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火焰发红瓶装液化气掺假“二甲醚”高达30%不法企业遭查处

煤气火焰发红 瓶装液化气掺假“二甲醚”高达30%不法企业遭查处

今年5月份以来,齐河县工商部门接到众多消费者有关瓶装液化气的投诉。问题主要包括:“点不着火”、“火苗发红,炉灶温度很差”、“过去10公斤能用60 天,现在只能用30多天”。经过检验鉴定,该县6家液化气灌装企业产品均不合格,原因是液化气内掺入了“二甲醚”,{zg}的居然掺入了30%,而“二甲醚” 会腐蚀橡胶密封圈,存在爆炸的危险。

齐河县东宋小区的李女士,向执法人员演示了新买的瓶装液化气火焰由蓝变红的过程:点火后,液化气火焰先是呈现正常的蓝色,几分钟后,火焰的颜色逐渐转红。李女士之前怀疑是灶具表面有脏东西,但清洗过后,火焰颜色还是呈现红色。

按照国家标准,齐河工商执法人员对全县6家液化气灌装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并抽取样品送至山东省菏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液化气全部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掺入了国家明令禁止掺入的气体“二甲醚”。6家企业中,除了一家只掺入了3%的“二甲醚”外,其余5家,{zg}的掺入了30%,{zd1}的也有22%。

据了解,“二甲醚”是一种新型燃料,本身没有问题,并非不能使用,但需要特殊的钢瓶和灶具才安全。因为“二甲醚”对橡胶有特殊的要求,一般的液化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会被“二甲醚”腐蚀,从而导致泄漏,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国家质检总局曾发文强调,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严重违反《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为此,国家质检总局明令要求气瓶充装单位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确定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没掺入“二甲醚”后,再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内。

相关专家表示,液化气添加“二甲醚”,几乎成为业内的公开秘密,只是添加量有多有少。经销商说,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赚价差”。据了解,去年8月份以来,液化气成本持续走高,在半个月时间里从3000元/吨上涨到4600元/吨,2010年5月达到6000元/吨,且今年一直持续在上涨。相对应的是,“二甲醚”的价格仍然维持在3200元/吨左右,差价在1400—2800元/吨。以目前的价格来看,一瓶10公斤的民用液化气,加上2元送气费,齐河县的消费者要花62元,如果按照添加20%的“二甲醚”来算,商家可以多赚10多元,如果按照添加30%的“二甲醚”来算,商家可以多赚将近20元。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据 长河晨刊 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冯晓清 鞠峰

  • 相关文章:
  •   (2010-4-21 9:39:16)

郑重声明:资讯 【煤气火焰发红瓶装液化气掺假“二甲醚”高达30%不法企业遭查处】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