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到付款/电力系统谐振接地技术手册定价:328元,优惠价:150元_中科 ...

第二版序言
{dy}版序言
{dy}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论
{dy}节 导言
第二节 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一个概念和几个术语
一、零序阻抗
二、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绝缘
三、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
四、中性点全接地和中性点非常有效接地
五、中性点谐振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六、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第四节 接地方式的划分及电压、电流的互换特性
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划分
二、非故障相工频电压和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三、电压与电流的互换特性
第五节 接地程度系数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关系
第六节 典型接地方式系统的基本运行特性
一、中性点有效接地和全接地系统
1.有效接地系统
2.全接地(非常有效接地)系统
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谐振接地系统
三、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
四、几个有关的技术问题
第七节 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一、从接地方式的发展历程看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必要性
二、5~15A的高电阻接地方式对大型发电机已不适用
三、引进技术必须考虑其先进性
第八节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
一、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类
1.中性点非常有效接地方式
2.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
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类
1.大电流接地方式
2.小电流接地方式
三、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1.TN型低压系统
2.TT型低压系统
3.IT型低压系统
第九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谐振接地原理
{dy}节 引言
第二节 减小接地故障电流
一、补偿电网的等值接线图
二、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电流相量图
三、电流谐振等值回路
四、失谐度、合谐度与阻尼率
1.失谐度(V)
2.合谐度(K)
3.阻尼率(d)
五、不同补偿状态下的残流特性
第三节 降低故障相恢复电压的初速度
一、补偿电网电压恢复过程及相量图
二、故障相恢复电压的表达式
三、故障相恢复电压的初速度
四、故障相电压的恢复时间
第四节 接地电流电弧的熄灭
一、交流电流电弧的熄灭
1.有功电流的熄弧
2.电感电流的熄弧
3.电容电流的熄弧
二、残余电流电弧的熄灭
第五节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位移度
一、中性点残余电压
二、不对称电压和不对称度
1.不对称电压(U00)
2.用百分值表示的不对称度(U00)
3.用标幺值表示的不对称度(u00)
三、电压谐振等值回路
1.位移电压(U0)
2.位移度(U0)
四、正常运行情况下的位移度允许值
第六节 断线故障状态下的位移度
一、断线故障状态下位移度的分析
1.断线后电容电流的变化
2.断线后的合谐度与失谐度
3.断线后位移度的计算
二、过补偿断线后的中性点位移圆
1.单相断线后的位移度
2.两相断线后的位移度
3.单相和两相断线后的位移圆
三、欠补偿断线后的中性点位移圆
四、不同补偿状态下断线位移度的比较
1.过补偿状态下断线
2.欠补偿状态下断线
第七节 其他补偿装置的熄弧原理
一、消弧变压器
二、接地故障三相补偿装置
第八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单相接地时的暂态过程
{dy}节 引言
第二节 单相接地暂态过程
一、等值回路
二、暂态电容电流
三、暂态电感电流
四、暂态接地电流
第三节 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
一、理论分析
1.彼得生理论
2.彼得和斯列宾理论
3.别列柯夫理论
二、国内外实测结果
1.国內实测结果
2.国外实测结果
三、实践经验
1.绝缘弱点容易扩大事故
2.高概率过电压危险性较大
第四节 电弧接地过电压的xx与限制措施
一、谐振接地方式
1.高次谐波电流与电弧接地过电压
2.电弧接地暂态过程中的补偿电流
3.单相接地故障发展的一般过程
4.间歇电弧接地阶段过电压和振荡电流的危害性
5.不接地与谐振接地系统的过电压倍数与概率
6.理论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二、电阻接地方式
1.快速准确选线与断开单相接地故障线路
2.苏联的过电压保护导则与俄罗斯的新导则
3.工矿企业內部电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4.线路升压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定
5.城市电网同级电压中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6.技术经济比较与“一刀切问题
三、消弧接地开关装置
1.基本工作原理
2.实施方案
3.理论分析结果
4.110kV系统的运行经验
第五节 xx绝缘缺陷与防止电弧接地过电压
一、xx绝缘缺陷的途径
1.电气设备维修制度的选择
2.积极推行状态维修制度
二、定期维修制度存在的问题
1.定期维修制度的由来
2.定期维修制度的缺点
三、状态维修制度的优点
1.防患于未然
2.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xx绝缘缺陷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1.优选监测仪器设备
2.适当提高泄漏比距
3.重视电缆绝缘老化问题
4.适当分网(区)运行
第六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影响熄弧的因素
{dy}节 引言
第二节 故障点的过渡电阻
一、对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
1.位移电压分量
2.位移电压分量
3.位移度
二、对残流的影响
三、对故障相恢复电压的影响
第三节 高次谐波电流分量
第四节 有功电流分量
一、泄漏电流
二、零序回路的有功损耗
三、电晕损耗
四、消弧线圈的有功损耗
第五节 残流的无功分量
第六节 消弧线圈的伏安特性
第七节 系统频率和电压的波动
第八节 电容电流的自然变化
一、线路的几何尺寸
二、介电系数的变动
三、电容电流变化的实测结果
第九节 风力的影响
第十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压电网谐振接地
{dy}节 引言
第二节 供电可靠性
第三节 设备安全
第四节 人身安全
一、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二、电弧xx
三、伤亡概率
第五节 继电保护选择性
一、历史回顾
1.增大故障点的有功电流
2.增大故障点的无功电流
3.利用单相短路电流
4.利用功率方向继电器
5.暂态电流首半波保护
6.5次谐波电流接地保护
二、微机接地保护
三、国内外运行经验
第六节 通信干扰与电磁兼容
一、通信干扰的原因及危害
二、谐振接地限制干扰的效果
1.音频干扰
2.工频干扰
3.接触干扰
4.地电位升高
5.纵向电动势
6.零序(不对称)电流干扰
三、高压电网产生的干扰及对策
第七节 绝缘水平
一、关于与国际接轨问题
二、关于降低绝缘水平问题
三、关于污闪问题
第八节 电缆网络
一、电缆网络的电容电流
二、电缆网络的接地故障
三、不宜降低电缆的绝缘水平
1.IEC对电缆额定电压的规定
2.GB对电缆额定电压的规定
3.综合经济指标
第九节 不同接地方式下中压电网的运行特性
一、一个常见的对照表
二、中压电网的内部过电压
1.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2.中性点谐振接地电网
三、对表5-4的商榷
四、发展前景
第十节 中压电网接地方式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影响
一、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1.TN型低压配电系统
2.TT型低压配电系统
3.IT型低压配电系统
二、中压电网不同接地方式对低压系统安全的影响
1.小电流接地方式情况下安全
2.大电流接地方式情况下危险
……
第六章 高压电力系统谐振接地问题
第七章 发电机中性点谐振接地
第八章 谐振接地方式的优化
第九章 谐振接地方式实施技术
第十章 谐振接地系统的参数测量与计算
第十一章 消弧线圈的异常动作及损坏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谐振接地系统的内部过电压及防止措施
第十三章 谐振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其他应用

编号:2104204



郑重声明:资讯 【货到付款/电力系统谐振接地技术手册定价:328元,优惠价:150元_中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