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行业专家大全

工程塑料行业专家大全

2010-05-22 11:16:04 阅读15 评论0 字号:

黄锐

黄锐教授,1956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并留校在及塑料工程专业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至今。1958~1962年曾兼任成都化工厂工程师。1989年通过外语国家EPT考试。1990~1991年在(美)Tufts大学材料与界面实验室作访问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从1960年起先后担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所长、副院长等,从事双向挑工作,直至1995年不再担任行政工作。现为成型加工学科学术带头人。黄锐教授多年来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已培养硕士生20余人。博士生15人。从1977年以来,黄锐教授作为全国高校塑料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后改为教材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主任(1989年后塑料机械专业也并入),现为全国高校轻工及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塑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组组长。负责组织编审出版了我国高校塑料工程专业本科及专科的全部统编教材及部分塑料专业教材,为我国塑料工程专业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黄锐教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学术活动,在中国塑料工程学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从成立起就一直担任常务理事,并担任全国塑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担任了《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塑料》、《》、《》、《》、《》等刊物编委及南京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湖北工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黄锐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研人先后在塑料成型工艺、填充、共混、增强、发泡、功能化、聚合物加工中的高分子物理问题、聚合物在高压下的行为、复合型导电塑料、高分子PTC材料等方面,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863项目1项),参与2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部省级项目4级,及一些横向项目。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获四川省科技进步2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2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均为第1发明人),实用新型专利1项,正申请发明专利5项。先后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塑料》等国内外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参与(1)翻译了《聚氯乙烯大全》(第2卷)、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2)审校了《》、轻工出版社1984;(3)《》、吉林科技出版社,1986;(4)《塑料注塑工艺》,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5)《》,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参与编写了(6)《材料科学百种全书》(下卷)820~821,泡沫聚合物加工方法;(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化工百科全书》(第9卷)71~94聚合物共混物,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8)《塑料工业实用手册》上册第32章,1160~1192,塑料的固相成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9)Handbook of Engineering polymeric Materials,Chap.20,P.295~316,The Crystallization of polythylene under high pressure,Marcel Deker INC,1997;(10)主编了《塑料成型工艺学》(第2版)69万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11)主编了《塑料工程手册》,540万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赵安赤

赵安赤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86~1987年赴日本上智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直接缩聚合成共聚酰胺和共聚酯的研究”,1998年率“中国塑料改性”代表团赴欧洲参观访问进行学术、技术交流。他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开发工作,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他曾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和高分子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塑料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首届客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杂志编委、《塑料》杂志编委。他主要从事高性能、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及应用开发,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国家"863基础课题研究"课题、“xxxx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及科研课题20余项。几年来有多项科研成果问世,其中——“聚碳酸酯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是我国70年代初援助罗马尼亚重点高科技项目之一。科技成果中获得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6项,其中“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合金”由于采用先进的“原位复合新技术”攻克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融时难于流动、不能进行挤出或注塑成型的世界性难题,在加工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大规模推广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技术在“'99第二届欧共体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高粘度芳纶--Ⅱ树脂的合成工艺”获亚太地区发明、开发及革新发明项目银奖;“聚四氟乙烯合成工艺及中试生产”获得国家新产品发明奖;“氟塑料加工及应用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强度、耐高温芳纶--Ⅱ纤维的研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挤出和注射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用料的制备方法”获得“'98中华优秀专利技术”及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发展新型塑料建筑模壳前景广阔”获中国塑料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的高新技术”获得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PET/PHB热致液晶共聚酯序列结构的研究”获首届现代科技与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鉴于赵安赤教授多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被中华英才评选委员会授予“21世纪中华英才”荣誉称号。他的业绩已收录于“中国专家人才库”等国内十几种大型人物书刊中。

瞿金平

 瞿金平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发明家协会理事、中国塑料加工协会理事、中国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塑料》杂志编委、《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塑料》杂志编委。<BR>    瞿金平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新的聚合物成型理论及设备的研究,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先后取得了多项国际xx的科技成果。他成功地将振动引入聚合物塑化成型加工全过程,开创性地提出聚合物电磁动态成型方法及原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及设备的工作原理、换能方式和结构形式;他发明并研制成功xx的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混炼挤出设备、注塑设备、反应挤出设备,对国内外传统设备具有革命意义,将导致传统聚合物成型设备的更新换代。<BR>    瞿金平教授先后主持包括{gjj}火炬计划预备项目、"八五"和"九五"xxxx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二十多项{gjj}重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的资助。他的两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权,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他主持的研究项目"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设备"1995年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第五届中国专利金奖。由于在科学上的成就,1995年瞿金平教授获得了被誉为世界制造业诺贝尔奖的蒋氏科技成就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他荣获由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同年9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3月被教育部评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2001年3月荣获"九五"xxxx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工程塑料行业专家大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