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λ/100 PV干涉测量精度的探讨

     

关于λ/100 PV干涉测量精度的探讨

 

    所有的测量仪器一般都有两个精度:直接精度和相对精度。直接精度是指用仪器测量直接得到的结果;直接精度与仪器的质量有关,有时也被称为{jd1}精度。相对精度,就是与某个标准相比较,通过计算得出的精度结果;相对精度与仪器的稳定性有关。人们在谈及精度时往往忽略是何种精度,因而会发生概念的混淆。下面我们以斐索干涉仪为例,对相对精度和直接精度进行讨论。

 

 

1.       直接测量与精度分析

    上图为斐索干涉仪示意图,由激光光源发出的光,在参考表面一部分被反射(黄色部分,为参考光),另一部分透射到样品表面被反射(虚线部分,为样品光)。斐索干涉仪的测量过程,就是以参考表面为基准,测量被测表面相对于基准的面形起伏。其参考基准就是标准镜头靠近被测样品的表面。

    设斐索干涉的测量结果为W,参考面的面形为Sr,被测样品面形为St,参考面与被测面之间的空气间隔引起的光程为Sn ;在斐索干涉仪内部,从参考表面到探测器间,样品光和参考光因通过的路径差异会引起一个光程差 Di,则有:

    

     这里的W便是斐索干涉仪的直接测量结果;通常认为W即是被测表面相对于参考面的面形,即     但是从式(1)可以清楚地看出结果与与Di,Sn 有关。Di的值与系统内部的光路结构及光学元件的质量有关;Sn 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参考面与被测面之间的温度,气流变化等。

    对于经典的共光路的斐索干涉仪,由于参考光与样品光的共同路径相同,通常认为Di 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测量环境的气流场稳定均匀,则也可以不计Sn的影响。因而在不考虑振动因素的情况下,测量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如(2)式所示。换言之,参考平面的精度有多高,则可以测得的结果的精度就有多好。如Sr的面形质量可以达到1/100 波长,便可以测量相同量级的样品表面。

 

    然而,如果采用非共光路的斐索,则Di就不能忽略不计了。此时Di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参考镜,即使采用很高精度的参考表面,也无法直接进行同等精度水平的测量。

 

2.       相对测量与精度分析

    在有些情况下,参考表面的精度并不高,但是还需要进行高精度测量。那么必须对系统进行高精度标定测量,产生一个参考文件。在实际测量中,通过扣除参考文件,则有可能提高测量精度。

采用高精度的样品表面Sto,应用上述斐索干涉仪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W0:

     用(1)-(3),得到扣除参考文件W0后的测量结果:

    在上述计算中,假定了两次测量所用的参考镜的表面精度与位置xx一样,这需要保证该两次测量在xx相同的环境下(即在同样的测量环境且保证不动参考镜的前提下)进行。

由式(4)可看出,扣除参考文件后的测量与参考表面没有关系,而与以下各项有关:

1)       用于标定的高精度表面的质量:St0

2)       (Di-Di0):反映了仪器本身的测量重复性,包括内部光路的稳定性、一致性、电噪声等。

3)       (Sn-Sn0):反映了测量环境的重复性。

    一般地,第2)和第3)项的值都要比被测表面质量小至少一个数量级。

    在进行高精度相对测量时,必须非常小心和清醒。除了要保证仪器到参考镜后表面前的光路的高重复性以外,还有如下要求:

    首先,标定测量和实际测量的光路必须严格一致,以保证参考光和样品光都以同样的路径在干涉仪内部行进,即保证(Di-Di0)极小化。对于共光路的斐索干涉仪,这一点不是很难做到。对于非共光路的结构设计,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测量环境的气流场需保持一致。这可以通过保证气流场的均匀稳定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均化气流,使气流的影响通过均化来xx。

 

    例如,要采用相对测量获得λ/100 PV面形精度时,需要保证以下几点:

1) 标定测量和实际测量时,两次测量的光路在仪器系统内的重复性要远好于λ/100 PV;

2) 标定测量和实际测量时,两次测量时的参考镜表面精度与位置一致,引入的光程差的差异要远小于λ/100 PV;

3) 用于标定的高精度表面的质量要小于λ/100 PV;

4) 标定测量和实际测量两次测量时的环境差异量要远小于λ/100 PV;

    以上任意一项达不到的话,就根本无法真正实现λ/100 PV面形相对精度的干涉测量,并且上述各项的综合值也不能高于λ/100 PV,否则也会引入超出λ/100 PV的测量偏差。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zh0}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 如果要使用相对测量,则要特别谨慎,若不小心发生混淆,将会在实际测量中产生一系列的错误。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λ/100 PV干涉测量精度的探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