下2~2.5m处(管桩焊接接头位置),为不影响工程质量,制定此加固处理方案。
二、管桩断裂原因及其解决思路
1、预制管桩断裂的原因分析
1.1打桩施工方法选择不当。
1.1.1地表土层较软。当地基土的上部土层较软或地表面较薄的硬土层下有较厚的软土层时,如打桩时不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桩基支脚直接站压在桩顶或桩顶土层上,形成对地表土层的挤压作用,硬将管桩推挤倾斜。
1.2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不当。因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土体位移,造成预制管桩倾斜断裂的现象比较多,原因也比较复杂。
1.2.1土质软,土体中富含地下水,抗剪强度低。
1.2.2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放坡不够,引起土体滑动。
1.3接桩不良。现预应力管桩接桩一般均采用焊接,焊接时由于操作方法不当,使得焊缝不饱满,不连续、不均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如冷却时间不够,焊接的都开始沉桩,则相当于焊缝淬火,极易发生焊口裂缝。
2、预制管桩断桩预防措施
2.1合理选择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2.1.1深基坑一定要分层开挖,每层挖土的厚度不应超过1.5米,层与层之间留出一定宽度的工作面,并根据土质情况合理放坡,严禁土体滑动。
2.1.2深基坑在接近坑底时应采取接开挖,前边(接近坑底层土)用小挖机,后边用大挖机,这样可减小挖土机械对桩顶土层的挤压作用。
2.1.3基坑挖土不深的情况下可用长臂挖机(如15m长)站在远离桩位的位置开挖。
2.1.4挖机和运输车辆距桩位较近时加垫路基板。
2.1.5基坑边上不应有重车行走或堆载过大,特别是放坡开挖的无支护基坑。
2.2合理选择基坑支护措施。基坑支护方法选择时应特注意基坑外地下水位及是否存在给排水管道,往往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渗漏,基坑外土体富含地下水或因基坑边渗流水而引起基坑坍塌。
三、预制管桩断裂的处理
1.1对断裂预制桩的检查。在处理前,首先应对断裂的预制管桩进行检查,分别查清断裂桩的数量、位置,断裂的深度数据,具体可采取如下方法:
1.1.1进行现场调查。检查断裂桩的位置、数量。
1.1.2采用拉线等方法标定出建筑物轴线,测量出每个桩偏移的平面距离及断裂位置,标注在图纸上。
1.1.3光照检查。用强光手电筒或镜片阳光反射(天气晴朗时)的方法检查清理干净后的桩管,此时可以清楚地看清桩倾斜或断裂位置的深度,测量其深度,断裂位置往往可见有泥、水涌入桩管内。
1.1.4根据基础桩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打桩记录、低应变检测报告及其它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管桩倾斜或断裂位置与深度,产生倾斜或断裂危害等。所检查分析的数据、桩径等资料应标注在一张图纸上,并列出统计分析表格,便于综合分析判断。
    1.2断桩的处理。
1.2.1对经检查确认倾斜的断桩要进行纠偏扶正,经纠偏扶正的断桩如在断裂处未发生中错位现象则多数可采取接桩处理,少数桩因桩型(管桩中心直径偏小)及荷载值较大或严重断裂等原因不宜采用接桩法处理,不能采用接桩处理的管桩,只能采用桩体断裂处以上部分敲除用框架柱代替原来管桩。
1.2.2,对断桩的断裂状态进行分析。经低应变检测等手段检查判断断桩可能有如下几种状态:
⑴接桩不良而引起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发生断裂,一般桩不发生倾斜,或虽有倾斜但低应变检测断理解位置在接桩位置。此种情况需接桩处理。
⑵桩倾斜断裂的位置较浅,有的深度只有3m左右。此类桩可大开挖或做护筒开挖的方法接桩处理。
⑶倾斜断裂桩纠偏扶正过程中,因桩倾斜量过大等原因,纠偏扶正后发生桩在断裂处错位现象,此种断桩只可采用补桩或其它方法处理。
⑷一般倾斜断桩管桩存在的裂缝可能不是一道裂缝,在主裂缝的上下位置可能有其它裂缝,因此接桩时采用桩顶接桩的尝试深度(1.5m)不可取,应经计算确定。
1.3.3基本思路假定
⑴接桩方法。将纠偏扶正的管桩中间空心部分清理干净,把绑扎好使其造成芯桩,并且焊有托板的钢筋笼放入管桩空心内,浇筑砼,养护28天后做载荷试验,如符合承载要求,则可进行下一步施工。采取此办法接桩,则需要确定如下两个数据。
