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不仅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而且恋爱的方式非常奇特,名字也特别怪,有串姑娘,卖鸡肉,纺纱,披毯说爱等恋爱方式。傣族青年恋爱自由是西双版纳的民族传统。恋爱不受任何限制,恋爱形式多样,婚俗方式不拘一格,犹如版纳美丽的大自然一样色彩斑斓、自然纯朴和富有诗情画意。 在西双版纳,不论是凉爽的榕树下,竹楼旁,芭蕉林,槟榔树下,还是篝火熊熊的纺线场,砍柴的山上,赶集的路上,都是傣家青年谈情说爱、择偶的好去处。如逢热闹的节日,青年们更是不失时机地为自己挑选意中人,或与恋人幽会。 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最盛行一种叫串姑娘。就是一种未婚的小伙子寻找未婚姑娘的方法。每年傣族泼水节、赛龙船或逢赶集时,那些未婚男女青年们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一直玩到深夜结束。串姑娘,傣语叫做“邀少”,是小伙子主动追求姑娘的主要方式。傣族女青年,一般不主动到男青年家中串访,她们寻求伴侣的方式,主要是借助夜间到寨场上纺线的机会,与中意的小伙子幽会谈情。 根据傣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开门节(傣历 串姑娘的小伙子一般不会直接进入姑娘家的楼上,只是在姑娘家的竹楼下吹竹笛和打玎琴,用委婉的乐声倾诉爱慕之情,召唤姑娘下楼幽会。姑娘此时如果有意与伙子相会,便会收拾打扮一番走下竹楼与小伙子相见。相见后,若对小伙子有意者,会在父母进入卧室之后,邀请伙子登楼,在火塘边倾心交谈。 如无意与小伙子相见的姑娘,则走进卧室装睡。一般,遭到冷待的小伙子也不灰心,他会不停地在楼下转游,吹竹笛,弹舌头,想方设法逗引姑娘。有的还会用竹竿或木棍去顶撞姑娘床下的楼板,表达不见姑娘决不离去的决心。原先不愿下楼的姑娘,会被小伙子顽强坚韧的精神所感动,于是重新梳妆打扮走下楼来。也有的姑娘被逗弄得无可奈何,只好下楼照个面,打个招呼,委婉拒绝小伙子幽会的请求。若是有情有意的男女在楼下相见以后,会越谈越亲近,渐渐坠入情网。两人感到情投意合,便同披一条毯子坐在楼下,不知不觉地到天明,真有点“无情之人嫌夜长,有情之人怕夜短”的感受。 傣族姑娘虽然没有主动上门到小伙子家串访的习惯,但她们常在秋末冬初的夜晚,以傣语称为“儒控”的形式与伙子相会。“儒控”,就是在寨子的空地上以纺线来吸引小伙子。每当夜幕降临,准备“儒控”的少女,稍为梳妆打扮,带上两只竹凳,抬着纺车、抱着柴禾,来到寨场中间。点燃篝火后,座在凳上,开始纺纱,把另一只凳子藏于长筒裙下,以纺线为名招引小伙子。 那些串姑娘的小伙子,见到寨场上的火光,也会梳洗打扮,披上毯子,带上手电,竹笛或玎琴来到纺线的地方。来到纺场后便打开手电筒,到处寻照射,寻找自己中意的花朵,少女们在刺眼的亮光照耀下,用手半遮半掩,忸忸怩怩地让小伙子照来照去。如小伙子看中某个姑娘以后,便主动靠拢,来到她的纺车前,吹竹笛和打玎琴,向少女传情倾诉爱慕之情,并不时对着少女的耳朵进行挑逗。如姑娘对来者无意,任其挑逗也决不让坐,只是一个劲摇车纺线,对面前的伙子熟视无睹。遭到冷遇的伙子,便会知趣地离开,重新找寻中意的姑娘。 姑娘若对伙子有意,便会抽出筒裙遮掩下的竹凳,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边。纺线的姑娘,一旦让某个伙子坐在跟前,便停住纺车,与之热情交谈,逗乐嬉戏。夜深人静时,小伙子会展开披在肩上的毯子,把姑娘拥入怀抱。就这样,那条御寒的棉毯,把一对情人裹在一起,两人脸挨着脸,身贴着身,在爱情的漩涡中,饱尝甜蜜。不论周围有人无人,两人都毫不在乎,拥着、偎着,陶醉在情里爱里…… 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谈恋爱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放上香茅草、姜、葱、蒜等佐料清炖。然后.盛在小盆里拿到集镇上去,等待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小伙子见此情景,就会知趣的离开了。 要是姑娘看上了某个小伙子,姑娘就含羞的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小伙子便问道:妹妹,你做的鸡肉怎么会这样香呀?放的是什么辣椒,什么盐巴,什么香茅草等,还会问是不是有客人预先定做的?这时,姑娘就会回答:哥哥,我这盆鸡肉放的是最普通的香茅草,最普通的辣椒和盐巴,只不过是加上了我一颗炽热的心。如大哥不嫌弃的话,就请来尝尝吧!姑娘说着,就把准备好的小凳子拿出来,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边。 小伙子如有意,就会顺水推舟地说:我们俩一起吃,鸡肉才会有味道。于是,两个情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树林,互相倾吐起爱慕之情。你如果到西双版纳旅游,碰上青年姑娘在“卖鸡肉”,请你千万不要去买。因为这是傣族姑娘寻找如意情郎的一种方式。 秋去冬来的夜晚,在西双版纳的村寨内外、竹楼下、道路边,凤尾竹下,到处传来悠扬的笛声、玎声,到处是手电光柱和一闪一闪的光亮。夜深人静之后,那些情意相投的姑娘小伙,成双成对地裹着棉毯,或坐在竹楼下,或坐在榕树旁,或相拥于凤尾竹下,窃窃私语,相拥相缠,让心灵在披毯下相撞,直到黎明。村寨中间的那些纺线空地,不知成全了多少男女,使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