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斩断利益链条,“看病难、看病贵”,永远无法解决!_诚心_新浪博客

作者:央视评论员杨禹

高价芦荟片事件报出来之后,应该说让大家对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又多了一丝担心,因为它确实以小见大,说明目前高价药恐怕离广大患者还是非常近。我觉得只要有利益链条在,就会有高价药在(不仅仅是高价药品,还有器械、耗材、等等)。

这件事情蹊跷之处,也是关键点在于,{dy},发生这件事情的湘雅二医院是湖南省{zh0}的医院之一,是三级甲等医院(越是大医院越严重)。第二,在这个整个进程当中,通过记者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个药品的利益链条应该说运转地非常“正常”、非常“良好”,运转地很有“效率”。所以他把一个15块钱出厂的药,变成了患者手里的213块钱(从出厂到病人手中,有时要经历十几个代理商,层层加成,到医院后各个环境要打点,费用{wy}的办法就是加在药价上,怎么能较药价不高)。

  

虽然新闻也告诉我们有关方面已经成立了调查组进行调查,但是我们还要在这里提出几个问题:{dy},这瓶药的背后,到底能不能够把所有的责任人查一个水落石出(查这一件事有用吗?这是中国医疗体制问题,体制不解决,永远无法解决药价虚高,永远解决不了“看病难、看病贵”。你就是把这件事中所有的责任人全部绳之以法,又能解决什么呢?何况类似问题全国太普遍了,要抓抓得了吗)。第二,在医院的药房里,还有成百上千个品种的药,这些药有没有可能像芦笋片一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肯定地告诉你,公立医院普遍存在,越是大医院越厉害)。第三,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打破背后的利益链条,做了很好的制度设计,有关方面也做了多年的宣扬和推广了多年(有谁动个真格?只是做给领导看看而已)。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湖南仍然出现了高药价的情况,有关方面能不能够也向我们做一个更好的,更详细的说明。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里面,有没有什么能够落实的具体的招数把这个利益链条给它斩断(到如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招数,难道真的这么难吗?)。

 

客观地说我觉得湖南有关方面,特别是物价部门,在这个新闻出来之后,立即表态主动承认自己有把关不严,工作失误,信息收集不全等等(东窗事发,纸是包不住火的,当然要放聪明点。我党向来倡导坦白从宽的!),这个表态跟其他一些地方出现类似状况后,有关部门那个表态的速度相比较还是挺快的,超出我的预料。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表态仍然远远不够(当然不够,光表态有什么作用?不姓你看,事后一样我行我诉,不可能有任何改观)。

  

因为药价监管事无巨细,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监管。在这方面物价部门应该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不一定,他们的屁股就那样干净?)。医药体制改革经过了那么多年的讨论和推进。要拿出8500亿元来改进我们整个医药卫生体制的状况,特别是高价药要一举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展到今天的情况,在这样的物价部门的监管之下,仍然出现了如此蹊跷的事情。我相信物价部门不仅难辞其咎,而且它应该告诉我们,你说把关严,那好,你怎么变成把关严?你说信息收集不全,那么你走到信息收集全,这中间还要走多久,还要做什么工作?你说责任心不够细致,那么怎么能让你的责任心细致起来?(这些观点还有一定道理)

  

我相信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这不仅是他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够把这个监管质量提高起来,关系到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能不能够如期顺利地推进。

 

我的观点不斩断利益链条,“看病难、看病贵”,永远无法解决!

然而斩断了利益链条,医生的待遇怎么保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有中央财政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生的待遇,才可能让他们不去追求幕后的灰色收入,才可能让我们广大患者看病回归正常!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不斩断利益链条,“看病难、看病贵”,永远无法解决!_诚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