①接桩时芯桩在断裂缝以下锚入断裂缝下边一段管桩内的深度;
②芯桩砼的标号,配筋量。
⑵基本假定及计算
①假定接桩处理后,断裂缝处原管桩不承力,只有芯桩承力,桩的承载力由芯桩传递到断裂缝下部的管桩。(此种假定是偏于安全的)
②芯桩在断裂缝以下一定长度范围内形成短桩,此短柱应满足如下要求:
a.传力要求:依靠芯桩与断裂缝下段管桩孔壁间的摩擦将桩的承载力传给断裂缝下段管桩。
b.满足短柱本身的承压要求。
③锚固长度(h值)的计算。h值的计算可采用此照牛腿计算法,经实践分析,采用经验系数法较为可靠,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p—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d—管桩空心直径(芯桩直径)
h—芯桩锚固深度
s—芯桩与管桩空心壁摩擦力系数。根据管桩内壁粗糙程度可选定0.6~0.95。
④芯桩配筋和砼强度计算。按照以上假定,根据钢筋砼桩轴心受压公式可以确定出芯桩的配筋和砼强度值:

式中:N=2P
A—芯桩载面积;单位mm2;
        —芯桩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芯桩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芯桩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芯桩的稳定系数,可根据 值查《砼结构设计规范》选取。此处 可按 可取。
(2)浅层断桩采用补桩:对已发现的浅层断桩采用人工开挖,挖至桩体断桩位置,剔掉断裂桩体上部的部分,再进行原位框架柱补桩。
计算:
根据框架柱受压计算公式:
N ≤ 0.9 × φ× (fc × A + fy' ×As')
式中:N=单桩设计承载力
A—补桩载面积;单位mm2;
        —补桩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补桩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补桩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补桩的稳定系数,可根据 值查《砼结构设计规范》选取。此处 可按 可取。
2600000≤ 0.9×1× (14.33×490000+300×As')
          As=-13776mm2
混凝土C30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 14.33N/mm 
三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300N/mm
钢筋砼柱700×700砼抗压强度已满足承载力要求。
(3)浅层桩接头位置焊接由于倾斜出现掉焊的,通过人工开挖至管桩接头处,认真清理管桩接头位置,清理完毕将管桩扶正后,由电焊工按照管桩施工规范要求重新认真焊接牢固。
1.2.3施工注意事项
①倾斜桩纠偏扶正后应认真检查管桩在断裂处是否发生错位,核查方法采用光照检查、钢筋探查、线锤检查等方法检查。
⑵在管桩接桩下钢筋笼前,应认真清洗管桩内壁去掉粘在管桩内壁上的泥土等杂物。并将接桩深度范围内的泥水排除干净。一般管桩内壁清洗采用高压水冲洗。
⑶芯桩在断裂缝上下各1.5-2m的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在断裂缝1.5m以上纵筋可适当减少。
⑷在芯桩灌注砼前,纠偏扶正的钢丝绳拉力不应放松,芯桩灌筑砼24小时后,再放松手动葫芦,放松时注意观察桩是否反弹,如有反弹应适当延长放松时间。实际操作时灌筑砼前是否可放松,或灌筑砼后何时放松可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⑸经纠偏扶正或接桩处理后的桩应做静载荷试验,确认无疑问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浅层桩体接头位置断裂处理方案施工图:重新焊接
浅层桩体出现裂纹处理方案施工图:填芯接桩


浅层桩体出现断裂处理方案施工图:补桩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预应力管桩断桩处理方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